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6】法与非法差别之相

【1-04-06】法与非法差别之相

00:00
14:59

内容提要

一、“如是一切皆是分别,不能了知阿赖耶识无差别相,如毛轮住非净智境。”


法与非法、有体无体、是实非实,这一切是分别的结果。兔与兔角、自相与共相,都以心外境界是真实存在,这个虚妄分别为前提。安立法与非法,是不知道阿赖耶识显现之相是无差别,为什么相无差别?因为阿赖耶识种子现行,并未真实现行出心外之相,心外之相是不存在的,是无相,无相就无差别,因为相都不存在,哪里还会有相的差别?安立法与非法,是住于毛轮自性的丧失智慧的不净境界。什么是毛轮?就是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误执为的那个心外的毛。住于毛轮自性就是认为心外毛真实存在。因此是凡夫的杂染的识的境界,不是圣者智的境界。

二、“楞伽王,汝岂不见瓶等无常败坏之法,凡夫于中妄生分别?……”


这里的瓶指的是古代的瓦罐。你难道没有看到瓦罐等易碎性事物的毁坏吗?这都是凡夫分别境界的差别之相。差别之相是什么?第一,瓦罐先前在凡夫境界中存在,就表达为有。第二,后来瓦罐破碎了,在凡夫境界中从存在变为了不存在,表达为非有,汉译通常译作。差别之相的“差别”,就是先有后无的的差别。


“汝今何故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法就是先前在凡夫境界中存在的瓦罐,就是有;非法就是在凡夫境界先前存在,后来变为不存在的瓦罐,就是无。是法,是非法,这就是在凡夫境界存在着的事物与消亡了的这个事物,这两者落于法与非法的差别范畴。


“此是凡夫之所分别,非证智见”,这都是凡夫的虚妄分别所生起的见解,不是以圣者智慧境界见到的,为什么?凡夫以为先前存在过瓦罐,而圣者认为瓦罐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存在过的只是没有瓦罐,无明凡夫非误以为心外有瓦罐存在的错觉。所以先前存在过瓦罐,这个有,这个法,就是凡夫的虚妄分别圣者绝不会这样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圣者看来根本就没有存在过的瓦罐,凡夫居然认为它后来碎了,它后来坏灭了。压根就没有存在过的东西,怎么会坏灭呢?这是错觉上的错觉。因此认为曾经存在的瓦罐后来变为不存在,这个无,这个非法,更是凡夫的虚妄分别。大家要知道,佛陀、圣者要否定的就是凡夫认为瓦罐曾经存在过的这个错觉前提。


“凡夫堕在种种相中,非诸证者”,这里的”,梵文是lakaa,这个词和nimitta是近义词,表示的都是外相,就是以为心外有事物存在的相。以上认为是法,是非法,这是凡夫堕在外相之中的结果,圣者不这样看。

三、“外法如是,内法亦然谓无明为缘,生蕴、界、处一切诸法,于三界中受诸趣生,有苦乐、好丑、语默、行止各各差别。……”


凡夫心外事物是这样,心内也是这样。凡夫心中一念无明,生出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的一切事物,凡夫还认为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中轮回受生,其中有苦乐、好丑、言语沉默、行动停止等等种种差别。这里凡夫认为的差别的一切事物是法,引生这一切事物的凡夫心中的无明是非法。


“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种种差别”,由同一相的识执取外境,凡夫就看到了生起的上中下的生命状态,生起了染净、善恶的行为活动。这里种种差别的生命状态、行为活动是法,同一相的识是非法。


佛陀要告诉我们,凡夫见到心外的差异性的世界,总是要寻找到一个同一性的东西,作为差异性世界产生的原因,这是凡夫心中根深蒂固的心结,以至于整个世界是由一个神创造的这样的理论千百年来在人类文明体系中都占据着相当显赫的位置。这就是对佛陀这段教法的明证。

四、“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


佛陀说,楞伽王,不仅像上面讲的这些凡夫境界的事物有差别,即使是见道后的修行位的修行者在观行时他的自智所证境界也还有差别这是在说初地到七地的修行。初地到七地,地与地之间是有差别的,因为往昔作为凡夫熏习的杂染种子还在。转染成净之后,从七地登八地的重要特征就是彻底泯灭差别。佛陀说,初地到七地都难免差别,更何况凡夫境界的法与非法怎么会没有分别的差异性呢?肯定有差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京东

