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毁灭金阁寺能获得美的永存吗?

《金阁寺》:毁灭金阁寺能获得美的永存吗?

00:00
31:42

毁灭金阁寺能获得美的永存吗?


精华笔记 


《金阁寺》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三岛由纪夫于1956年发表的小说作品。他以五十年代震撼全日本的青年僧人火烧金阁寺事件为素材,写下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悲剧故事:一位名叫沟口的青年僧人,在身体残障的自卑和孤单中成长,经历从自我迷失和分裂,到寻找自我救赎的过程。《金阁寺》在发表后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如今被公认为战后日本文学最经典的小说之一。


如何看待小说主人公沟口?


沟口的人物原型脱胎于真实新闻,最牵动读者的是纵火者的心理动机。三岛由纪夫特地前往京都进行实地采访和体验观察,后来在小说中融入他对战后日本社会的观察,以及对传统精神和人性的思考。三岛让我们看到,沟口火烧金阁寺的背后,其实是他作为一个身体残障者,从自我迷失和分裂,到寻找自我救赎的过程。


沟口因为口吃从小被人嘲笑,陷入自我厌恶和精神上的混乱;他躲进幻想的世界,想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暴君,同时从对金阁寺的美的渴望中求得安慰。但是,高高在上的金阁无法改变他被嘲笑、被拒绝的残酷现实。沟口感到失望,随着战争结束,他幻想与金阁共赴大火拯救卑微的愿望也落空。于是,他开始诅咒金阁,从作恶中获取快感和力量,自我意识从此爆发,一发而不可收拾,需要摧毁更庞大、更抽象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全能存在。


肉体孱弱、社会地位卑微,但追求精神强悍和全能感,这是从《金阁寺》开始在三岛笔下屡屡出现的典型人物形象。沟口毁掉金阁寺,实际上就是用极端的破坏行为,破除以金阁为美的象征的一切阻碍,解开残缺人生的诅咒,用自己的生命宣言震惊世界,重建主体认同、实现自我救赎,获得重生。这一辩证的过程,也是三岛小说体现的哲学高度。



《金阁寺》的艺术感染力从何而来?


虽然这部小说篇幅不大,但三岛使用的笔法却是独特而超前的。它和战后日本文学的一系列作品都不同,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三岛在《金阁寺》中构建了一个畸形和倒错的文学世界,探讨精神追索中的幻灭与重生,形成了独特的幻灭美学风格。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在三岛此后的一系列作品中,比如《忧国》《美德的动摇》《丰饶之海》,其中都能找到沟口的人物原型。 


三岛擅于刻画人物心理,对于身体残障者的内心描写可谓生动而深刻,这可能源于他对西方文学手法的借鉴。他用自我分析的心理剖白,赤裸裸地展现了对美的寄托遭遇幻灭,由绝望到毁灭带来的升华。一方面是自然的纯美与崇高;一方面是人性的残忍与丑恶。美与恶互相作用,从混合走向裂变,以此来凸显 “美达于极致就要遭到毁灭”的幻灭美学。


除了心理描写,三岛还善于用隐喻的方式描绘恶与美的辩证关系,书写丑陋、暴力和战争。沟口从反社会的行为中获得认同感,从丑与恶中获取力量与重生,虽然文字描述的是阴暗和扭曲的人性,但三岛却能提取出神秘而诱人的美感。他把玫瑰和阳光,内脏和鲜血,这些感官反差巨大的词语放在同一个句子中,凸显巨大的张力。一切风物都披上了隐喻的面纱,化身为具有意志的存在,成为三岛一步步推进人物心理冲突的工具。


丰盈华美的状物更衬托出《金阁寺》所蕴含的那种深深的虚无。三岛构建出一个奇异恐怖的美学世界,让读者产生身历其境的临场感,体验那种遥不可及的虚幻美好被现实的丑陋拆穿,感受在丧失了神圣性的日本社会之中,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因此,与其说这部小说的悲壮与凄美,是对日本传统美学的极致发扬,不如说是三岛这位深深爱着日本民族的作家,面对二战后的挫败和空前的虚无,所发出的一曲挽歌。



《金阁寺》为什么在20世纪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二战结束前后的日本,被烧的金阁寺是京都最著名的古迹,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纵火事件在当时是轰动全国的社会事件。三岛的小说就像一则政治寓言,提供了一个路径,让读者发现金阁寺背后的象征意义,以及战后日本社会的国家认同焦虑。


