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书》一本“有故事”的书
 2.45万

1《素书》一本“有故事”的书

00:00
05:48

《素书》一本“有故事”的书


《素书》民间视为奇书、天书,是一本很有传奇色彩的书。又名《钤经》或《玉钤经》,书中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实为一体,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把握“立策运筹”的天机。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所作,黄石公是秦末汉初人,据传后来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


《史记·留侯世家》称黄石公为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张良“沧海得壮士,锥秦博浪沙”失败后正好躲在下邳,在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曾圯上三遗履三试张良,张良三敬履顺利通过考试,得黄石公以《素书》相传。


黄石公故意把鞋子弄到桥下,张良毕恭毕敬的捡起来为老人穿上,结果老人又把鞋弄下去,张良又毕恭毕敬的给老人捡起来穿上,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才把这本《素书》传给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协助刘邦定鼎了汉室江山。


据说张良原本没有把这部书传给后人,而是将书埋进了自己的坟墓。结果出事了,张良死后大约五百年,有人直接从张良墓里把这本书盗了出来,这本书才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书中有一段话,你不只有得的幸运,还有传的责任,不然后果严重。北宋张商英为《素书》写的序里记载了这段轶事,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所以黄石公落笔成谶,好在自己把这烫手山芋交给子房,子房没交出去,让人把墓给盗了,看到这儿天行赶忙做了这个专辑。


素书文字虽不多但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后世多有阐发引用,天行另一个专辑李白的师傅赵蕤所著《反经》即多次引用。温家宝总理也曾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以示中国守信担当的凛然大义。


《素书》以“道、德、仁、义、礼”为主要概念构建理论框架,书中道理多而事例少,是道理密集型的经典,所以我们将采取逐句或“逐理”译白的方式做这个专辑,也就是在“数个阐述相近道理的相关句子”之后跟着就进行讲解的方式,以免连续的原文太多不便理解时听着容易疲劳。好请继续点击收听素书原始章第一。


精选用户评论
  • 天行_石

    谢谢鼓励

其他用户评论
  • 1864152vcqe

    读的真好

    天行_石 回复 @1864152vcqe: 谢谢鼓励

  • 曹园长

    声音好听,一听入境

    天行_石 回复 @曹园长: 感谢鼓励

    犀小妞 回复 @曹园长: 听着比另一位用力过猛的大哥听着舒服自然多了

  • 听友188690714

    有全书吗(素书)

    天行_石 回复 @听友188690714: 《素书》的“原书全书”就一百三十二句,共六章:“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和安礼”,这就是原书的全书。

    1392680czqs 回复 @听友188690714: 汁\'瞭

  • 大源宝Bear

    感谢老师分享

  • 文化手术师

    素书 的全部内容就那么多么

    天行_石 回复 @文化手术师: 后续还将推出《孙子兵法》

    天行_石 回复 @文化手术师: 回复@文化手术师我主页里还有《鬼谷子》也是智慧谋略类可以听下

    天行_石 回复 @文化手术师: 您留言的仅是第一期,后面还有

    查看全部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