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滑类】救荒野菜——鱼腥草、马齿苋、蒲公英:苦菜野味能救荒

【柔滑类】救荒野菜——鱼腥草、马齿苋、蒲公英:苦菜野味能救荒

00:00
15:09

救荒野菜

——鱼腥草 马齿苋 蒲公英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救荒的野菜。

吃野菜在历史上是缺衣少食的代名词。要是一见面说这个人面有菜色,那就是暗指营养不良。近些年吃野菜却成了“健康饮食”的时髦代名词。一些人认为吃野菜,好似比吃普通蔬菜更加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种常见的野菜——鱼腥草、马齿苋、蒲公英。

鱼腥草

一听到鱼腥草这个名字,可能多少有些不讨人喜欢。顾名思义,就好似中草药鸡屎藤具有鸡屎臭气,新鲜的鱼腥草有一种独特的味道,闻着腥气哄哄的,像是鱼的腥气。我第一次吃鱼腥草是在1983年一次外出采药时,一位来自四川刘建生博士,他捏着我的鼻子硬是把鱼腥草塞进我嘴里,当时我真的咽不下去。但后来吃得多了也习惯了,还觉得鱼腥草挺好吃的。

鱼腥草来源于三白草科的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蕺菜原名蕺,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我不由想到了历史上的越王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条件艰苦挖野菜吃,其中吃的野菜就有蕺菜。现在浙江有一座蕺山,因纪念勾践在此采食蕺菜而得名的。这段故事也说明,我们中国人吃蕺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

《本草纲目》中记录了鱼腥草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的功效。它可以治疗肺痈,类似西医说的肺脓肿。另外鱼腥草还可以治疗感冒伴有黄痰。用一把新鲜鱼腥草煮水喝,效果又快又好。


鱼腥草原植物蕺菜


鱼腥草也是我国卫生部在1989年规定的药食同源的品种之一。因为鱼腥草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蔬菜。

在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川一带,当地人都特别喜欢吃鱼腥草。他们管鱼腥草叫折耳根,食用的是鲜嫩的鱼腥草的根及根茎,嚼着脆脆的有点像豆芽一样。鱼腥草的叶是心形的,人们也喜欢吃它的嫩叶。把鱼腥草拿来,加上辣椒油、花椒粉凉拌着吃特别香,炒菜时也可放上一些。不过,鱼腥草开花之后就不好吃了。

新鲜的鱼腥草为什么有鱼腥气呢?这与其所含鱼腥草素有关。一旦将其晒干后,鱼腥草素损失了,鱼腥气自然就不明显了。

吃鱼腥草的不仅是中国人,外国人也喜欢吃。

在日本的超级市场里可看到,晒干的鱼腥草做代茶饮,日本人叫它十药。为什么叫做十药呢?意思就是以一当十,表示这个药的功效很好。鱼腥草茶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泡出来的茶清清凉凉挺好喝,有点红茶的感觉。

这些年,有些人说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吃多了不安全——这是一种误解。

目前研究证明,马兜铃酸是具有致癌的有害成分,但这种成分在鱼腥草中是没有的,鱼腥草中含有的是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这类成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有毒性。

马齿苋五行草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科肉质草本植物。

李时珍提到马齿苋的叶子,外形就像马的牙齿一样,药性滑利好似苋菜,故得此名。当然了,马也特别喜欢吃这种野菜,

马齿苋有个别名叫五行草:叶是绿色的、茎是红色的、花是黄色的、根是白色的、种子是黑色的,正好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都占全了。这点可以帮助记忆马齿苋的特征,但和药效没有必然联系。

马齿苋原产印度,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已成为各地极常见的野菜。在欧洲,它又被称为蔬菜之王、野菜之王,现在不仅是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

马齿苋生命力极强,在干旱的地方很多,特别耐旱,所以也叫长命菜、长寿草。我在宁夏的枸杞子田里还见到很多马齿苋。马齿苋叶片肉质肥厚,掰开还有很多黏液,表面有光泽。即使在烈日下都晒不死,有时在街道上、在砖缝里都能见得到马齿苋。

马齿苋好是好,学植物学压制植物标本时可就费事了。它很不容易干燥了,一般要用开水烫一下处理。

马齿苋吃法有很多种,可煎炒、凉拌、煮汤还可以晒干了贮藏起来冬天吃。当然,我自己觉得吃新鲜的最好,可以用酱油、醋凉拌,再加几滴香油就更好吃了。

《本草纲目》中记载马齿苋味酸、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止痢的功效。民间常用鲜马齿苋来煮水,夏天用来治疗肠道感染,如急性肠炎、痢疾等。不过,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能多吃了,毕竟马齿苋的性味对于这种情况太寒了。用马齿苋煮出来的汤是紫色的,看着有点儿像高锰酸钾水,可外用治疗皮肤瘙。

