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到非凡的大足传奇匠人——刘能风

从平凡到非凡的大足传奇匠人——刘能风

00:00
07:43

主播

一个曾经为了生计种地杀猪、东奔西跑、当小商小贩的人,却拿起了刻刀,最终出了不凡的人生。他就是大足石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能风。


刘能风,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足石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曾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从贫苦农家孩子到一代传奇匠人,刘能风用他一生的经历证明了“奋斗改变命运”这句真理,也开启了一段与大足石刻不可思议的缘分。


家境贫寒的刘能风,11岁便加入到生产队,扛起了生活的重担。13岁开始独立生活,跟着人在乡村买红薯渣、米糠,再提心吊胆地到县城倒卖。为了养家糊口,他甚至当上了杀猪匠,每天凌晨4点就要挑着担子在山路上跋涉1个多小时,到县城卖肉。


而放下杀猪刀拿起刻刀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生计所迫。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足石刻开始被世界所了解,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刘能风惊奇地发现参观石刻外国游客往往会在路边购买一些当地匠人雕的石刻工艺品


嘉宾

“我立马想到,我也可以雕刻石刻工艺品改善生计呀,每天从北山经过,我们这里的男人都会打石头,这些精美的佛像启发了我。”


主播

为了学习石刻,刘能风带着干粮一头扎进崖洞里虔诚的研究起大足石刻来,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方寸之间,尽是十方诸佛”。


很快,刘能风便技艺有成。于是,他决定外出闯荡。刘能风约上两个同乡,杭州售卖石刻工艺品。然而直到身无分文,也没有卖出一个。


不甘心的刘能风,带着最后一点钱只身出去往桂林,想最后碰一碰运气。

却没想到,命运的转折已经在等候。


桂林市街角摆摊卖石雕的刘能风迎来了两名特殊的顾客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工厂厂长舒湘渝和重庆市城市雕塑办公室主任袁友河。两位老师在认真端详刘能风的作品之后,主动开口到:“你愿不愿意到四川美院?”


嘉宾

“我当时想,这个人是不是在开玩笑哦,我要文化没文化,也不会画画,去美院能做什么呀?但是还是坚定的回答想去。”


主播

二位老师不希望这样的“雕刻苗子”流落街头,于是给刘能风开了一封介绍信,到四川美术学院的雕塑工厂工作。


至此,兜兜转转的刘能风就又回到了重庆。


嘉宾

“在川美7年时间,我不但系统的学习了雕刻技艺,还得到了著名雕塑家、时任川美院长叶毓山的亲自指点。那段时间,我天天晚上都泡在厂房里苦练技艺,就想多学一点本事。”


主播

很快,他便从众多雕刻工人中脱颖而出,先后参与了南宁市革命烈士纪念碑、牡丹江市《八女投江》和重庆市《贺龙同志与运动员》《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等雕塑的制作。


转眼来到1992年,为了传播石刻文化,大足成立了大足石刻艺术中心,邀请刘能风回乡做技术指导。


这一次,刘能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自此因也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千手观音、日月观音、弥勒佛……刘能风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大足石刻中的经典造像为原型创作而来的。大足石刻丰厚的文化审美也成就了他。


主播

2002年,刘能风的《媚态观音》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2006年,《千手观音》获中国文联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共同主办的“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玉印观音头像》获中国农民艺术展精品奖……


2010年12月被命名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刘能风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选为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越来越多的荣誉,让刘能风更加努力地传承石雕技艺


嘉宾

“我这一生带过近300个徒弟,每个徒弟都是能工巧匠。如今,我最得意的3个徒弟也已成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


主播

20201218日,国家文旅部发布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大足石雕榜上有名。这门传承近千年的技艺,必将光耀于世人。


从农民到大足石雕的传承人之一,刘能风是幸运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滋养了他,改革开放的时代造就了他,德艺双馨的前辈帮助了他……他的作品鲜活而灵动,是时代和艺术共同赋予的力量。而他的梦想,则是传承大足文化,发扬大足石雕在当代的艺术生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