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

文章故事: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

00:00
13:02

作者 | 来妈,来源:来爸来妈优选(ID:laiba-laima)

主播 | 奕民


“退休后,我就轮流在二位子女家当免费保姆。”


我们小区里有位陈阿姨,这些年一直在帮儿女带娃的路上奔波着。先是去大儿子家带了2年孙子,然后又帮二女儿带了两年外孙女。


前几天在小区门口遇见,她说:“儿子媳妇又怀上了二胎,说让我明年去她那里。”


“因为要给孩子们带娃,我跟老伴异地分居,已经整整5年了,也不知道他一个人过得怎么样......”


看着她推着外孙散步,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背影让人心疼。


陈阿姨是典型的“老漂一族”。


据统计,在中国,像陈阿姨这样的“老漂族”共有1800万。


他们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为了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减轻负担,放弃了悠闲安逸的晚年生活,不远万里,踏上这风尘仆仆的征程。


央视曾专门对他们的生活状态做过调查:没有朋友、想家、孤单、不适应是这些老人们的普遍生活状态。


他们看上去每天充实而忙碌,内心却有着子女们无法理解的空虚和寂寞。


更何况,带娃不仅是一项体力活,还是一项“技术活”,十分讲究方法和技巧。


稍有不慎,就会沦落为“吃力不讨好”的境地:两代人育儿观念不同,容易遭受子女抱怨;


孩子活泼好动,一旦磕着碰着便不好向子女交差。累身,操心。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育儿大军。


正如罗曼·罗兰说的那样:“真正爱的人没有什么爱得多爱得少,他是把自己整个儿都给了他爱的人。”


父母们用自己一身锈,换来了子女的光万丈。


他们牺牲自己,成全了我们职场中的鲜衣怒马。他们付出所有,成就了我们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不禁想起节目《妈妈是超人》中包文婧家庭生活中的一幕场景。


和绝大多数家庭一样,包文婧家也是老人在帮忙带娃。有一次,因为老家有事,妈妈需要离开几天,她只能自己带娃。


孩子特别调皮,她自己又经验不足,在这期间她忙得焦头烂额,几度崩溃大哭。



几天后,妈妈终于回来了。她不顾旅途奔波的辛苦,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儿,忙着问她这几天带孩子怎么样,累不累。



正在低头吃饭的包文婧,抬头看向妈妈,一个“妈”字还没叫出口,就瞬间哽咽,委屈地哭了起来。



惠特曼曾说:“全世界的父母多么的相似。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是啊,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竭尽所能把自己最好的爱都给了孩子。


她们只会心疼子女,却从未记得心疼自己。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组名为“带娃姥姥”的照片火了。


照片讲述了一个带娃姥姥的一天。早上六点起床做早餐;七点一边帮外孙打理,一边叫醒女儿女婿起床吃饭。

早饭后,姥姥便抱娃出门买菜,回到家又马不停蹄开始准备午餐。饭做好后,她虽已饥肠辘辘,但仍坚持等到孩子们都回家才动筷子。


早饭后,姥姥便抱娃出门买菜,回到家又马不停蹄开始准备午餐。饭做好后,她虽已饥肠辘辘,但仍坚持等到孩子们都回家才动筷子。


晚上,等到小两口下班回家了。辛苦一天的姥姥虽然哈欠连天,但为了让上了一天班的女儿多休息一会儿,便又强忍着倦意继续逗弄外孙。


等到大家都睡了,姥姥又拿出了购物袋,缝缝补补,忙忙碌碌的一天这才过去。

照片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带娃姥姥的一天,也是千万中国带娃老人的一天。


可对老人们来说,这并不是最累的,最怕有时候还要遭到子女的埋怨,不是嫌饭菜不好吃,就是嫌孩子没带好。


有人说中国父母是天底下最能隐忍的生物。


年轻时为了孩子心力交瘁,到老了仍有操不完的心:孩子虽然长大了,可孩子的孩子还小啊!


于是,老人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跑到大城市帮忙子女带娃,只为缓解我们的生活压力。


他们不累吗?他们当然累,只是他们更怕你累。


他们不委屈吗?他们当然委屈,只是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委屈你。


所有“隔代养育”背后,不过是老人们对自己子女爱的托举。但他们爱的天性,却往往容易在子女的任性与不理解中,伤透了心。 

曾看过这样一个公益短片,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秒,但却令人潸然泪下。


因女儿女婿工作繁忙,姥姥便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帮助女儿照看孙女。陪玩,哄睡,做饭,送上学......姥姥原本瘦弱的身躯,愈发佝偻。


可这些牺牲和付出,女儿并没有放进眼里,反而是母亲的一些无心之失,被她无限的放大。


有一次,孩子突然发烧,母亲便拿出被子帮孙女捂汗。没想到,孩子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了。


从单位匆忙赶回来的女儿,对着母亲就是一顿责骂。母亲像个犯错的孩子,被女儿训斥得抬不起头,只能小声的为自己辩解:“可你也是这样捂大的啊。”


后来,女儿带孩子去医院,着急的母亲也想跟着一起去,却被女儿一口回绝:


“你就别去了,去了还得照顾你。”

随着房门重重地关上,漆黑的夜里,母亲无助又自责地大哭起来。“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在用那套老掉牙的法子?”


“你到底是来帮忙,还是来给我添乱的?”


......


女儿的话,像一把把尖刀,毫不留情地扎到母亲心窝上。


是啊,父母老了,他们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调了,他们陈旧的老办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可是你能不能停下来等等他们,耐心地教教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教我们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那样。

别让他们的一片爱换来的,是你的口不择言和所谓的无心伤害。就像短片中的母亲,她自觉自己没了用,便打包行李,准备回老家,不再给女儿添乱。


临行前,她还惦记着女儿没饭吃,给她包了满满一桌子的饺子。


母亲给女儿打了一通电话:“我还是回老家吧。”


那一刻,女儿才慌了神。


她在找母亲的路上,回想起了过去的一幕幕:

母亲送孩子跳舞,在寒冬酷暑中接孩子放学,在深夜里等自己回家……


原来爱太熟悉,就会让人理所当然地忘记。短片的最后,女儿在幼儿园门口找到了拎着行李等着接孩子放学的母亲。


母亲还是舍不得离开。她放心不下年幼的孙女,更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女儿两头奔波,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一肚子的心酸和委屈。


有人说:“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是父母的父母。”


也许,他们观念落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但是他们愿意付出所有的爱给孩子。


要知道,对于老人来说,带孩子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他们不是你生活的“免费保姆”,而是含辛茹苦养大你的父母。因为有了他们竭尽全力地帮我们照顾孩子和家庭,我们才能工作,赚钱养家。


所以,如果他们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请多给他们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温柔。 


电影《无问西东》里有段台词是这么说的:“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


我们的父母不是超人,但不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那个为我们托底的人。


而我们呢?有没有珍惜呢?


生活中,有多少人一边嫌弃着父母的思想老旧传统,却又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自己创造的舒适生活。


他们不明白,父母年纪大了,有很多想法跟不上了,有时候父母明明已经尽力了,还是没能做到他们心中的一百分。


可他们也许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却给了我们完美的爱,和最大的支持。


如果说不出“我爱你”,那就请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吧。


谢谢他们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毫无怨言的扶持!


谢谢他们担起本应你自己承担的责任!


新的一年,多去关心那个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吧。


因为,只要他们还在,即使我们也到了做父母的年龄,我们的父母依然还是我们的保护神啊。


爸妈,你们辛苦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