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面前是一本近100页的总谱,两周的时间聊了不到10页,这么说下去恐怕再来10期也说不完。(有点“歧视”西方古典音乐的嫌疑了�)所以今天的梁祝就讲到这里,这里的讲解只是抛个砖,这玉,还是要凭听者自己去挖掘。
前几天端午节有一次聚会,和几个朋友即兴合奏了一曲《大音希声》,使用的乐器有尺八、古箫、钵,铃、扎年以长啸龙吟为主。所用乐器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很有意思。其实乐器的发明都是源于生活,中国音乐首先是给自己听的,那是自己的生活,最多与对面那个知己分享。这是一种我们民族音乐朴素的价值观。是中国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背后的力量。
所以欣赏梁祝不要用西方人的眼睛,要用自己的心。
《大音希声》新浪微博地址 http://www.weibo.com/tiantianradio
欢迎订阅与分享 《嘉天私家音乐课》系列栏目
《从小听起的古典音乐》单曲欣赏
《十分钟听懂古典音乐》音乐赏析讲座
“只要倾听必有收获”
—— 嘉天
周日国家大剧院听到何占豪先生现场讲解创作经过,今天又听到嘉天老师细致讲解音乐,感觉对梁祝有了全新的理解。谢谢老师!
韩嘉天 回复 @四季香山: 能够现场听到解读 实在难得。
老师,请教一下,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高胡演奏呢,叫做高胡曲?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西洋乐器具有那么强的广泛性,中国乐器替代不了吗?谢谢
韩嘉天 回复 @图图_gk: 您好,有专门为高胡改编的梁祝,节目中有一段对比的就是。虽然二胡类乐器很有特点,但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就是演奏快速旋律时候不够清晰,而且由于只有2根弦,所以在音色与音域上不如小提琴。所以作曲家借用西洋乐器来表现中国曲调,是有意义的。至于西洋乐器具有的广泛性,也只是在自己的文化中如此。
我听了老师对梁祝创作上的介绍,第一次真正从内心感觉梁祝那么的动人,美妙的音乐,打动我了。年轻人照样喜欢哦…
韩嘉天 回复 @青青翠绿: 😄感受美好 不分长幼,那就一同学习吧
搜索西方古典音乐,发现了嘉天老师的音乐课程,一下子被深深地吸引,于是每天和老伴儿一起听嘉天老师的课,知道了巴赫和亨德尔,了解了贝多芬和莫扎特,目前正在听肖邦... ...。坐儿子的车,他在听嘉天老师讲的梁祝,一遍遍听不够,于是昨天设置成单曲循环模式,今天又再继续。很久以前了(应该是八十年代了),从小黑白电视里看到盛中国、俞丽拿、吕思清版本的梁祝,一下子就被吸引,尤其是吕思清梁祝,听得人肝肠寸断。更有幸的是曾经在保利剧院听了吕思清现场演奏的梁祝,依然是热泪盈眶不能自已。儿子就要有小宝宝了,跨洋把嘉天老师的课程推荐给儿子,其用心是显而易见的,让民族音乐融入到海外下一代的血液中。感谢老师
韩嘉天 回复 @雪绒花Emily009: 音乐对于我父母这一代的人来说,在曾经艰难的日子里是难得的礼物。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平凡生活中的一点色彩🌈。谢谢您和家人的支持....嘉天。
我是乐盲,通过这个讲课,我发现可以扶门窥探门内的些许精彩。不急,慢慢来。
韩嘉天 回复 @听友84050966: 😄 还望支持与分享他人,让更多的人走近来
陈钢、何占豪 《梁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7年,何占豪考进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修小提琴。那时,他们经常下乡演出,每次都拉外国曲目。何占豪慢慢发现,听他们拉琴的人越来越少。他开始思考,能不能用小提琴演奏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呢?于是,何占豪和丁芷诺、俞丽拿等6名同学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起初,何占豪用越剧音调创作出了弦乐四重奏“小梁祝”,第一次尝试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1959年春天,作曲系的陈钢被派来与他合作。经过三个月的切磋琢磨,曲子终于完成了的是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听得泪水涟涟!民族音乐的价值观:给自己和知音!谢谢嘉天老师!已分享,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
太棒了 一直没来由地喜欢,听了老师的讲解更了解了也更喜欢了。感谢老师无私的普及教育
韩嘉天 回复 @鸽子_zu6: 没来由的喜欢,才是真的喜欢
虽很喜欢梁祝优美的旋律,但觉得听了那么多年,都烂大街了,就一直没有点开听,直到老师的节目都快听完了才点开来听,经老师讲解后,听得我热泪盈眶,心一紧一紧的,谢谢老师,非常幸运遇见老师,带给我们这么多美好
韩嘉天 回复 @梁小KK: 不经意间把最美好事物留在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