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大数据第五讲:“监狱里的疯子”也能成为权威

9. 大数据第五讲:“监狱里的疯子”也能成为权威

00:00
12:21

同学们好,今天关于“大数据”的内容,我要讲一讲“分享”的价值。

说到分享,你应该很熟悉了。从你的幼年时代,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就曾经无数次地向你推荐“分享”的概念,他们都会告诉你,学会分享的小朋友,才是真正受欢迎的小朋友,并且你也会因为分享,而获得来自于其他小朋友更多的糖果或礼物。也许,在你小小的脑瓜里,“分享”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获得更多。

没错,今天我要说的,也不外乎如此。分享,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放在大数据的世界里,就更是这样。

今天的课程,我要从一部美国电影讲起,电影的名字叫做《教授与疯子》,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传记片。所谓传记片,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内容,来自于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一个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那么,片名里提到的“教授与疯子”,当然也就是两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如果我要把他们的身份,表述得更加具体一些,应该说是“大学里的教授”与“监狱里的疯子”。

这样两个身份悬殊的人,是如何进入到同一个故事当中的呢?这就要从《牛津英语大词典》说起。

1876年,詹姆斯.默里教授在牛津开始了大部头英语词典的编撰工作。这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任务,而更像是一个烂摊子。在默里教授之前,已经有三任主编花了20年时间,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伦敦语言学会的要求非常高,词典不仅需要准确、要收录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英语词汇和用法、还要旁征博引、纵览古今。难怪之前的几位主编,尽管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却都没能完成任务。

而默里教授的做法决定了,他势必将扭转局面。我得说,他简直是一名深刻领会了“分享”概念的教授,或者说,他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意识到——来自群众的数据,比起权威的头脑,可能更有价值。那么,你能从我的这句感慨中,推想出默里教授的做法吗?

默里教授做出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他打算邀请全英国的人来帮忙,任何人都可以,不是教授没关系、没有学位也没关系,只要能针对需要编写的单词提供出有关的书籍、典故……等等,任何能节省教授时间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寄过来,并且,都有可能直接进入《牛津英语大词典》。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联想到一些什么呢?默里教授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像今天的互联网,允许任何人在上面留下讯息,也允许任何人自由查看这些讯息。你觉得,这种开放、自由的方式,给互联网带来的是什么呢?

回到默里教授那里,这种开放、自由的方式,当然能给他带来收效,而且是意想不到的收效。

说了这么久,你可能在想,“大学里的教授”我已经认识了,而“监狱里的疯子”怎么还不露面呢?

别着急,“监狱里的疯子”这就出场。然而,默里教授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那会是一个疯子,而且还被关在监狱里。

事情是这样的,尽管发出了面向全国人的邀请,默里教授的严谨态度,让一切进展得非常缓慢,良莠不齐的书信内容,要筛查起来,无疑也是一项巨大的工作。是的,这和互联网上各式各样、好坏不一的信息和数据,也是异曲同工的,要在互联网上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在默里教授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由“迈纳医生”寄出的书信。这封信明显比其它信厚很多,当教授取出信纸浏览,不一会儿,他眼里就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采,厚厚的信纸里,写得密密麻麻,这位“迈纳医生”居然一个人就贡献出一万多条内容。这让默里教授感到难以置信,一名专业的语言学者,恐怕都很难完成这样的工作量。

你很可能早已猜到了,“迈纳医生”就是那位“监狱里的疯子”,他曾经是美国内战时期的军医,因为精神分裂而犯下杀人的罪过,被判处终身监禁,关押在精神病院里。

是的,著名的、权威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就是这样,在一段传奇式的编撰工作过程中,逐渐成形。

既是精神病、又是杀人犯的迈纳,因为编撰词典,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当然,这与默里教授的争取密不可分。事实上,当时的人们无法接受像迈纳这样的人,竟然可以染指牛津大词典的编撰;牛津也是如此,根本不同意让默里教授把迈纳的名字加入其中。

默里因此跑遍了最高法院,甚至闹到了丘吉尔那里,他对迈纳的学识和努力是如此认可与敬佩,以致于愿意赌上自己的全部荣誉。

关于《教授与疯子》的故事,我就讲到这里了。这个故事,和我们本讲的主题,也就是“大数据,与分享的价值”,有怎样的关系呢?

