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后人对叶天士医案研究概况

第三章 后人对叶天士医案研究概况

00:00
06:40
第三章 后人对叶氏医案研究的概况

叶天士在中医学上的杰出贡献,他是一位富于临床实践经验著称的家,论著较少,所以对叶氏留下的大量医案,成为中医界重点研究对象。清未章虚谷在《医门棒喝》自序中说:“诸家之说.各树旗帜,互相非议,未知外是.与读吴门叶天士先生医案、见其发明奥旨,如点龙睛而熔铸百家、汇归经义,当时仁术大帮,无暇著述,乃于临证之顷,随病设施,揭其理蕴,而因时制冗,无法不备,如造化生物,无迹可求,如得自然之用,与干消件前之仲景心心相印面得其真传”。自对氏门人开始,至今已有二片余午.后人对叶氏医案的研究长盛不t。兹按研究的方法归的然下:

第一节整理编三第一节整理编美

将叶氏医案整理编集成册,这是对叶氏汽案最早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余岫云、李大瞻等(由李大瞻收录,余岫云等分类)的《临证指南医案》,叶万青的《叶氏医案存真》,华岫云的《种堂公选良方·续医案》,周仲升的《未刻本叶氏医案》,张振家的《叶天上晚年方案真本》,吴子音的《三家医案合刊·叶氏医案.郭维浚的《眉寿堂方案选存》,俞震的《古今医案按》等。他们改集了叶氏原始方案,保留了叶氏的大量医案,功不可灭。有的还将叶案分门别类,并在每病后加上总结性按语,如《临证指南起华哟云、邵新甫、邹谦九、邹时乘、姚亦陶、华玉堂、蒋


式玉、龚商年、丁圣彦、秦天一、陆履安、郑望颐等人加按。有的还将叶案校正,改正部分抄录时的笔误,如《未刻本叶氏医案》经程门雪校。兹举例录《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门如下:华岫云按:“风为百病之长,故医书咸以中风列于首]。其论症,则有真中、类中、中经终血脉脏腑之分。其论治,则有攻风劫痰、养血润燥、补气培元之治。盖真中虽风从外来,亦由内虚,而邪得以乘虚而入,北方风气刚劲,南方风气柔和,故真中之病,南少北多。其真中之方,前人已大备,不必赘论。其类中之症,则河间立论云,因烦劳则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皆因热甚生火;东垣立论,因元气不足,则邪凑之,令人僵仆卒倒如风状,是因乎气虚;而丹溪则又云,东南气温多湿,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三者皆辨明类中之由也。类者伪也,近代以来,医者不分真伪,每用羌、防、星、半、乌、附、细辛,以祛风豁痰,鹿症实治,不啻如钠凿之殊矣。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如虎潜、固本、复脉之类是也。若阴阳并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以温柔濡润之通补,如地黄饮子、还少丹之类是也。更有风木过动,中土受戕,

不能御其所胜,如不寐不食,卫疏汗泄,饮食变痰,治以六君、玉屏风、茯苓饮、酸枣仁汤之属。或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识不清,则有至宝丹芳香宜窍,或辛凉清上痰火,法虽未备,实足以补前人之未及。至于审证之法,有身体缓纵不收,耳聋目督,口开眼合,撒手遗尿,失音鼾锤,此本实先拨,阴阳枢纽不交,与暴脱无异,并非外中之风,乃纯虚症也,故先生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舌强言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至于风痱、风懿、风.痹、瘫痪,乃风门之兼症,理亦相同。案中种种治法,余未能尽宣其理,不过略举大纲,分类叙述、以便后人观览”。

徐灵胎评:“凡风淫所胜之病,自《内经》以及唐末名家,皆以辛凉甘寒为本,而佐以驱风益血之药。至河间有地黄饮子之法.此乃治肾虚痱症。有类中风,并非以此方治中风之急症。乃近日诸医遇中风之症,总以人参、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