  • 白玛若巴

    初地到七地的圣者, 因为往昔作为凡夫熏习的杂染种子还在, 都难免有差别, 更何况凡夫境界的法与非法呢? 肯定有差异的。

    白玛若巴 回复 @白玛若巴: 重读改版

  • 彼岸puti花已开

    感恩礼敬于老师🙏🙏🌹把自相和共相、法与非法、讲得明明白白!于老师智慧如海,悲心大愿如山!

    于晓非_ 回复 @彼岸puti花已开:

  • 盼醒

    凡夫每时每刻感知到的心外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及寻 找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在圣者看来都是虚妄分别,那岂不是凡夫每日 都沉浸在这种错误认识之中无法自拔,永无出期啊?

    Snoopyuki 回复 @盼醒: 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不树立正见,我们其实每天都是生活在错误的认识当中的。所以当我们有幸听闻到正法,我们更应该勤奋地熏习,用正确的认识去替代错误的认识,走在梦醒的路上。

  • 晶晶_g9m

    对于【外法如是,内法亦然】,我有一种新的理解,但因为不懂梵文所以也不能确定,只是个人理解。外法指外道法;内法指佛说的法,也就是说通、佛法、内道法。 后面的【为无明为缘,生蕴、界、处一切诸法,与三界中受诸趣生,有苦乐、好丑、语默、行止各个差别】,这个是十二缘起的法。 【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种种差别。】这说的是依他起自性的法。 以上讲的都是言说境界。下面又说了离言境界,即【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因此,开篇的舍法与舍非法,就是一个伏笔,和后面的舍离五法三性相呼应,也就是佛陀要告诉众生最终连佛说的法也要舍。

    晶晶_g9m 回复 @无明凡夫: 昨天读经,突然来的感觉。按照这个理解,外道法认为世间有差别相,内道法(佛法)所讲的法,也描述了种种差别相,比如十二缘起的法,依他起自性的法,以上是言说境界。之后,后面经文就开始说离言境界,为什么是开始说离言境界了呢?因为说“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佛陀是大观行师,修行者们还没到,但自智所行也有差别,这是讲圣者境界,讲离言境界的自智所行。上面的外道法和内道法,都讲的是言说境界。这样就区分开了。为啥开篇要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要说包括佛说的内道法,这个非法,也要舍。舍法和舍非法,这个开篇,就相当于给我们一个提醒:最后,言说的法是要舍的,最后要舍离五法、三性、诸识、无我的。

  • 岐燕

    高举第一重无生,解构凡夫的我见执着! 感恩顶礼大德💐💐💐🙏🙏🙏

    于晓非_ 回复 @岐燕: 🙏

  • 朝菌之旅

    有了于老师《金刚经》导读以及《楞伽经》前面部分的铺垫,再听“法与非法”的解读,就比较好理解。只不过会感到被解构的过程伴随着痛苦。感恩于老师的精彩解析!🙏🙏🙏

    于晓非_ 回复 @朝菌之旅: 🙏

  • 莲蕊_琴儿

    真诚感恩于老师的耐心讲解,把如此深奥难懂的佛法讲得这么深入浅出的,让我们都还能够勉强听得懂,真是非常庆幸有缘跟于老师妙结善缘! 期待以后能够听到于老师讲《无量寿经》南无阿弥陀佛

    于晓非_ 回复 @莲蕊_琴儿: 🙏

  • 27清茶

    凡夫境界曾经有(法),后来坏灭了,没有了(非法)。这个法与非法的差别相,都是凡夫的虚妄分别啊!感恩赞叹于老师清晰传递佛陀正法!

    于晓非_ 回复 @27清茶:

  • 麓松

    课程越来越精彩,难度也越来越大,反复听课……正闻熏习,如理思维,感恩于老师清晰透彻的讲解🙏🙏🙏🌹🌹🌹

    于晓非_ 回复 @麓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