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 一位95岁老人的人生遗憾是什么

046 | 一位95岁老人的人生遗憾是什么

00:00
40:12

这是我们高寿老人系列访谈节目的第一期,恰逢纪录片《九零后》上映。


在老龄化业已到来的今天,社会对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关心却依然远远不够。他们会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会有怎样的评判?他们会为哪些事感到遗憾?在人生走向终点时,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了解这些问题,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甚至能反过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


我们第一个访谈的对象是今年95岁的许恪儒。她一生以会计为业,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和北京六中工作。她还是民盟成员。


她是一个普通人,但她的身世不算普通。从未正式上过学,但自幼读书多,曾整理出版《许宝蘅日记》、《许宝蘅藏札》等,受到学术界好评。这几本图书反倒成了她更为骄傲的成就。


许宝蘅正是她的父亲,也是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人。许宝蘅(1875—1961),字季湘,浙江杭州人。清末民国政治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人,任军机章京、内阁承宣厅行走。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府秘书兼国务院秘书、内务部考绩司司长。张勋复辟后,担任军机章京。此后担任大总统府秘书、内务部秘书。1928年,经奉天省长翟文选邀请,出任奉天省政府秘书长。“伪满洲国”成立后,其担任执政府秘书、掌礼处大礼官兼秘书官。 


许恪儒称自己的家庭是“旧官吏家庭”,她还与旧中国最后的皇帝溥仪有一“耳”之缘。那是她16岁的时候,她接了溥仪一个电话,虽然当时未听出是溥仪。


幸好她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不问政治,甚至自我评价是“懵懵懂懂”,也因此没有在各个运动中陷入泥沼。


她已经难以理解如今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甚至和自己的孙子、重孙女代沟重重。她不能理解为何年轻人不愿意结婚。


年老以后,她“觉得自己能够到这么大岁数,莫名其妙就过来了,每年过得太快了”。至于如何看待死亡,她说“早晚的事儿,这些我早就看得很开了”。


至于遗憾,她有些抱怨自己太“封闭”。当年一位很有才华的北大男同事对她示好,她却以一种近似“老封建”的态度拒绝了这份缘分。


【本期话题成员】 

许恪儒,家住北京宣武门胡同的95岁老人

大河孙,北小河FM主播 

【时间轴】  

03:43 老年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

10:05 每天作息规律是怎样的

11:10 小孙子现在39了,不结婚

16:02 死亡是早晚的事,早就看得很开了

18:03 姊妹12个,存活了8个

21:59 一生与父亲有关

24:10 夫妻关系,有时候争争吵吵是正常现象

29:24 对政治一点都不理解

33:51 错过了一段爱情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小宇宙APP、喜马拉雅和网易云音乐,搜索“北小河FM”收听我们。此外,您还可以下载全现在APP,在订阅我们的同时,获取更多深度资讯。

如果您想在任何泛用型播客找到我们,除了搜索“北小河FM”,还可以通过复制我们的RSS地址,在相关播客平台完成订阅。
RSS地址:fm.allnow.com/rss


【本节目由为何鸭出品】
【互动方式】微信公众号:为何鸭
联系方式:weiheya@88.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不和傻子争论

    这个奶奶的头脑清楚,语言清晰,豁达的性格。

  • Up天天

    果然是大户人家

  • Up天天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