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 | 祸害南朝的大魔王(上)

侯景 | 祸害南朝的大魔王(上)

00:00
19:56

本期节目: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期间曾经诞生过不少被称之为魔王的人物。整体来说,北方被荼毒的次数比较多。但是南方出过一个真正的魔王,他以一己之力把南方士族拖进了深渊。因为他,南朝元气大失。因为他,才有了南陈的建立。也是因为他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让大隋统一南陈没有艰难重重。这个人就是混世魔王侯景。


侯景生于公元503年,羯族人。早年在北魏六镇之怀朔镇当镇兵。不得不说,北魏六镇确实是北朝最神奇的名将培养基,不仅孕育了开创隋唐帝国的君臣将相,也培养出一大批世之名将。侯景正是其中之一。六镇起义爆发后,侯景随波逐流,被各股义军裹挟流离,后来百川入海,与高欢、宇文泰、贺拔岳等一同归入契胡首领尔朱荣帐下。尔朱荣被魏庄帝刺杀后,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接掌尔朱氏大权。侯景遇到人生第一个机遇。尔朱氏以凶猛强横的部落兵力控制北魏大权,但其内部结构非常脆弱,契胡族人固然战斗力爆表,军事理念和组织形态却非常落后。尔朱荣在世时,凭借天才的军事能力和绝顶聪明的头脑,才使得契胡人百战不殆。但尔朱荣死后,族中找不出和能和他比拟的首领。尔朱兆只不过一个猛将,当不了部落首领,更驾驭不了复杂的北魏政局。尔朱荣在世时,就忧心忡忡地说尔朱兆是庸才。尔朱荣一死,分散在各地的尔朱氏势力马上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在关西统军征伐起义军的尔朱显寿,立即被贺拔岳反手干掉。高欢也在晋州公开与尔朱氏为敌,并接连击败尔朱兆派去的讨伐军。四面楚歌之中,侯景如果断然出手,夺取尔朱氏兵权,就有可能借而控制北魏朝廷,与贺拔岳、高欢三分北朝。只可惜这个机遇侯景没有抓住。高欢消灭尔朱兆,率兵打进洛阳。侯景早年与高欢在怀朔镇素有旧交,而且大势已去,他遂部众投降了高欢。高欢对侯景之才也心知度明,立即任命他为丞相府长史,倚之为腹心之臣。高欢扶持元善见建立东魏,将国都从洛阳迁往邺城,高欢自己开府于晋阳,国家的重心移向北面。河南一带处于与西魏对峙的前线,常年发生战事,高欢为稳定局面,任命侯景为河南道大行台,专一负责河南方向的军政大权。这个职务,侯景一干就是14年。史书关于侯景的八卦很多。其一是侯景跟名将慕容绍宗学兵法,结果学了没多久,侯景就出了师,甚至比慕容绍宗还明,弄得老师反过头来向学生请教。其二是沙苑大战后,高欢忿于战败,侯景请求率精锐骑兵数千,直入关中擒斩宇文泰,以雪此奇耻大辱。高欢起初要同意,回家和夫人娄昭君提起此事,娄昭君说,以侯景之能,干掉宇文泰后他肯定不会回来。一语惊醒高欢,当即停止了这个动议。这种细节小段子看起来特别招人眼,很多人对之深信不疑。其实北朝史事失于荒疏,北朝武人又不像南朝文士高官,时常作些家传以记录家事,所以不可信。虽然不知真伪,但也反映出侯景在东魏的地位确实很高,才能也确实一不般。后来被高欢倚之为制衡侯景的慕容绍宗,实战中并不能拿侯景怎么样。