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集 苏曼殊篇 13:走过三十五个春秋,“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第80集 苏曼殊篇 13:走过三十五个春秋,“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00:00
05:13

苏曼殊的饮食习惯非常没有规律,遇到爱吃的东西准吃个大饱。比如日本人有吃冰的习惯,中国留学生一般不怎么吃冰,觉得那有碍健康,苏曼殊不但要打破这个陈见,一吃就吃好几斤,对于甜水果吃起来更是没有节制,这也损害了他本就虚弱的身体。


在上海,苏曼殊的肠胃病又复发了,痢疾不止,很快被送进了霞飞医院。孙中山一向对苏曼殊很器重,这一点当时在上海的蒋介石也是知道的,而且蒋介石也非常敬仰这位才名远播的僧人,知道他住院时经济拮据,还让苏曼殊当年的学生陈果夫送去医药费。甚至把他请到自己的家中去住,在蒋的寓所里,苏曼殊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于是被送进了广慈医院,朋友们希望这所医院能挽救住曼殊年轻的生命。


苏曼殊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似乎明白自己也许不久于人世,他倒没为自己感到伤心,时常想起的只是那句自己曾写过的诗句:


众生一日不成佛,我梦中宵有泪痕。


作为一个普渡众生的僧人,早已把自己的生死度之以外,众生成佛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1918年的52日,苏曼殊被病痛夺去了生命,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除了他的母亲,这一生他确已没什么挂碍了。他走得那么洒脱,那么年轻,在人世只度过了三十五个春秋。


苏曼殊死,柽山先生挽之曰:“君与基督同年死!”盖苏曼殊死时三十五岁,与基督同。

那些朋友都知道苏曼殊生前喜欢杭州,钟情西湖。于是他们在西湖的南岸山脚下,为他选了一块风景优美的安身之地,让苏曼殊可以常与湖山做伴,再不孤寂。除了几只粗陋的箱子和一些胭脂香囊,这位著名的画家、诗人竟然一无所有。


苏曼殊的后事由汪精卫等料理;直至去世六年后,192469日,由孙中山出资千金,其友人陈巢南(去病)等将苏曼殊葬于杭州西湖孤山;与之遥遥相望的,是南齐名妓苏小小的义冢。


苏曼殊小李叔同四岁,二人初交于1907年的上海,曾共事叶楚伧、柳亚子等人主办的《太平洋报》,并称“南社二僧”。19186月,在苏曼殊死后的第十七天,断食静修两年的李叔同自称“尘缘已尽”,在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索性做了和尚”。这似乎是两人的因缘巧合。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步行于西子湖畔,在剪剪杨柳风中,似乎看见那个年轻的僧人,在如雨樱花中飘然而来。他还是幸运的,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不僧不俗,放浪无羁,却成为少年男女心中的偶像。三十五岁,哪怕他如青梅一样没有成熟过,世人都以大师相称。多少年后,他的多才薄命,还打动着男人和女人们的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