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由楚入吴|《秋下荆门》、《望天门山》

02 由楚入吴|《秋下荆门》、《望天门山》

00:00
20:02

2由楚入吴|《秋下荆门》《望天门山》

大家好,我是朱琦。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欣赏了他在出蜀入楚过程中所写的两首诗。第一首《蛾眉山月歌》写在他进入三峡之前,从蜀水到巴山。第二首《渡荆门送别》写在出三峡、进荆门的蜀楚咽喉之地。这期节目,我们跟着李白的青春壮游继续往东,重点欣赏他在途中写下的另外两首诗,一首是《秋下荆门》,恰好也写在荆门,另一首是《望天门山》,恰好又写在吴头楚尾的交接之地,同样是咽喉之地。

你看,每次经过这种富有历史人文意味的咽喉之地,李白都要赋诗一首,这些都是巧合吗?先读《秋下荆门》这首诗: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这诗与《渡荆门送别》大致是同时同地之作,都有一种来到荆楚大地的喜悦,但在喜悦的同时,《渡荆门送别》是忍不住回首巴蜀,眷恋故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秋下荆门》却流露出对吴越一带的向往,他的目光已从长江中游投注到长江下游。这跟我们今天离乡不久的年轻人也是一样的,一边回望家乡,一边向往前方。

《秋下荆门》总共四句,三句用典。用典容易掉书袋。但这首绝句丝毫没有让典故妨害文气,一气流走。全诗大意是说,霜落荆门,木叶尽脱,江岸树林寥落空阔。布帆悬挂在秋风之中,平安无恙。此行并不是为了那美味的鲈鱼鲙,我是因为喜爱名山才想着要去剡中。

不过,如果想知道深意,还得解读一下诗中的典故。“布帆无恙”出自《晋书·顾恺之传》。相传顾恺之从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沿长江乘船回家,途中虽遇到大风,但转危为安。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李白此时也是长江上挂帆远行,也是在楚地,恰好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平安顺利,快意舒畅。“鲈鱼鲙”出自《晋书·张翰传》,说的是西晋时期在洛阳做官的吴人张翰,因见秋风起,就想念起故乡吴中的菰菜、莼羹、鲈鱼脍,干脆辞官回乡。第四句也可以看作并非用典,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肯定是想到了素所推崇的诗人谢灵运,以及他为了看风景不惜在天姥山开辟道路的风雅之事。谢灵运是东晋到南朝宋时期的贵族和大诗人,他在剡中留下不少行迹和诗句。

李白为什么选这样的三个典故?三个典故,三个名士,都是两晋时期的名士。李白说自己“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人生也确实如此,但在那个时代,遨游名山和交游名士是分不开的。盛唐时代的文人,仍然延续着魏晋以来的名士之风,加上那时唐王朝盛行佛道两教,并以尊崇隐士高人来标榜,使得不少名士隐居在名山中。已然失意的以高卧名山慰藉,雄心不减的期待着一鸣惊人。由于山中名士往往与皇宫藕断丝连,深壑中吟出几句诗,也就传到朝堂,写一封推荐信或许就能送到皇帝手中。李白是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又自视很高,不屑于像一般读书人那样靠着科举道路走上仕途,他要遨游名山,结交名士,访道求仙,纵横任侠,直到名满天下,天子相招。

此外,三个典故的三个名士,都是吴越人。顾恺之是东晋大画家,晋陵无锡人。张翰虽在洛阳做官,秋风一起,就想回到他的吴中老家。谢灵运的祖籍在北方,但他出生时谢家已是世居会稽。三个典故的暗含之意,加上末一句明确说出“自爱名山入剡中”,李白对吴越的向往自不待言。

