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音乐的“终止”就是结束。就像一句话有始有终。音乐发展舫过程里,即便是相同的开始也会有不一样的结尾。
作曲家除了对开始部分很在意以外,因为要是前几小节音乐不抓人,不把听众带入一个情景中去对话,便有可能令听者失去兴趣。同样,结尾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看似 轻描淡写,还是用笔浓重,创作者都要用已心力去对待。
因为对一部作品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会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古典音乐整部作品是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音乐的结束是作曲家在天平上放置的最后一个砝码。
————嘉天:古典音乐电台
● 微信入群:woshijiatian
喜马拉雅已有电台
●《古典音乐这样听》
●《音乐童话孩子听》
● 公众号:嘉天私家音乐课
老师的古典音乐功底深厚啊!受益!
独特的赏析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感谢老师,我是从没想过这样听音乐!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就是这样稳定,典雅,不知选出的这两个代表,这两个作品是否可以代表巴洛克的音乐。而悲怆,我以为这种强烈的情绪表达,应该可以算是浪漫风格了吧。古典风格,一般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表达。
今天的训练课,老师 从音乐的首尾入手, 以巴洛克时期 维瓦尔第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 冬》、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前奏曲和 古典时期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为例… 前两者( 维瓦尔第、巴赫 )的作品有的放矢地向我们说明了巴洛克音乐 乐于在节奏与旋律方面保持一种持续感觉的特点… 后者( 贝多芬 )的《悲怆》则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听见,主宰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古典时期的音乐形式 (即奏鸣曲式,这个曲式也是他们精心培育,并推至顶峰的音乐曲式) 在平静与动荡主题交替的张力间,两个力量对抗的解决中所达至的高潮… 从具体的作品中采用精当的手法,让听者对不同音乐时期的作品特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分析与把握
红梦奇缘 回复 @红梦奇缘: 真可谓思维独到,效果 奇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