二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社会面临各种外来因素的侵入,美国的控制带来民主改革,天皇的神格地位遭到否定。和平主义的观念逐渐增强,取代了军国主义。天皇的至高无上,传统的军国主义,这些日本民族认同的根基就此动摇了。无数像沟口一样热情幻想的年轻人,失去了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这时的金阁寺,成为一个理想化的象征,这个理想的内涵,就是战前日本所有的荣耀和最崇高的价值,武士道精神。金阁寺原来是镰仓时代西园寺公卿的别墅,后来让给了室町幕府的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于14世纪末由武士将军及其幕下所建造,可以说是日本武士精神的结晶。


如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武士道精神也是一整套道德规范与哲学,追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与克己。对武士来说,维护这些,比维持生命更为重要。而二战之后,日本面临的不只是经济的大变动,更是思想的全面转变和西化,国民灵魂深处的武士道精神失落、遗弃。沟口在金阁寺看到的景象,和尚们的堕落沉沦,柏木的无恶不作,都是这一时期人的灰暗心理现实的写照。


战败的阴影笼罩帝国大地,失去了传统精神的依托,又无法在战争中与金阁同灭亡,沟口只有通过亲手摧毁,来实现悲壮的武士道理想。如同无法完成使命的武士只能选择死亡一样,金阁寺也必须毁灭。可以说,沟口一步步走向堕落到纵火的过程,其实正是三岛对战后日本社会精神危机的一次殉道。

 

 

如何看待小说与三岛由纪夫传奇经历的呼应?


时代变迁落在三岛身上的痕迹与影响,是我们理解其作品思想的关键。三岛出生于动乱的大正末期,生活于昭和时代,经历了从满洲事变到珍珠港事件的军国主义时代,也见证了日本投降后的和平主义时代。 


在军国主义时代,三岛是一个热血青年,他生长于官宦世家,从小在贵族和皇家学校学习,受到浪漫派的强烈影响,坚持崇拜天皇和传统武士道精神,一心憧憬着去前线流血牺牲,为国捐躯,是一个追求圣战、迷恋末日感的民族主义者。但因为身体缘故,他失去了上战场的机会。而到了和平年代,三岛理想中的战死之美又被完全否定,报国的志向遭到了冷漠的拒绝。


1945 年日本战败后,是三岛由纪夫生命中最伤痛的一年。 用三岛的话来说就是:“坚信自己才是时代象征的梦想也消失了。我才二十岁,竟发现自己沦为了时代的落伍者。对此,我感到茫然无措……战争期间,我这个小团体摆弄天才架势的青年,战后只是个无人问津的软弱学生罢了。”


这种精神上的迷惘和绝望,也正是沟口所经历的。从沟口对美的追求到幻灭,由战败的绝望到毁灭的升华,三岛几乎是以自我解剖式的叙述,赤裸地呈现真实自我。沟口烧毁金阁,仿佛是把金阁作为祭品,祭奠失落的武士道精神,这样的行为,与现实中三岛由纪夫的人生终局无不对应。1970年的11月,45岁的三岛身着戎装、头顶缠着写有“七生报国”的白布条,与几个同样装束的男子冲入自卫队总部,发表演说煽动军队组织武装政变,最终失败,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切腹自杀。正是以这样一种疯狂的方式,三岛将自己的写作和生活融为了一体。他的死,某种程度上也是把自己当成了最后一部文学作品。


信仰的失落造成的精神危机,这是三岛留给后世的一座未解的废墟。在这个意义上,《金阁寺》不仅是为战后失落的日本社会而写,其实也是为和平年代的每一个青年所写,因为它探索的是人类永恒的命题,那就是对精神和价值的不懈追寻。


三岛的生命书写,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站立于当下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如何面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交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审美与信仰的崩溃,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寻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象征精神高地的金阁寺,然而,如何与之相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要如何不迷失自我,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成为越来越困难的问题。



书           名:金阁寺

作           者:[日]三岛由纪夫

主    讲   人:周欣祺

主讲人简介:诗人,译者,兼职编辑。译有伍迪·艾伦《我心深处》

主           播:李欣

策 划  编 辑:周向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蔡雨田

    到日本不能不到东京,到东京不能不到金阁寺。金阁寺焚火的和尚,对拥有的美无法承受,让人不可理喻。当写成小说《金阁寺》后,性质又不一样了。三岛由纪夫写的这本书,对当时的日本是一次震动,没想到十年后,三岛由纪夫也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