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 > >
万物有道。
任何事情,如果找到了其“道”的脉动,就可以长久、持续地成功。所以,判断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往往看他对“道”的掌握。
“道”是什么?是事物背后的规律。下棋有棋道、击剑有剑道、喝茶有茶道。但对于经营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关心的还是经营之道、用人之道。对“道”彻底掌握并有最佳实践的人,往往被人称之为“神”,比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台湾的王永庆等诸位先生,都被人称之为“经营之神”。
所以啊,做企业看上去是在创造产品、顾客、就业、税收和财富,其实是企业家在经营之道上的修行路。那些不断追求的成果和指标,只是让我们上路的诱饵罢了。经营者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经营之道”。
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谈的就是“道”和“德”两件事。“道”是万道之道,是所有规律背后的规律,是最终极的宇宙律。而“德”就是“道”显现出来的状态,或者说遵循“道”的行为。
老子看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由“道”而发生,这不辩自明。道并不是某种实物,而是一种规律,或者说是一种秩序,也许是一个还没有被人发现的公式或者定理。
“道”非常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用语言精确描述。打个比方,就像一道美味的菜肴,你可以描述它如何好吃,但说的再惟妙惟肖,如果听众不亲自去品尝,就无法真正明白其“味道”。
你也可以给这道菜肴起个好听的名字,甚至把配方展示出来。但与真实的美味相比,一切名称和语言都是在隔靴搔痒。
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种想说却怎么都不完全的痛苦,只有你自己去体会。释迦牟尼也说过: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所说法如手中叶。
知与说的差距,是活物和标本的差距,所以老子不想说、也不屑说。但无奈函谷关的领导尹喜非让他说,不说不让出关。那就说说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有一天你品尝到真正的道,可别说和我讲的不一样哦。
放下“道”究竟是什么的讨论。老子提出了这个世界两个最基本的关系,无和有。
无,是天地的开始。或者说,天地开始之前,是无。不是虚空,就是无,没有!什么也没有,没有虚空、没有黑暗、没有时间、没有存在。就像你还没有创办企业的想法的时候,你今天的企业就是“无”,是不存在的事物。
故此,“无名天地之始”。
从无到有,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某个机缘巧合,就有了——无中生有。而那个从无中生出来的“有”,只是万有的开端,是一切有的基础。
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
138亿年前,还没有宇宙。突然一个奇点大爆炸,让物质和能量诞生,让时间和空间出现,并且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物质不断组合分化,演变出星系地球、大千世界、植物动物、人类社会。
今天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整个宇宙的直径已达960光年,还在不断扩大。银河系有1000亿个恒星,已知宇宙中有1000亿个星系。也就是说,已知宇宙中恒星数量比地球上的沙粒还要多。据估算,地球上一粒沙,对应了一万颗恒星。
无和有,相生相伴。无生出有,有归于无。两者同出于道,但因为表现形态不同,所以人们对它们的认知也不同,这就叫“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听起来很玄妙,但玄妙中又有更深的玄妙。这就是道,一切玄妙都由道而起。“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想要学习“道”,想要了解宇宙的终极规律,需要你开启两双眼睛。
一双是你的心性之眼,不要带着评判,用心去感受和品尝道的美妙。另一双是你的理性之眼,带着无穷的好奇心和渴望,去探索道的精微和复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不矛盾。让内心感动的美,和完美无暇的定律,本质上是一件事。就像我们可以从数学公式、物理学定律中去体会到“美”,也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寻找到规律一样。
这就是“道”,掌管着宇宙的终极规律,是无和有的起点和终点,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法则。让我们一起体会道的美妙、探索道的究竟吧。
撰 文 | 吴 强 伟事达私人董事会教练
来 源 | 正和岛
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