可以说,李白在故乡时,从东晋名士的行迹里,从六朝文人的诗赋中,对吴越之地的历史掌故、山水美景和文采风流,早已不胜向往了。就说“剡中”这个地方吧,李白所喜欢的谢安、王羲之、谢灵运、王徽之等名士,都曾在那里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不过,李白的“自爱名山入剡中”,还有更直接的原因。就在李白出蜀入楚不久,就在荆门地区,他拜见了道教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司马承祯。这个人是谁?司马承祯字子微,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隐居于天台山玉霄峰。你知道吗,唐代的道教始终得到李唐皇朝的奉崇,几乎位居国教之位,所以这个司马承祯也是皇帝的座上客。武则天曾召征召他入京,亲降手敕,赞美有加。在李白写这首诗的三年前,唐玄宗把他迎入宫内,甚至把他呼为“道兄”。

李白后来在《大鹏赋序》中回忆说:我当年在江陵拜会了天台山的司马承祯,他说我有仙风道骨,能够和我一起神游八方极远的地方,就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我安慰。李白初出茅庐,竟能得到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这在当时就是天大的荣耀与激励了。在这样的激励下,李白写下了《大鹏赋》。他以翱翔在浩瀚天宇的大鹏自况,气势磅礴,志向高远,自由自在,无所羁勒,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理想。说到这里,禁不住去想,那时候,年轻的李白到底是怎样的风采?

司马承祯见到年轻的李白,说他有“仙风道骨”。将近二十年后,在朝廷掌管皇家經籍圖書的贺知章,把李白称作“谪仙”。这两人都是名满天下,阅人无数,对李白的评价竟然都用到了一个“仙”字。李白的“仙”,想必是因为他的惊人才气和罕见风采。此外也可能跟他学道修行有关。李唐皇朝推崇道教,蜀地道教更是源远流长,李白在家乡时常出入的戴天山、大匡山、紫云山、峨眉山,都是神仙故事世代流传的道教之地。司马承祯说他有“仙风道骨”,应该也是因为当时的李白,言谈举止有种飘然不群的气质。

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知道李白的相貌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气质,此外还有他的眼睛。李白的好友魏描述他“眸子迥然,哆如饿虎”,另一好友崔宗之说他“双眸光照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李白的眼睛闪闪发亮。意气风发,飘然不群,自比大鹏,豪情干云,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大家想象一下,李白当时是不是这样的外在气质和精神风貌?

刚刚出蜀入楚,李白心已奔向吴越。见到司马承祯并得到夸赞,让他越发向往“剡中”,因为司马承祯隐居的天台山就在剡中,曾经是东晋和南朝名士流连忘返的剡溪就在剡中。而且他渴望得到名士的举荐,天子征召,直抵卿相,建功立业。

秋风吹送,布帆高挂,李白又出发了。荆楚大地毕竟也是李白向往已久的,他沿长江顺流而东,有时舍舟登岸,一游多日。在湖南游洞庭湖,又沿着北流的湘江逆流南下,南穷苍梧。在江西登庐山,“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等到将要踏上吴越一带,大半年已经过去了。由蜀到巴,由巴到楚,李白都留下了经典之作。那么,当他从楚地进入吴地的那一时刻,是不是也赋诗一首?

李白的《望天门山》就写在由楚入吴的时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由两座隔江的山峰组成,对峙如门,所以叫天门山。一山在长江东岸,叫博望山,在今安徽当涂县境内;一山在长江西岸,叫梁山,在今安徽和县境内。历史上把吴、楚两国交接的地方叫做吴头楚尾,—因其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像首尾衔接,而天门山就位居吴头楚尾之地。由天门山往西约五十里处就是昭关,春秋时吴楚的分界处。李白知道天门山特殊的地理位置,他晚年所写的《天门山铭》,开首几句恰成天门山注解:“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两坐错落,如鲸张鳞”,意思是说,梁山和博望山对峙,构成楚国边境的屏障。长江在两山夹持下汹涌奔流,又是通往吴国的要津。两山的山势错落相间,就好像巨大的鲸鱼张开双鳍。

那么,从蜀水到巴山,由巴蜀到荆楚,由楚入吴,为什么李白有这样强烈的地理形胜概念并特意写出来抒发情怀?我想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上期节目中我已说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争战不休,各据一方的诸侯国在被秦国统一后,逐渐变成鲜明的地理概念。这些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对从小迷恋诸子百家的李白来说,与谋略家、纵横家、名将、谋士、刺客等各种英雄豪杰是连在一起的,由此也强化了李白心目中与诸侯国相应的地理概念。

