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类】水中三宝——芡实、菱角、荸荠:一门三物水中生

【水果类】水中三宝——芡实、菱角、荸荠:一门三物水中生

00:00
13:54

水中三宝

——芡实 菱角 荸荠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水中的三宝——是芡实、菱角、荸荠三姊妹。

他们仨的区别在哪里?简单地讲,一个在水上、一个在水中、一个潜伏在水下。

芡实

平时我们做饭炒菜,为了增加菜和汤的粘度、多挂点味,总会勾点儿芡。当然,现在勾芡用的淀粉比较广,还包括了马铃薯、木薯、玉米的淀粉。

芡实与莲藕是近亲,但不是一家子,而和睡莲亲缘特别近,算得上是一家子。它们的共通特点是叶子都贴在水面上。

芡实是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它还有个名字叫鸡头米。

因为我属鸡,所以我对凡是有鸡的图案的物件、相关的动植物都会本能地多看一眼,相关的故事也会多留意些。

我第一次听说鸡头米这个名字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看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十八名伤病员被困在了芦苇荡,有一句响亮的台词:“指导员,这芦根和鸡头米不是也可以吃吗?”这让我知道了还有一种叫鸡头米的植物可以吃。

但鸡头米究竟长什么样,过了20多年后我才在广东肇庆第一次亲眼得见。

广东肇庆,古时名为端州,自古以来名气很大。端州出端砚,我们中学课本里有一首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开头两句就是:“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肇庆不仅砚台有名,七星岩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中药芡实的道地药材产区就在肇庆。

当我来到了肇庆的湖边,多年的疑惑,一下解开了。结合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来看一看这个植物。

“茎三月生,叶贴水……五六月生紫花”,这些特征都与睡莲差不多。芡实开花以后会长出一个外层满是棘刺的果实,像一个大鸡头一样,比鸡头还要大得多,好似雄鸡在昂首报晓。果实上面还有一个尖尖的“小嘴巴”,李时珍写到那好像鸟或刺猬的嘴巴。果实成熟的时候,如同石榴开裂一样,露出来里面如珍珠一样的种子,这白白的种子就是芡实。李时珍形容得很生动,它的种子像鱼的眼睛一样。

为什么这个果实浑身长刺呢?这也是植物的一种自我防御功能。不成熟的时候,别的动物别来碰我,想来也近身不得。

芡实最早被收录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既可当菜,又可当粮食。每年9-10月果实成熟后,采集种子,除去硬壳,晒干,就可得到药材芡实。

干燥之后的药材圆圆的,一端白色,另一端棕红,含有大量的淀粉。功效方面,芡实又被称为“水中人参”,是补肾健脾的好食材,特点是“补而不峻,防燥不腻”。

 

芡实药材


宋代的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在《东坡养生集》里记载了芡实的食用方法,而且方法很特别。要取刚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慢慢地嚼,直到淀粉浆都嚼出来后再徐徐咽下。不知道苏东坡是不是一边嚼芡实、一边在作诗,而我又联想到苏东坡为了治疗足跟痛,嚼生栗子的情景。什么叫品味?这就叫品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引述了这种吃法。苏东坡每天就这样吃芡实,一天能吃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一直到了老年仍然才思敏捷,芡实功不可没。

菱角

菱角Trapa dispinosa是一种菱科的水生植物,我们吃的是菱角的种仁。

有一首江苏民歌叫《采红菱》。当年14岁的邓丽君就是凭着这首《采红菱》,一举夺得了中国台湾唱片的冠军。但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次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表演者是一对日本留学生,男的穿着中山装,女孩子穿着江南蜡染的服装,声情并茂,让我听一遍就刻在心里。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得呀得,郎有心,得呀得,妹有情,就好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

菱角在我们中国已经栽培了几千年了,在约三千年前的周朝,菱角就是祭祀典礼上的重要食品。宋代《本草图经》中有一张菱角图,不但画了菱角地上的叶子,也画了水下的菱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菱角五、六月开小白花,还提到菱角其实有好几种,有两角的、多角的,其角硬直刺人。菱角的“牛犄角”可以保卫自身,有时候为了加强防御,还长出三个角、四个角。