你看,像迈纳这样一个人,原本和《牛津英语大词典》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关联,却因为默里教授面向全英国人寻求信息支援的做法,最终让迈纳成为了留在英国历史上的有名人物。这整个故事当中,最关键的转折,发生在哪里呢?

没错,就发生在“默里向全英国人寻求信息支援”这个举动上。在十九世纪,别说是互联网、就连电脑为何物,人们都还不知道的年代,默里竟然就想到了,要尽可能利用最广泛的信息和数据,来获得效率;无疑,默里已经看到了来自于更广大人群的“分享的价值”。这实在是一种超前的思维。默里的超前做法,也决定了,他将超越其它人,获得成功。

那么,“疯子”迈纳,又能说明什么样的问题呢?

你来想一想,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无法接受迈纳来编撰大词典,牛津更是犀利地拒绝他呢?因为,在传统看来,一个疯子、杀人犯,怎么能从事一件将会产生出“权威”的任务呢?尤其是像编撰伟大的词典这种事,那都是需要伟大的、权威的人士,才能做的啊。

对于这一点,英国另一家历史悠久的文化机构——大英百科全书出版集团毫无疑问是非常赞同的。他们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撰稿人与编辑昭告天下,因为,那都是一些非常著名、甚至伟大的权威人士,例如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和居里夫人等等。它的顾问委员会里,也都是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们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普利策获奖人、顶尖学者、作家、艺术家、公务员,以及各个领域最出色的活跃分子”。

是不是只需要听一听这些名单,就能立刻对大英百科全书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受呢?那么,当你需要查询的时候,你会不会因此首选大英百科全书呢?

恐怕不会。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如果有什么信息或知识点不是很明确,通常会做的,都会是——“百度百科一下”!因为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当然也是这样——或者是谷歌一下,或者是,打开“维基百科”。

这就是我在这一课最后想说的一个问题——可靠的知识,只能来自于权威吗?那些来自于更广大人群的数据的分享,是否同样可靠呢?

在大英百科全书看起来,维基百科简直毫无章法,更与权威无关。因为,大英百科全书所拥有的一切,它都没有,没有官方编辑、谈不上任何编辑程序、撰稿人或作者更是没有任何资质,甚至连署名都省略了。这样一帮“乌合之众”,竟然能被称作“百科”?!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然而时间和事实证明了,毫无章法、更不纠结撰稿人资质的维基百科,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没有人知道,那当中到底有些什么样的人——货车司机、清洁工、普通白领、老师、学生、著名教授、大科学家、甚至《大英百科全书》名单上的那些权威人士……有谁能肯定地说,维基百科的用户中,没有上述这些人呢?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无法确定资质的撰稿人,如何提供出令人信服的信息呢?如果你知道维基百科上那些词条的来历,你会对这个问题发出会心一笑。因为,那很可能已经经过了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几万人的争论和修改,当它最终不再被人修改的时候,无疑就意味着它获得了统一的认知,那么,你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采纳它了。

于是,这一个词条背后,包含的就是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贡献的信息与数据,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分享属于自己的认知,最终共同获得了几乎能让所有人接受的知识。

反过来讲,如果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权威人士,在维基百科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你认为,那就会很容易地被人采纳吗?

那可不一定哦,事实上,有一名被称为Zocky的维基百科撰稿人,因为贡献了数百篇被大众认同的文章,从而享有值得信任的声誉,人们一般在看到Zocky这个名字时,就会对同时出现的那些内容产生信任感。而Zocky一直是那么神秘,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你可以认为他是一名真正的权威人士,也可以怀疑,也许他就像是“监狱里的疯子”迈纳那样的人。毕竟,迈纳不也成功地编撰过《牛津英语大词典》吗?

这一课,就说到这里。你对上面那些人和故事,有些什么样的体会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