侯景在河南14年,一直兢兢业业为高欢镇守着南部边陲,从未有过异心。但547年高欢一死,侯景内心深处掩藏了半生的野心,突然之间蓬勃地爆发出来。野心源于十几年间对东魏将相群体的观察。高欢部下大将,以高岳、高昂、窦泰、彭乐等人为主。除了高岳,其余大都是勇猛多于智略的莽将,侯景常常讥笑他们是有勇无谋、像野猪一样只知道猛冲猛打的蠢货。即令高欢本人,在与西魏五次大战中也暴露出长于政略、短于将略,锐于决斗、短于大局的缺点。事实上东魏第一次在野战中击败宇文泰的河桥之战,正是侯景的杰作。高欢唯一令他胆寒的,是他在识人用人方面的高深智慧。侯景在这方面自叹弗如,他与老上司你我心照不宣。你活着,我甘心供你驱使;你不在,天下任我所向。高欢临终前,干脆放弃了继续争取侯景的希望,直接向世子高澄挑明,侯景必反,但是儿子你别担心,我雪藏了慕容绍宗,你一上台马上提拔他,他是侯景的克星。这边厢高欢刚死,那边厢侯景探知消息,毫不犹豫地在豫州造反。智者善于造势,就连造反也反得别具一格。若换作一般人,造反就为了过称孤道寡的瘾,立即会自立为某王某帝。侯景不是冲动的人,他从来不是以力硬刚的选手。反出东魏的同时,他派人向南朝梁武帝上了一道降书,声称愿以河南之地降梁。光向梁朝投降还不够,侯景还遣使向西魏宇文泰请降,声称愿意搁双方血战十四年的深仇大恨,共同对付高澄这个黄口小儿。两个国家垂涎河南十四州之地,都第一时间接受了侯景的请求。昏愦老迈的梁武帝(时年84岁)迫不及待地把侯景当成了阶级兄弟,遥授侯景为河南王。西魏宇文泰深知侯景是条抓不住的老狐狸,但他也知道形势非常诱人,河南十四州处在东魏、西魏、南梁三国交界之地,侯景以一己之力势难独存,如果冒险一搏,未尝没有趁乱得子的可能。西魏、梁朝在互相不知道对方已经接纳侯景之降的情况下,同时派兵策应侯景。一人造反,三国同时开动,处于风暴之眼的侯景,着实是位造势大师。高澄相继派韩轨、刘丰、高岳等大将率兵进攻豫州,侯景从荥阳南撤至长社,与东魏军对峙。西魏援军东出弘农,在东魏军侧后制造威胁。梁军也北上夺占汝南一带,并以一部主力北出淮水,进攻东线重镇彭城。高澄三面受敌,一时间被侯景作弄的狼狈不堪。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北方极有可能打破二强并立的局面,恢复当年五胡乱华时诸国并立的局面。这正是侯景最终极的打算,所谓投降西魏、南梁都只不过是个幌子。但人算不如天算,他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南梁,首先崩盘了。梁军在东线发起的攻势本来最具威胁力,吸引了东魏军大量主力。但数十年未经大战的梁军腐败不堪,在坐拥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被东魏名将慕容绍宗击败。被高欢、高澄父子寄予厚望的慕容绍宗掉头进入河南,集中火力进攻侯景。慕容绍宗一反诸将火急火燎的状态,对侯景实施对耗战略,凭借东魏强大的国力后盾,一点一点消耗侯景的实力。所以说,慕容绍宗当初所谓向侯景求教,何尝不是借机了解侯景的弱点呢。西魏援军到达河南与侯景进行了有限接触,惊恐地发现其与南朝勾结。侯景打算继续诱骗西魏诸军来援,西魏人发现上当,在边境积极地集结军队,准备进攻这个无耻的骗子。梁朝在彭城大败后有了心理阴影,豫南方向的援军迟迟不敢北上。