菱角嫩时呈青绿色或者红色,老了就变得又黑又硬,掉在江里面,叫作乌菱。我小时候在北京也能吃到菱角,但都是煮熟的、已经黑了。宝岛台湾栽培的菱角特别多,我也是曾经到台湾才见到刚从水中采上来的红褐色菱角,而且掰开就能吃,非常得脆,很清甜。

李时珍记载菱角种仁的功效:“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嫩时剥食甘美,老则蒸煮食之。”

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的作用,也可以用来煮粥。如果搭配煮大米粥,再加点红糖,则可以健脾益胃补气。

但是,菱角多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可能会引起腹胀。这时候可以用少量的酒再加几片姜煮热,暖呼呼地喝下去,有助于消除腹胀。

菱角的壳叫作乌菱,可用来染发。在我国古代,中药也有化妆品、也有染发剂。稍后我会专门再来讲中药的化妆品。

荸荠

荸荠在《本草纲目》中的名称是乌芋,就像乌黑的芋头。我们吃的荸荠来源于莎草科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的球茎。另外常用中药香附也是来自于莎草科。

荸荠最通用的别名是马蹄,此外还有不少小名,水栗、芍、凫茈、地栗等。

马蹄有淤泥保护,可在水下安然入睡,无人惊扰,没有动物和鱼虾可以伤害它。采集时可以毫发无损直接采出来、洗干净,可以清晰地看到它表面清晰的有节的环纹、还有嫩芽。

马蹄还叫地栗,因其外观略像栗子而得名。意味着它是产在地下、水中的栗子。而菱角也叫水中的栗子,可能马蹄去皮前还更像些,不仅外形相像,且性味、功用都与栗子相似。

马蹄外皮色紫黑,肉质洁白,细腻、多汁。性味甘寒,能清热化痰、生津开胃。假如遇到风热感冒,或者上火嗓子不舒服时,榨点马蹄汁喝,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马蹄还有“地下雪梨”的美誉,与雪梨一起煮可润肺、化痰。

马蹄又可作蔬菜,炒着吃,也可以作为水果和罐头。广东小吃马蹄糕就是用马蹄的淀粉为原料制做的。现代研究表明,马蹄的纤维构造很特殊,容易吸附杂物,有很好的清理肠道功能,算是肠道的清道夫。

不过要提醒大家,马蹄是从水下的淤泥里面挖出来的,生吃时要注意卫生,外边紫黑色的皮一定要削干净。最好是煮熟后再吃,避免寄生虫感染。


今天介绍了水中三宝,生在水面之上的芡实、生在水中的菱角和潜伏在污泥当中的马蹄。它们是药食两用、干鲜皆宜的水中之宝,是粮食和蔬菜之间的跨界食品,是水中的粮食。

植物界还有其他淡水中的蔬菜,当然更多的水中植物药来自大海,以后我们就会专门介绍。

今天先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麦m

    期待赵博士早点讲到中药护肤品,尤其是天然染发剂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张麦m: 稍后有两集

  • 迷斯特高_dk

    赵博士唱歌的时候能听得出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听着很能感染人,令人心里感受到快乐。

  • 庆幸有你_3m

    莎是多音字,用在莎草科的时候,读suo,第一声。纠正一下!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庆幸有你_3m: 多谢分享!

  • 听友51728462

    赵老师讲课生动幽默,让我对学习中药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感谢!

  • 大自由大自在大闸蟹

    这垃圾都要收费,抢钱啊

  • 161388078

    博闻强记啊

  • 听友148304648

    诗话本草纲目(295) ——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荸荠 处处池塘乌芋满, 家家采食马蹄餐。 甘寒益胃生津液, 润肺清金嗽可安。

  • 周歆惠

  • 姚太守sh

    赵博士,上海话里荸荠是“地梨”不是“地栗”,地里长的梨,荸荠水分这么多,跟栗子无论如何也不沾边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姚太守sh: 多谢宝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