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十六回】行者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说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由此,无论是黑熊精看到的放风、唐三奘看到的红墙,还是孙悟空自己的叙述,我们都可以看出,孙悟空鼓动了惊天动地的一把火。这把火既是宣泄也是示威,跟踪的密探早把情况记录汇报,所以观音当然知道孙悟空干了些什么。在孙悟空与黑熊精大战几轮不分胜败之后,孙悟空来到了南海请求帮助。
得理不饶人,孙悟空想了一夜,把责任推到了观音身上,于是前来兴师问罪,言语中毫不客气,你“受”了香火、“容”精居住、“着”他偷了袈裟、“特”来找你要,孙悟空处处表达的是你观音让黑熊来偷了我师父的袈裟,我是来找你归还的!说起斗嘴,孙悟空怎么能和观音在一个级别?手握线报,观音菩萨对前因后果了如指掌,直接指出孙悟空是“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孙悟空被揭穿心事,哪有脸皮继续赖下去?
菩萨所谓知道过去未来之事,其实就是手握情报,对局面的发展完全胸有成竹的意思。孙悟空既然老底被揭穿,那就先求饶,问罪的态度急转直下,马上行礼,乞求菩萨帮忙,这就是经过六百多年 的牢狱,出来后又受人事历练的孙悟空,此时的他虽然还稚嫩,但已经不是大闹天宫时的那个匹夫了。问罪不成,又生一计。
表面上看起来,孙悟空在说变化降服黑熊怪的事,可这有什么好争执的?猴子本来是在央求菩萨配合自己骗降妖怪的计划,但是他的语气却是在要挟,言下之意其实是指西游以后的道路,必须依着我老孙的性子,否则你要不依我,你往西,我就往东(即唱反调的意思),让唐三藏一个人孤苦无依。
从观音安排神仙护卫、设计小白龙当脚力,又为了西游队伍不辞辛劳,千里而来降妖,孙悟空好歹也是天宫里混过的,当然也能猜出西游对菩萨很重要,虽然不清楚是为了什么,但是他知道目前的情况,西进道路步步凶险,观音肯定不敢把唐僧一个人丢下,利用这一点小小要挟一下菩萨还是可行的。两人已经来到黑风山,这当口孙悟空提出降妖计策,坚决要挟菩萨要依自己的性子来,否则就撂摊子,观音菩萨是何许人也,哪能不清楚猴子的弦外之音?但是目前西行队伍不齐,前面还有一大段路,自己的毫毛法宝又附在了猴子的身上,他要耍点小心机,也只有由得他去了,于是:
【原文第十七回】菩萨没法,只得也点点头儿。行者笑道:“如何?”
由此,孙悟空总算找回点场子,斗嘴吵架论理都不是观音的对手,金箍也被你们戴上了,做事总得依我的方式吧,反正我好好干活就成,至此,孙悟空才算把胸中的气理顺了。要挟成功,观音依照悟空的计策化身成了妖怪凌虚子,变化巧妙,形神皆似。
【原文】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
这里有三层含义:1、观音菩萨借此机会与孙悟空讲道。这是最通俗的理解,大有佛家善恶总是一念的意味,与其后三奘法师所学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从其后孙悟空的表现,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的“顿悟”,并没有使孙悟空变成一个大善人,孙悟空对佛法自有一套理解,他的本性并未因佛理而改变。2、这番对话像是在打机锋,但是从前文分析的脉络来看,也是孙悟空抓住一切机会在和菩萨斗嘴,讨口头的便宜。自从紧箍刑具之后,孙悟空和观音菩萨之间的面和心斗就没有停止过。连续吃亏后火烧禅院;诬告不成转而要挟,孙悟空终于迫使菩萨退步,要依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办事,看着菩萨按自己的想法变成了山间一个无名小妖,还是男性,孙悟空心头的那份高兴劲就别提了(可以想象一下你的男性大老板穿上了女装),所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大肆取笑,注意孙悟空说观音的时候始终把妖精两个字和菩萨绑在一起,嘲笑之情溢于言表,而观音在口舌上从来不输孙悟空,引用佛法教义一笔带过,并且说到外表与本质,不过是个有和无的转念而已。3、此处即是借观音之口讲出所谓妖精和菩萨、魔怪与神仙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这个观点见前文《推理的基石(下)》一节的阐述。
面对这个一时得意的孙悟空,观音虽有不满,也只能留到以后找机会,再慢慢惩治这个桀骜的猴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