诸方援军断绝,侯景陷入孤军作战之困境,偏偏慕容绍宗又掐准了他的死穴,侯景连战失利,最终在涡阳被慕容绍打垮,手中四五万人大部被歼。侯景率800残兵南渡淮河,逃入梁朝寿阳郡。侯景兵败只身来投,南梁朝中重臣本来打算杀死他。可是梁武帝却认为收留侯景对于制衡北朝大有帮助,反而任命他为南豫州牧,镇守寿阳。梁武帝甚至宣称,做梦梦见太平盛世,真好侯景来投,与梦境相合。这纯属于自己寻死,别人徒呼奈何。侯景在寿阳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他这个人第一没有安全感,第二贪欲很重。所以他向梁武帝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迎娶王谢两个世家大族的千金。这对于士族门阀观念极重的南朝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梁武帝委婉的拒绝了他。这也让侯景心生恨意,为他后来的大肆杀戮打下了伏笔。这时候,东魏需要和西魏作战,不能两线同时对敌,因此打算和南梁讲和。而刚刚大败的南梁也无心再战,所以双方有了和谈的愿望。这就让侯景大大地恐慌了。他绝对不能让南梁和东魏媾和。狡猾的侯景想了一个计策试探梁武帝的心意。他伪造了东魏皇帝的信函给梁武帝送去,建议以之前被俘的梁武帝的侄子萧渊明来交换侯景。梁武帝不知有诈,同时也是出尔反尔,居然轻率回信同意了。这就让侯景知道了梁武帝的真心想法。他一不做二不休,暗中勾结了梁武帝另一个侄子萧正德作内应,准备造反。侯景充分利用了梁朝的各种矛盾。他以南豫州牧的身份镇守寿阳,废除了梁朝盘剥百姓的市场税和田租,使百姓都来参与叛军,又将百姓子女分配给叛军,使寿阳成为一个大军营。侯景屡屡向梁廷索求钱财武器,言辞也愈发傲慢,但梁武帝从未拒绝,一味姑息,给侯景运输物资的信使相望萧范羊鸦仁元贞、裴之悌等人相继向朝廷报告侯景欲谋反的消息,梁武帝及朱异等人却不以为意。侯景便利用梁武帝昏庸的绥靖政策迅速壮大起来。经过数月的准备,到梁太清元年(548年)八月十日,侯景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为借口起兵于寿阳,兵力约有8000人,正式揭开侯景之乱的帷幕。侯景在北朝作战多年,是与高欢、宇文泰齐名的统帅之才,拿到南朝对比,几乎无人可敌。所以他敢只以8000人马起兵——即使是这8000人,也是他在寿阳城几个月拼凑起来的。这份勇气,实在大的吓人。所以他敢只以8000人马起兵——即使是这8000人,也是他在寿阳城闭城大抓壮丁拼凑起来的。这份勇气,实在大的吓人。梁武帝起初并没当回事。他调集四路大军,由皇六子邵陵王萧纶持节,都督各路兵马十余万人围剿侯景。侯景何等人也,他在北方见惯了各种形式的战争。梁军虽然势大,但诸部之间相隔数百里,包围圈根本衔接不起来。侯景知梁军来攻,决心争取主动,放弃淮南,率轻骑突袭建康城。九月,侯景留部将王显贵守寿阳,自己诈称游猎,出寿阳城。十月,侯景扬言进攻合肥,实际上却袭占谯州(今安徽滁州)、历阳(今安徽和县),进而引兵临江。梁武帝征询都官尚书羊侃讨侯景之策,羊侃请求派2000人急据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另派一军袭击寿阳,从而使侯景进退失据。但羊侃的建议未被采纳。梁武帝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屯守丹阳(今江苏丹阳)。萧正德早已与侯景约为内应,派大船数十艘,以运芦苇为名,暗中接济侯景军辎重。当时梁宁远将军王质率水军3000巡弋江上,侯景将要渡江,担心被其阻击,便派间谍查看。此时,梁临川太守陈昕向梁武帝建议,采石急须重兵镇守,而王质水军力量较弱,要求增加戍军。梁武帝遂命王质与陈昕换防。间谍将此消息告侯景,侯景遂乘王质与陈昕换防之机,率军8000自横江(今安徽和县西南)渡江,抢占采石,俘获陈昕。继又分兵袭取姑孰城(今安徽当涂),俘淮南太守萧宁,主力进到慈湖(今安徽当涂西北),建康震动。