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这是探春的曲子《分骨肉》。与判词差不多,都是暗示了探春的命运结局。庚辰本在判词那里有条批语,说这是“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这条批语让红学家大为不解,探春明明是“远嫁”,怎么成了“远适”?又说如果探春不远去的话,将来事败,也不至于子孙流散。到底是什么事败了?探春又怎么有子孙?
如果只看小说本身,书中很多批语我们都理解不了。按理说只有史书典籍才需要批注,一部小说,干嘛还有这么多批语?因为《红楼梦》表面上是一部小说,其实是隐写的历史。书中的人物就是影射历史中的人物。批书人担心以后的读者,看不出其中的隐喻,所以才留下大量批语,来隐晦的点醒。
所以,上面那段批语,表面上是说探春,其实是说探春影射的那个人。
那探春到底影射谁呢?
主播对南明历史太了解了,史书对南明史大都尘封了,我个人认为黛玉射影崇祯很准确,要把书中一些重要人物都对上史上每个人有点牵强,即然该书是写一个囯家,社会的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射影一群人呢,探春是我第二喜欢的女角,做事果敢,敢做敢为,第一当然是黛玉,我认为探春还应射影哪些不屈的仁人志士,迎春还应射影哪些来顺受创民众
《红楼梦》原著中,“三春”是关键词,“三春”即汉人政权的三个春天,“三春”最终以“三秋”作结,是末世三劫,所以,“三春”是汉人末世的三个时期:崇祯时期、南明时期、明郑时期。
杰西611 回复 @一路狂奔_m2: 将那三春看破
不为人民的朝代,总要灭亡
不买主动基金 回复 @杨考神: 晚明时老百姓活的如猪狗一般。
在没有更的时间就只有反复听前面的,现在就主播的最贴合令人信服,b站女王泡面和V哥掰谎和主播观点也基本一致,但是主播是讲的最细致,资料也最全面的,声音也最好听😂
觉得这才是红楼梦的真正解读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还是盼来了
女儿如花,所悼诸艳即三春人物,所以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当“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自然只是一场朱楼旧梦,只剩下即证之后的太虚幻境埋香冢。 《红楼梦》原著中,贾府有四春,元春便是第一春,“元春(袁承焕)封妃”其实是“黛玉回贾府”、“贾政生辰”的结果,黛玉(崇祯)才是贾府(中国)真正的主人,而书中所有的大姑娘都是第一春人物,包括林黛玉、贾元春、史湘云、薛宝钗。 二姑娘贾迎春是第二春的开始,迎春隐射的是历史上的南明第一个帝王福王,而香菱隐射的是南明最后一个帝王朱由榔,夏金桂(吴三桂)改香菱为秋菱,“春”转“秋”之劫,意味着第二春的结束,而妙玉是南明最有为的帝王唐王。
感觉探春影射郑成功更贴切,一庶出,二监国,三糟糕的原生态家庭土匪汉奸父亲和弟弟,
木无吟 回复 @木无吟: 鲁王其它方面也切合,但一直被挟持,没有太多的独立性,这点不符探春
三姑娘贾探春是第三春的代表,远嫁王妃探春是退守台湾的郑成功,郑成功是国姓爷,不是朱明皇室血脉,所以是庶出身份。 闺阁中虽历历有人,但《红楼梦》女子在“三春”的不同时期,隐射的人物也有所不同。毕竟,有的人物前期就死了,有的人物后期才登上历史舞台。 林黛玉隐射崇祯,同时第一春人物为父为母,总花神林黛玉作为第一女主角,总领诸艳女子,代表“红玉春香”朱明阵营出场,在崇祯死后的其他空间,可以以南明身份乃至于汉人身份出现。
分析得太好了。吴本石头记的作者真是神人。沧海客先生也是太有学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