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三年级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秋风重阳,亘古不变的思念之情

050 三年级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秋风重阳,亘古不变的思念之情

00:00
21:07

大家好,我是徐晋如,欢迎大家收听由我主讲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的时候所作,当时是唐玄宗开元五年,也就是公元717年。


诗的题目首先交代了时间:九月九日。九月九日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叫做重阳节,又称重九,就是两个九,九月和九日,称之为重九。


这个节日,我们今天也仍然有,在古代,重九或者九月九日一般简称为九日。假如我们不说九月九日,只说九日,也是指的重阳节或者重九这一天。同样地,假如我们不说五月五日,我们只说五日,就是一二三四五的五,或者中午的午,午日,也是指的端午节,或者叫做重五。这是古代的一种用词习惯。


九月九日交代了作诗的时间,而忆山东兄弟则交代了作诗的主旨。山东兄弟指的是在家乡的兄弟。我们知道王维的家乡今天属于山西省,为什么王维会说山东兄弟呢?原来啊当时王维正在唐代的都城,首都——长安,而他的兄弟在老家。长安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秦国,秦国把秦国东边的各个诸侯国的地盘,统称为山东,所以王维就用了这个古代的说法。这里的山东不是指我们今天的山东省,我们今天的山东省是因为在太行山的东边,所以叫山东省。诗里面的山东,是一片比山东省大得多的地方。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处在崤山山脉的西面,从秦国人的立场来看,就把崤山以东的各个国家都叫作山东。有的时候秦国人也把华山以东称之为山东。一直到汉代,人们说的山东,还都是指的崤山或者华山的东边。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汉代说山东,都是站在秦国人的立场上,以秦国为中心去看待东方各国,或者东方的地区。就像我们今天地理上有近东、中东、远东的说法,这都是站在欧洲人的立场上来看的。欧洲人把离他们最近的地中海的东面,这一片地区叫近东,把阿拉伯地区称作中东,而把东亚地区像中国、日本、韩国这些地方就称作远东,因为离欧洲最远,而且又在它的东面,所以近东、中东、远东实际上是一种欧洲中心论,是欧洲人把欧洲当成了世界的中心,所以才有的说法。同样的,秦国人把秦国当成了天下的中心,所以秦国人就把在崤山或者华山东方的,各个诸侯国通称为山东诸国。


王维用山东这个词,并不是说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用这样的一个说法。而是因为古人在作诗作文的时候,都喜欢用一些古雅的词汇,所以王维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对于东方各国的称呼,来称呼自己的家乡。因为他的家乡在春秋时期是属于晋国,在战国时期大概是属于韩国,妥妥的山东之地。用古称来称呼自己的家乡,就显得自己的家乡是很有历史的,很有文化的。而且隐含着我只是被山给阻隔了,翻过山去,就可以回到家乡的意思。


讲完题目,我们再来看他的诗:


这首诗里面有很多的入声字,首先题目当中,就有三个入声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日和忆都是入声字。在诗当中,也有不少入声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一个是独,念独,第二个是客,念客,第三个是节,念节。第四个插,念插,第五个是一,大家很熟悉了。


这首诗涉及到重阳节的重要的风俗。第一个风俗是登高,重阳节是要登到高处去的,所以他的诗里面说“遥知兄弟登高处”,虽然与自己的家乡隔得很远,但是他也可以想象今天和往年一样,我的兄弟们都爬到了高山上去。


第二个风俗,是在重九这一天,把一种气味非常浓烈的植物,茱萸的果实连着枝叶插在头上。这个风俗是怎么来的呢?有一个说法,在古代的时候,当然是比唐代更古的朝代——汉代,有一个仙人叫费长(cháng)房,也有人念成费长(zhǎng)房。他的名到底该怎么念,我看古代人也不确定。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名该怎样念,通常最有效的办法,是看他的字,名和字是有联系的。但是我们偏偏不知道费长房的字是什么,所以对他的名的读音也无法确定。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因为唐宋时期产生了近体诗,而近体诗它的平仄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唐宋时期的诗人,他们的近体诗里面是怎样用长房这两个字的。这样我们虽然不知道在汉代人们是怎样念它的,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在唐代,在宋代人们是怎样念这两个字的。然而在唐宋两代,诗里面凡是用到费长房的名,也就是长房这两个字的时候,有的诗人是念长(cháng)房,有的诗人却念长(zhǎng)房。所以只能说,这两种读音可能都是对的。


