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大隋第一能臣 (下)

杨素:大隋第一能臣 (下)

00:00
17:54

本期节目:


杨素另一个被人诟病的是他在治理国家时那种心胸狭窄、打击异己的表现。公元593年二月,隋文帝在岐州建一座避暑山庄仁寿宫,命杨素为监造。杨素为了巩固其政治利益,讨好隋文帝,不惜学习精卫填海造田、夷平山谷来建造一座极其奢华的宫殿.统治阶级建造宫殿,说到底还是得老百姓出力。由于仁寿宫规模很大,杨素征集了很多壮丁。但是那时候农民工可不像现在又给工资又有补贴,被征用的壮丁不仅拿不到工资,还经常被虐待。所以造成了“死者以万数”的状况。仁寿宫完成的时候正好是夏天,隋文帝听说快完工了,就要来避暑。为了不耽误时间,杨素命人将那些累死的民工全都烧掉,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由于杨素屡立战功,文帝非常信任他,所以杨素一直位居权贵,一度能左右朝政。他家人也都在朝做官,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杨素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政策。最先遭殃的是四大功臣之一的贺若弼。贺若弼与杨素是表兄弟,深知杨素的为人,并对杨素为相不服,所以杨素常在文帝面前诋毁他。一次贺若弼的口舌瘾又上来了,便在文帝面前口出狂言,大骂杨素不是东西。杨素趁机进谗言,说贺若弼有心谋反。小心眼的文帝大怒,免了贺若弼的官,把他贬为庶民。后来虽然又恢复了他的官职,但文帝始终有猜忌而令他闲居,不给他实权。接着杨素又把魔爪伸向了同为四大功臣的史万岁。公元600年(开皇二十年),突厥达头可汗进犯隋朝边境,史万岁带兵出击,军队在大斤山与突厥兵相遇。达头可汗一听是史万岁的军队,马上率兵撤退。史万岁带着骑兵一路猛追过去,一直追入大漠百里地,才收兵返回。这次出击,杨素没有什么功劳,就诬陷道:“这次突厥兵不是入侵,是来塞上放牧的,史万岁为了邀功,才出战的。后来突厥都说要投降了,他还一直杀了那么多人!”隋文帝听了之后,问杨素:“史万岁在哪里?”当时史万岁正在宫门外候旨,杨素却说:“他正在东宫拜见太子杨勇。”意思就是说史万岁是东宫的党羽。文帝大怒,等史万岁一进殿,就不问清红皂白,命左右杖打史万岁,战功卓越的史万岁就这样被活活打死了。但是杨素的排除异己是对于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同僚。对于不会威胁自己的地位的人才,杨素又是一位不错的伯乐。他曾经以其罕见的识人眼光,接连赏识提拔了很多后辈新人。大家耳熟能详的“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在年少时确确实实曾得到过杨素的格外关照。李靖也是很有来头的,他舅舅就是和杨素并列隋朝四大名将的韩擒虎。李靖从小就爱在舅舅家舞枪弄棒,韩擒虎对他很是喜爱,经常和他一起谈论兵法。有了这层关系,李靖从小就有很多机会与包括杨素在内的前辈们见面交谈。杨素虽然一直嫉妒跟自己同列的其他三位名将,但对后辈的李靖却非常看好。李靖曾经去杨素家和他谈论天下大势。杨素虽然看重这个后生,但仅仅是大人对小孩的态度。于是他就坐在床上接见了李靖,身边还围绕着一群姬妾。李靖先向杨素行了礼,然后义正词严地说:“天下都乱成一锅粥了,到处都是起义的,您作为皇室重臣,应该以交纳豪杰、拯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可是你现在居然还坐在床上接见宾客!”这话说得一点都没留情面,但是杨素并没有生气,反倒站起来向李靖道歉。经过和李靖的一番谈论,杨素见李靖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言语间风采逼人。禁不住手扶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你这小家伙,将来肯定前途无量,早晚会坐上我这个位置的!”同样作为一代武将,李靖后来的成就远在杨素之上,甚至被看做是与白起、韩信这两位前辈并列前三名的中国史上超级名将。贞观时期李靖也确实做了和杨素差不多的官,不过不是尚书左仆射,而是右仆射。贞观朝的左仆射是雷打不动的房玄龄。另外一个被杨素提携过的后生是一手颠覆了隋朝的男主角——起义军将领李密。李密在隋末唐初这段历史中绝对是个风云人物,他最强的时候手握天下一半以上的精兵强将(“威之所被半天下”),后来在唐朝出尽了风头的秦琼、单雄信、徐世、程咬金、王伯当等人都是起于他的麾下。但是,李密在拥有这份家业之前,在大隋朝尚未崩溃之前,也曾有极端落魄的时候。正是在他前途最黯淡的时候,李密打听到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那时候李密买不起马,于是就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中的《项羽传》,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杨素十分惊奇,骑马在牛后跟了好久,然后才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呵!”少年书生回过头来,一见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一老一少在路边上交谈起来,李密对世事的见解独特,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杨素越听越惊奇,立刻将他引荐给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认识,并对儿子告诫道:“你的识见水平跟李密比,差得老远了,好好向人家学习吧!”