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应国立志,起而力行
——2021届高考全国一卷下水作文
赣县中学北校区 郭国酬
扬雄云: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世人介绍了确立志向,实践理想的方式。观其言,确觉肯綮。思其行,却有不足。如何能足?必修身正思以应国之需求,奋力笃行而践青年理想。
弓矢之喻,言必称义。义分万种,妄拟己心为民心者必败。
晚清民国,青年身怀理想投身于各项运动之中。义和团有意于救民于水火,其理想不可不谓之高尚,其中青年奔波多高呼大义。然而,国家需要的不是“扶清灭洋”式的政治妥协,也不是“刀枪不入”的迷信欺骗。义和团中多有修身矫思的君子,到底彻底而灭。继之以戊戌变法,加之以辛亥革命;又或曰护法运动,更加之曰护国运动。“君子”不重国家真正的干城“工农”之心,妄拟己心为民心,理想大败。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淡泊萧条,敢将民心为己心者必胜。
淡泊若为无欲,则人间疾苦,人民心意皆可不管。青年们,无事高坐谈礼仪,有事一死报君王。理想何在?志向何有?日常可以无欲无求,理想必须锱铢必较:以民心为要。中国共产党推倒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三座大山,真正深入田间地头,走向高山草地;真正落实到洪水旱地,精准扶贫。以民众所需为本,以国家需求为要。敢将民心为己心,他们的理想,在1949年天安门广场上熠熠生辉,在2020年抗疫战场上闪闪发光。
然则,以民心为己心,以国而立志就可高枕无忧,理想可成哉?非也。曰:必奋力笃行。
向忠发、顾顺章、余洒度等人,青年时期,志向高昂。却异路叛变,伤民害人。中道易辙,令人叹息。张之洞,虽为封建官僚,到底坚持洋务运动,为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孙中山,虽被篡夺果实,到底坚守武装革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今日的习近平总书记,从青年时代起,便皆以国需为理想,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奋力笃行,方有今日之盛世中华。
以国需为目标,并非徒呼口号,空言报国。而当效钱伟长,国家需要力学人才,则投身物理。效鲁迅,救国以医低效,则弃医从文。黄文秀,有心于教育,则投身农村,进行扶贫工作。教育孩子,也影响成人。钟芳蓉,有心于考古。则报考考古系,不惧流言声。为国梳理遗迹,成就理想。人各有其才,充分将自身的能力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合起来。如此,国需有人呼应,自身可践理想。起而力行,理想可追。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当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环境波诡云谲,我辈青年更当观己之能,应国之需。起而力行,笃志不移。则和平和保,生命可救,国家可安,理想可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