《本草纲目》李时珍转载了古书上的一个典型病例︰

唐朝有一个丞相武元衡,他还是武则天家族的后代,历史上有关他的故事比较多。武元衡患有多年的恶疮,怎么也治不好,痛苦不堪。后来有人建议他用捣烂的马齿苋外敷,只用了两三次就痊愈了。因为武元衡是历史名人,所以他的病例被史书记录了下来。民间应用马齿苋的例子也很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从以往的医药著作中选录了十六首有关马齿苋的方子,他自己又新增加了二十三条,可见马齿苋的应用的范围非常广。

马齿苋不但中医用,藏药、傣药、苗药、维药、壮药、瑶药、满药里也都有应用,是一个“广谱的民族药”。

蒲公英

说到苦菜,这是一个泛称,很多的野菜都是苦的。我小时候在1965年看过一个电影叫《苦菜花》。其中有一段儿插曲唱到:“苦菜花儿开、遍山岗,苦菜花儿开、满地黄……”

苦菜生命力非常顽强,在田间、地头、山坡、路旁随处可见。苦菜是菊科植物,包括了苦苣菜属、莴苣属的多种植物,这些种类的药物拥有许多相似的药用食用价值。

上点年纪的朋友一定有过挖野菜、吃野菜的经历。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到北京的天坛公园挖过野菜,抓过蟋蟀,当时觉得挺好玩。我们挖的就是苦荬菜,将它折断后会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这种野菜要吃鲜嫩的,开了花的就不好吃了。

还有一种苦菜,它的知名度就更高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菊科的蒲公英。还有一首歌:“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 

蒲公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植物了,花是黄色的。成熟时,花瓣凋落而由冠毛组成一团毛茸茸的圆球,一阵风吹过,冠毛带着瘦果,像一个小降落伞似的随风飘扬。

蒲公英原产欧洲,全世界有约2000余种,我国有70余种,遍及全国大多数省区。《中国药典》也有收载蒲公英入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中医理论认为,蒲公英味苦、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它列在了菜部。

有一个常用于治疗疔疮肿毒的方子叫五味消毒饮,方中只有五味药,其中一个便是蒲公英。

如果感觉咽喉有些肿痛,可以吃一些蒲公英。怎么吃呢?蒲公英用热水焯过后,凉拌或炒食或做汤都可以。蒲公英还有个一个别名叫婆婆丁,加上绿茶、甘草、蜂蜜等,就可以调出一杯能清热解毒的“婆婆丁绿茶”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可以利胆保肝,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改善血管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

在欧洲的超市里,现在人们还可以见到一种草药茶,这就是干燥后的蒲公英,英文名字叫Dandelion tea,烘焙过的蒲公英根也会被做成Dandelion coffee,它有类似咖啡的口感但不含咖啡因,常用它来作来做咖啡的替代品,不想摄入过多咖啡因的人可以试试。

蒲公英既常见又易得,能治病强身,还能食用,这是一味物美价廉、药食两用的好药。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周定王朱橚主持编撰了一部《救荒本草》,这本书的目的是指导老百姓如何采野菜,用来充饥、度过荒年。书中记载414条野菜,每个条目下都有【救饥】一项,救饥荒之意。这本书流传至今其中记载的一些药,如今可以称为山珍,比如香椿芽、槐花、榆钱,还有一些是地方习用的草药,比如绞股蓝、香茶菜等。

最后我想大家吃菜还是要以日常的蔬菜为主,因为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慢慢地筛选出来的。野菜可以做调剂,但不要把它当成主菜。

如果自己上山采药采野菜的话,不认识的千万不要乱采,更不能乱吃,其中也有不少毒草,需要小心谨慎。

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48304648

    诗话本草纲目(296) ——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蒲公英 星散黄花遍地开, 凭风飞伞返瑶台。 公英看似寻常物, 入药方知天送来。

  • 听友238131914

    讲马齿苋时可以提一下二郎神担山的传说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听友238131914: 多谢分享!

  • 听友313272940

  • 沙溪岭

    云南这边山上、田埂、地边,很多折耳根(鱼腥草)。平时菜市场也有很多卖。家里做菜,经常会凉拌折耳根。我们从小就吃折耳根,对吃得习惯的人而言,是很美味的。

  • 山药小哥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