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包拯巡北域 沈括拓新颜

第二十回:包拯巡北域 沈括拓新颜

00:00
20:44

包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勤政爱民,深受民众的爱戴,是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更是中国封建社会清官的化身。

正因为包拯具有民众期盼的清官的品行和操守,所以后世文人在戏曲、小说、评书、曲艺等艺术形式中,进一步渲染包拯传奇的经历和非凡的睿智,使包拯成为富有传奇色彩的青天大老爷的化身。包拯的形象也被进一步艺术化——脸黑如炭、额有月牙、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其实,历史上的包公长得一点也不黑,他面目清秀,是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他是安徽合肥人,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天圣朝的进士。小说《包公案》中描写包拯出生时是个怪胎,被父母遗弃,由大嫂抚养成人。这是文人杜撰的,实际上,包拯没有哥哥嫂子,他幼年时深受父母宠爱,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在《宋史·包拯传》和《包拯集》都有记载。欧阳修还曾经称赞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庆历三年(1043年),包拯担任开封任监察御史,从此直接参与朝政,不但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而且还出使契丹辽国,针对宋辽边境的水长城防务与辽国大臣斗智斗勇,展开一番唇枪舌战,他的言谈举止不卑不亢,维护宋朝的尊严。

当时,辽国典礼官臣对包拯说:“你们沿边境修筑了宽阔的水长城,可是最近在雄州城新开了一个便门,是不是想招诱我朝的叛逆之人,以刺探我朝的情报呀?”

包拯针锋相对地说:“贵大人言过了。你们不是在涿州城开了便门吗,难道也是为了招诱我大宋叛逆,来刺探我边境情报?其实,你们很清楚,刺探边境情报何必用开便门的方式呢?”

这番质问的话,让辽国典礼官无言以对。包拯回国以后,就把他在辽的见闻报告朝廷,同时还建议加强河北水长城和山西长城的防卫。

在包公戏中,有一出《陈州放粮》的名戏,演的是包公到陈州放粮赈灾济民。其实,历史上的包拯,也曾经到河北放粮济民,这又是怎样一段佳话呢?

皇佑元年(1049年)二月,河北发生重大疫病。接着,黄河、御河连续决口,河北遭受水灾,河北的流民纷纷逃荒到京东地区。

包拯见灾情严重,就开仓赈灾,救济百姓。他胸中有大志,眼光放得长远,赈灾同时,招募一万多灾民作为民兵,充实到河北水长城沿线的军寨、城防。他借鉴唐朝李抱真借用民兵的经验,壮大民兵,鼓励民兵沿着水长城发展桑枣水田,提高沿边水长城抗御契丹骑兵的能力。

这年二月中旬,河北沿边的莫州、深州、博州屯驻的军队遭受水灾,缺少粮草。包拯上奏,将长期在水长城沿线坐吃山空的边境禁军调到富庶地区就食,以此提高沿边地区民兵的比重。正由于包拯对河北的救灾供给提出一系列良策,所以,皇帝命他出任河北四路安抚司、转运司。

皇佑四年三月,皇帝以知谏院包拯为龙图阁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龙图阁学士是个虚衔,表明官阶,从此人们就称他为包龙图。河北都转运使的官衙设在大名府。包拯上任以后,会有哪番作为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