梁军当时是内轻外重的格局,诸方镇拥有强兵,京师直接指挥的兵力却仅有一两万人。侯景渡江后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为了扩充实力,他把沿路抢掠的子女玉帛全都赏赐给部下士卒,又不断收编梁朝溃兵,队伍居然渐渐庞大起来,杀至建康台城时,居然也有了数万之众。梁武帝在位四十余年,执政晚期政治非常腐败,内有奸佞用事,外有诸子争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北伐战败、十余万人打不死侯景,都是比较极端的表现。之所以没有立即崩溃,全靠梁武帝积累数十年的超高威望在维系。侯景直取建康的策略,无情地击中了梁朝的死穴。如果他一直困守寿阳,虽然不至于被梁军击败,但梁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一城与一国相抗,绝无胜算。此时直击建康,切断与梁武帝与外界的联系,中枢一乱,梁朝立时就会陷入混乱。事实也正是朝着侯景预判的方向发展。侯景乱军围攻台城,虽然百般进攻无法得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梁朝中央的权威一点点丧失,国内矛盾逐步激化。以荆州刺史萧绎(第七皇子)、益州刺史(第八皇子)为首的外镇势力,都坐观建康被围而不出兵勤王,内心不过是希望叛军干掉梁武帝,他们好起而争取皇位。其余各镇勤王军见皇子都不愿救亲爹,也都消积不战。梁武帝乃派邵陵王萧纶统率诸军,征讨侯景。梁武帝将军务托付给皇太子萧纲,太子部署建康防务,命其子宣城王萧大器总督城内诸军,并赦免囚徒以充军。百姓听说侯景的军队到了,争相逃入城中,士大夫几十年不见兵器,柔弱不堪,闻变后惶惶不可终日。羊侃布置防守,整顿秩序,皇太子欣赏羊侃的胆识,对他很是倚赖。侯景军于十月二十日渡江,十月二十四日至朱雀航(今江苏南京南)。由于有萧正德的内应,侯景很快攻破朱雀门,守门的东宫学士庾信逃走。接着,萧正德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自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侯景军就围攻台城(宫城),由于有羊侃的坚守,久攻不下,乃筑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太清元年(548年)十一月初一,萧正德登基为皇帝,改元正平,封侯景为丞相,并加紧对台城的攻势。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萧衍被其饿死,侯景又立太子萧纲为皇帝,侯景自封为大都督,迫使美貌的溧阳公主嫁给他为妻;后又自封(逼皇帝封其)为宇宙大将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CaesarV

    南朝侯景,北朝尔朱荣。两个都是当时的军事天才和混世魔王

  • 王豆豆001

    宇宙大将军,让我想起了变形金刚里的宇宙大帝

  • 我爱2069

    不错不错!多谢朱老师。

  • 亚特兰蒂斯之王

    侯景真是个卑鄙之人

  • 如鱼得水哈哈哈

    英雄辈出啊

  • COMMODUS

    南北史的热线,一个宋明帝,齐明帝,杀光公族。 元凶邵杀宋文帝。 刘裕北伐,义真从长安逃回,年仅十岁左右。 梁武好佛。 陈后主与妃子沉井。 谢家灭顶。 道武收河北,太武收中原。 北魏迁都河南。 慕容氏,东北,山东,河南,关中,鼎盛之时。 侯景四叛。 孝武西遁。 高氏乱伦。 东魏入高,西魏入周。 杨家兄弟,独孤太后忌女。 李密收官。

  • COMMODUS

    南北史是理解唐后历史的钥匙。

  • 父城小子007

    老师讲的好,不用自己看史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