在杨素的撮合下,落魄青年李密青云直上,跟朝中一号大员的儿子交上了朋友,一身本领找到了用武之地,这为日后杨玄感“干大事”(造反)也算提前找了一个好帮手。公元613年,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反隋,李密成了他的忠心谋士,无奈杨玄感为人像他父亲一样自命清高,打仗又没有他老爸的本事,不久就兵败被杀。李密被逼上梁山,参加了瓦岗军,后来成了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的头号首领。在被杨素提携过的人当中,最传奇的当属封德彝,这人跟李靖一样,年轻时也曾得到杨素的垂青。杨素之所以垂青封德彝,是因为封德彝曾救过他一命。我们之前讲的杨素修宫殿,奢华无比,劳民伤财,遭到高颎的举报,杨坚的痛斥。杨素惶恐无比,担心受责备,一时束手无策。当时封德彝便对杨素说:“你别担心,等皇后来了就好说了。”杨素得到这个提示,马上跑去拜见独孤皇后说:“从古到今,哪个帝王没有几座离宫别馆?现在天下太平,造这么一个宫殿,能损失得了多少呢!”第二天,文帝准备查办杨素的时候,独孤皇后果然为杨素辩解:“杨公知道咱们夫妇老了,没什么可以娱乐的,把这个宫殿装饰得好点,也是出于忠孝之心啊!”这场小风波的结果是杨素不但没有获罪,反而被赐钱百万,锦绢三千,从此更受隋文帝的信任。也正因为如此,向来自负才势的杨素,对愣头青封德彝十分赏识,不但整日与他“论天下事,衮衮不倦”,还将一个侄女嫁给了他,最后对他下了一句跟李靖类似的评语:“封郎终当会坐上我这个仆射的位子的!”哪知这句话不但成了鼓励封德彝奋发向上的动力来源,甚至还救了他一命。封德彝参加隋炀帝征讨辽东的战役的时候,坐船从海路出击,半路上他乘坐的那艘船出了意外,全船的人都落水而死,只有他有幸捡了一条命回来。据说他落水后抱住了一块木板,随浪漂浮在茫茫大海上,但不久即力气用尽,陷入绝境。就在他几乎就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杨素对他说过的那句话,猛然警醒:我将来是要当仆射的人哪,怎能阴沟翻船死在这种地方?这就好比旧时代很多传奇性人物遇险前不甘心的说法一般:算命的说我将来会大富大贵呢,哪能那么容易死了!处于绝境中的封德彝正是靠着这句话作为信念支撑,坚持了下来,最终等来救援,捡了一条命回来。大难不死的封德彝后来果真如杨素所言,做了唐高祖李渊的右仆射。除了对人才的提携,杨素在民间还有这关于破镜重圆,成人之美,红拂夜奔的三段佳话。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才貌极为出色。徐德言当太子舍人这个时候,正赶上陈朝衰败、时局混乱之际,无法保证国家和个人的安全。徐德言对妻子说:“以你的才华和容貌,如果国家灭亡了,你一定会流落到有权有势的富豪人家,恐怕我们会永远分离。倘若我们的缘分没断,还能相见,应该有一个信物。”徐德言便折断一面铜镜,夫妻两人各拿一半。他又同妻子约定说:“将来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将镜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见到了,就会在当天去找你。”等到陈朝灭亡了,乐昌公主果然流落到越公杨素的家里,杨素对她非常宠爱。徐德言流离失所,好不容易才来到京城。他于正月十五这天到市场上寻找,果然有一个仆人模样的老头出售一片一半的镜子,而且要价非常高,人们都嘲笑他。徐德言将老人带到自己的住处,给老头吃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拿出自己那一半镜子和老头卖的那半镜子合在一起,并在镜子上题了一首诗:“镜子和人都离我而去,如今镜子回来人却未归,镜子上已映不出嫦娥的倩影,只能反射出一片月光。”乐昌公主看到题诗以后,哭哭啼啼地不肯吃饭,杨素了解情况后也非常伤感,派人将徐德言找来,决定将妻子还给他,并送给他们许多钱物。听说这件事的人没有不赞叹的。杨素设酒宴为徐德言和陈氏饯行,并叫陈氏也作了一首诗:“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新丈夫面对旧丈夫,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这才知道作人的艰难。”然后陈氏和徐德言回到江南,一直到白头偕老。李德林之子李百药,少年倜傥,看上了杨素的一个宠妾。竟夜入杨宅,与杨素的宠妾幽会私通。结果东窗事发,被杨素逮个正着。杨素恼羞成怒,欲治李百药死罪。当李百药被推上来时,他发现李百药是个“年未二十,仪神隽秀”的英俊少年郎,不禁惜才之情顿起,动了恻隐之心说:“闻汝善为文,可作诗自叙,称吾意当免汝死。”李百药生死关头,才思忽至,一气呵成,当即成文。杨素看完,表情欣然,当场把爱妾赐给李百药为妻,“并资从数十万”。后来杨素竟又奏请隋文帝,授李百药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李百药财色兼收,而且还因此当了官,成为一时佳话。杨素身边有一位年方二八的佳丽乐伎,名叫红拂。生得“肌肤仪状、言词气佳,真天人也”。红拂很有见识,识得英雄。趁李靖再次拜访杨素之机,相约私奔了。杨素非但不追究此事,反而推荐李靖出任马邑的郡丞。杨素就这样又成全造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佳话。后来李靖果然成了唐朝的股肱之臣。


