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第一大智慧:【物】,把孩子培养成为人物

09. 第一大智慧:【物】,把孩子培养成为人物

00:00
09:06

前面已经跟大家分享了子女成才的一大财富、两大意义和三大误区,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四大智慧:物、竞、天、择。这里所说的物、竞、天、择,虽然源自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竞天择这个词语,但含义却截然不同,之所以采用它,是因为让大家更容易记住。物是指人物;竞是指正确的竞争意识;天是指如何培养天才;择是指如何选择培养孩子的环境。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大智慧:物。


人分五等当今世界200来个国家,六七十亿的人口,分布在各行各业之中,任何两个人都不会完全相同,但是总体来说就是那么五等:


第五等叫做人渣——人渣的概念是天生有才不敢用,为什么不敢用呢?因为道德败坏。比如三国时候的吕布就是这样。

第四等叫做人力——人力的概念是天生有才没处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为人不够好,不能融入环境而被接纳;

第三等叫做人才——人才的概念是天生我才他人用,比如为国家、为企业打工的人;

第二等叫做人士——人士的概念是生我才自己用,比如开公司、开工厂的一般老板;

第一等叫做人物——人物的概念是天生他才为我用,比如毛泽东、周恩来、马云、释迦牟尼等政治、经济、宗教的领袖;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个问题,我们以前接触的都是说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人才,怎么这里还弄出了人士和人物来了?

第二个问题,就算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人物,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培养?

第三个问题,就算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人物,也不一定能成功啊?


这三个问题都问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第一个问题,我们以前接触的都是说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人才,这里就弄出来人士和人物?人分五等这个概念是由中国家文化第一人陈希老师提出来的,他打破了传统的一些思维观念。国家需要办事的公务员,企业需要干实事的员工,公务员与员工都是利用一技之长来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国家自然就会培养大量的人才,这是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所以从一开始我们上学的时候接受的就是最基础的教育。


大学里边没有老板这个专业,但是很多人却成为了老板,没有谁教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主席,而他却做到了,没有谁教马云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他也做到了;没有谁教释迦牟尼成为佛教的创始人来普度众生,而他也做到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希老师提出人物的概念当然也很正常,这只是站在培养孩子的角度,不代表国家与社会的立场。


第二个问题关于把孩子培养成为人物的方法,在后面还有介绍。


第三个问题,就算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人物也不一定能成功,确实是的。有一个古老的法则,一直延续到今天,那就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得无”。什么意思呢?就像我们的学生学习一样,如果他的目标定到100分,很有可能他打不到一百分,但是他肯定也会打个90分以上,这叫求上得中。如果一个学生他的目标就是只要打80分就可以了,虽然有可能他能打到80分或者更多一点,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少于80分,这就求中得下。那么还有些同学,他就认为只要及格,打60分就可以了,而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都是不及格的,这就是求下得无。


同样的道理,如果您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人物,哪怕他没有成为人物,他可能会成为人士,再差一点也会成为人才。如果从一开始就只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人才的话,那么打一点折扣就会变成人力,再打一点折扣就会变成人渣。


培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在后面三大智慧中都会讲到。在这里,我还加上一些个人的理解,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面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沁园春*雪》里面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把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当成自己的责任,有巨大的责任感和担当


周恩来小时候被老师问及为何要读书时,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读书都是带着巨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马云当时从美国了解了internet,回来之后他说internet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方式。当时的中国连一台电脑都没有,网络更加不用说,但是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他所说的这些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他能成为商业领袖,其中有一点是他有非常长远的眼光。当然我们也都知道马云是一个演讲天才,六分钟的时间就让日本首富孙正义为他投资。公众演说是公众人物的起点和摇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长远的眼光是成为人物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他说要普度众生,结果他被众生所度,他拥有了巨大的爱心和伟大的格局


灵光老师说,要帮助10万名同学学好英语,所以他在不断地研究怎么学好英语。


最后,请大家记住: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得无。如果这段语音让您有收获,那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