费长房有一个学生叫桓景,桓景跟着费长房学习神仙之术,学了好几年了,有一天啊费长房忽然跟他说:你得赶快回家,今年的重阳节你们家啊有灾祸。怎么去避这个灾祸呢?你们家人每一个,都要预备一个红色的袋子,然后把茱萸的果子、枝叶一起放到袋子里面去,系到手臂上,还得登到高处去喝菊花酒,这样你家人就不会有灾祸了。


桓景很听话,就回到家带着家人一起爬到山上去,到了晚上,回家一看,发现家里面的鸡啊、狗啊、牛啊、羊啊全部得瘟疫死掉了。费长房可能是一位精通中医的道士,因为医术高明,被越传越神,于是就成了传说中的仙人。


茱萸是非常好的药材,重阳节的时候,茱萸果实成熟,气味特别浓烈,在这一天把茱萸连枝叶带果实摘下来,插到脑袋上,既可以驱除病毒,又可以激发阳气,让寒气不侵入到体内去。“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就是重阳节在头上插茱萸的风俗。


我们讲过,对于七言绝句来说,第三句叫垫句,它的作用是把意思往前垫上一步,但它单独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是要和第四句连起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遥知兄弟登高处”怎么样呢?“遍插茱萸少一人”,独独少了我一个。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重阳节,人们不单会在头上插上茱萸,也会插上菊花。唐代的时候、宋代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重阳节这一天都会往头上插菊花,这是很正常的。一直到了今天,日本国还保留了这样的风俗。我看过表现日本传统节日的纪录片,穿着和服的老人,满头白发,头上插满了菊花。但如果说,我们今天有一个中国人,在重阳节,往头上插菊花的话,别人会以为你神经病。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很多好的风俗,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就没有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当然我们也要有信心。比如汉服非常地美,但是如果在20年前,有人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走,也会被人认为是神经病。但今天,大城市里的俊男靓女,穿汉服的越来越多,大家也觉得很正常了。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化一定会复兴,重阳节的风俗也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恢复。


这首诗写得也非常地好,作者很注重诗里面的对照,独在异乡为异客,这是拿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做了对照。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人,环境是繁华的长安城,是天下人都向往的伟大的都市,如果能够在长安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光宗耀祖。可是诗人却觉得长安虽然好,却不是我的家乡,它是异乡,自己呢是一个异乡人。相对于长安城这一座伟大的都城来说,王维只是一个过客,所以他说“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异客,连用了两个“异”字,在意思上是有递进的。异乡,是由自己看长安,异客,是长安人看自己。异乡和异客连用,加倍一层,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也写出了与前面的“独在”这个词的照应。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是千古名句,因为它无比真实地写出了在异乡漂泊的游子的共同的心境,所以千古传诵。这句的意思是每逢美好的节令,都会尤其地,加倍地想念父母。亲,这里不是亲戚的意思,在古代亲的意思是父母。像司马迁说的那样,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辛劳痛苦的时候,就会呼唤老天爷,在心情压抑、生病或者遇到悲惨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想念父母,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想到父母就会心灵平静,充满勇气。


讲完了对于父母的思念,再讲对兄弟的牵挂。王维怀念家乡,并不是因为家乡的风光比长安好,而是因为家乡有自己所牵挂的人。他所牵挂的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还有从小一起长大,情感非常深挚的兄弟。所以他要写到对兄弟的思念。王维的诗人的才华就体现在这里了,他并没有直接地写我怎么样想念我的兄弟,因为这样就和“每逢佳节倍思亲”重复了,他反过来,他写的是想象在老家的兄弟,他们也正在想念我。他说兄弟们往年的今天,在一起是多么地快乐,一家人齐齐整整登上山的高处,脑袋上插满了茱萸,可是今天兄弟们都在,唯独少了我一个。由此我们就可以联想到,作者对兄弟的想念是何等地深重。这里面隐藏着的是时间的对比,往年一家团圆,而今年独少我一个,这两个对比是时间上的对比,这种对比也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古人非常重视兄弟的感情,一个和睦的古代的家庭,往往是数代同堂,兄弟长大了也不分家,依然在一个大家庭里面,分家的往往就会被人看不起。像王维,他出生在一个比较重视文化、重视孝道的家庭里,所以从小王维跟兄弟之间的感情就特别好。这首诗非常符合儒家重视家庭的思想,所以历代的诗论家对这首诗的评价都非常地高,因为这首诗背后有一种道德的力量。


好,我们最后把这首诗吟诵一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后请同学们跟我来一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同学们的收听,我们下一期节目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崔宁_n5

    崔宁_n5 回复 @崔宁_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