第二,李白的诗常会写及地理形胜,这与他酷爱山水有关,也与他梦想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心报负颇有关系。出现在他笔端的形胜之地,不只是景色壮观,而且是他在《蜀道难》所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因为对自己有政治家、军事家、天子师的期许,有“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宏愿,使他对山川形胜有更强烈的感觉。当他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从蜀地接连进入巴、楚、吴的时候,满带着闯天下的豪气和青春的自信,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李白由楚入吴路线图

好,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头一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山水景观、地理形胜、诗人豪气,俱在其中。这里的“楚江”是指楚地的长江。李白出三峡后,从荆门山到天门山,许多个日夜,正是沿楚江乘船而下。舟行至此,但见巨流汹涌,势不可阻,天门山被从中断开,楚江破门而出!把动词“开”字放在句尾,越发凸显了气势。

头一句先声夺人,第二句怎么接?诗人抓住此地另一形胜特点,紧接着推出下句:“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水自西往东,但从九江往南京的一段长江是从西南流向东北,所以唐朝以前把这一段大江以东的地区叫做江东。“碧水东流”,大江东去,到了江东一带掉头往北,因此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碧水东流直北回”。其实两者皆可,但“至此回”更像李白口吻。他的“碧水东流”是立足于长江万里之势的“碧水东流”,他的“至此回”强调的正是长江水自西往东,到了这里却掉转流向,好像要回头一样。“至此”强调的就是这里,突出此地形胜。像上句一样,同样把动词放在句尾,再添气势。

前两句好像把可写的形胜、景观和气势都写尽了,但李白仍能写出雄奇的景象。下两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孤帆一片”,是常人都看得见的,“相对出”和“日边来”却是出神入化之笔。不只是画面感很强,而且镜头在大幅度移动,其中还浸透了诗人的喜不自禁。他乘船顺流而下,在这吴头楚尾之地由楚入吴,从船上望去,两岸相对的青山扑面而来,似乎在迎接他。然后,镜头又从两岸青山一下子拉到他和他乘坐的帆船。正因为是从远处望来,这天水相接处的一叶孤舟,就好像从太阳的旁边擦身而来。如果说,有位天才诗人乘船顺流而下,望着两岸山峦,写出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已是神奇之笔,另外还有一位天才诗人,站在青山下,看着孤帆远来,写出了“孤帆一片日边来”,也是神奇之笔,那么,李白一人能把大镜头大幅度转换,左右互搏、前后工对,这又是何等神奇!

不仅如此,最后一句还表达了诗人的勃勃雄心。“日边”暗含了一个典故。传说辅佐商汤建立商朝的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从日月边乘船而过。年轻的李白用这个典故,显然就是抒发他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了。伊尹的“日边来”预示着他不久就得到商汤的聘请,而踌躇满志的李白,也相信自己进京入朝的日子不会太久!

李白后来还一再用到这个典故。三十多岁时他在《行路难》一诗里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年近六十时他又在《永王东巡歌》一诗里说“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你看,无论经历多少挫折,他的“日边”之梦都不曾放弃。

四句诗,每一句都是动词结尾,“开”“回”“出”“来”,论气势、论自信,真是喝令三山五岭开道。如果说刚刚由蜀入楚的李白,在其《秋下荆门》诗中含蓄地发出名士贴,那么,此时由楚入吴的李白,简直就是英雄横空出世的气派!

《蛾眉山月歌》《渡远荆门送别》《望天门山》,都是李白在二十四、五时写的。篇幅虽小,却是大气象、大格局、大手笔!才气给了他自信,自信使他的才气更加挥洒自如。好,今天我主要围绕李白的两首七言绝句,《秋下荆门》和《望天门山》,讲了一下从楚地到吴地的李白。过了天门山,金陵很快就要到了。下期节目里,李白已经人在金陵了,他跟这六朝古都会有什么样的故事?我将围绕几首诗作,说一说李白的“金陵柔情”。

我是朱琦,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