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里的喜怒哀乐“未发”与“已发”有什么不同?阳明先生回答:因为世上后来的儒者将这个未发与已发说成两件事情了,心体只有一个,心体就是心体,不必分它未发已发,只因有体有用,才有了个分别。讲师解释道:从心法上来说,只是一个觉知,觉知无分内外。
学生有所体会道:“未发未尝不和,已发未尝不中。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既扣不可谓有。”先生补充:“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讲师道,这是在比喻我们的心体,它在喜怒哀乐未发的时候,里面已经生机盎然,早已经俱足,既扣就是喜怒哀乐已发,反观觉照胸口里面一团气,气自气我自我,两者好像无相干涉,你就可以得到气机的自然,自在于其间,这叫作寂天寞地。
学生又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阳明先生道:性本无定体,所以论亦无定体,但有体和用之分,有源头和流弊之分。体者无善无恶,用者有善有恶,流弊处一定善或一定恶,比如荀子以为性本恶,源头上以情论之,如孟子所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这样慢慢就恢复我们的本性了,这才是修行的正途和捷径!
1习气毛病的来源是什么?
2 【觉知】有何妙用?
《传习录卷下》
(一0七)
或问未发、已发。
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思得之。若说有个已发、未发,听者依旧落在后儒见解。若真见得无未发、已发,说个有未发、已发原不妨,原有个未发、已发在。”
问曰:“未发未尝不和,已发未尝不中。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既扣不可谓有。毕竟有个扣与不扣,何如?”
先生曰:“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一0八)
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若执定一边,便不是了。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也未可尽说他不是;只是见得未精耳。众人则失了心之本体。”
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费力了。”
先生曰:“然。”
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是最根本的、最简单易行的。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无知无不知的。没必要再去穷究未发、已发。
未发、已发只要无些子人欲之私,都是心体自然本性,何谈未发、已发,都是本体、良知;体用一源亦然,心之本体依附身之发用,身之发用源于心之本体,何谈体和用,都是一源。只是便于后儒学习、理解、体悟。
谢谢老师,明白了。
定于心之本体,动亦静(本体之静),静亦动(动于发用流行),动静何妨,贵在于定于本体。
感恩讲师
❤老师讲修炼的例子太好了,把心是本体,不分动、静,不分未发、已发。无善、无恶便更容易理解了,先生总结的好,讲师体悟后讲的更好,大德。
老师讲的很好
感恩!202103252145
良知的体现仁义礼智信不都是善的吗?为什么又是无善无恶的?
听友252388502 回复 @13956362vpl: 文字就在上面你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