杨素另外一个杰出的才能就是文采很高。他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体悟到大自然的美,让自己沉浸在自然美当中。所以,他不仅具有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结构,而且也完成了廊庙山林兼善的文学模式。杨素现存完整诗歌共19首,除了两首边塞诗外,其余17首都是写给薛道衡的赠答诗。这些诗歌表现了山居之幽美。比如说,“耿耿不能寐,京洛久离群。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待君春草歇,独坐秋风发。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写出了空寂之美。但同时他的出塞诗有能写出军旅塞外的豪气,”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所以杨素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


隋炀帝即位以后,杨素帮助他登上了帝位,又帮助他消灭了足以威胁他的诸位兄弟后,最终受益人杨广却开始有威胁感了,他开始对杨素采取明举暗夺之策。杨素终于也尝到了那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感觉。大业元年(公元606年)七月,杨素病重。炀帝表面上关心他的病情,派医送药,但对他极高的权势又心怀疑忌,悄悄问医生:“这老贼怎么还不死?”杨素心中明白,心情非常抑郁,想想自己一生虽然富贵逼人,结果还不是很失败?!他渐渐不肯服药,对弟弟杨约说:“我难道需要再活吗?”几日之后,杨素去世,炀帝赐他谥号“景武”,赠光禄大夫、太尉公。杨素这位大隋重臣离开了人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扁扁草

    👍👍👍👍👍

  • 黔山曾听雨

    很优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