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来到《江汉晚读》,今天我们诵读鲍鹏山先生编著的《论语导读》
《论语》为政第二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今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
1.《诗经》中收诗305篇,
《诗》三百,是举其约数。
2.蔽:概括。
3.思无邪:原出自《诗经 鲁颂 駉》篇。孔子借用这句话来评论《诗经》。
导读——
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到了汉朝,汉武帝称之为“六经”,《诗经》后面的“经”就是后来加的。
什么叫“经”呢?经者常也,世间的常道就叫经。经是万事万物的纲,是世上所有事物的事理所在。汉武帝时期认为这几本书代表了人间的常道,所以把他们称之为“经”,《诗经》是其中之一。
什么叫《诗》呢?今天我们把诗叫做一种文体,但当初不是以文体命名的,而是一种表达方式。《诗经》保存下来的有305篇,孔子说的“《诗》三百”是取其约数。
《诗经》在《论语》里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可见其重要性。
《诗经》在孔子的学校是必读书。
孔子教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教自己的弟子们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跟《诗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从三个方面看:
第一:“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古者诗三千馀篇”。从时间跨度看,自西周初年到孔子之前即春秋中叶是500多年;从空间跨度看,包括整个中国的北方以及南方的汉水和濡水。在如此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里,历代史官们收集了如司马迁所说的“三千馀篇”诗歌,到现在我们看到的为什么只有305篇呢?司马迁认为是孔子对这些诗歌进行了删减。孔子去掉了其中重复的、残缺的、内容不纯正的,保存下来的就剩305篇了。虽然后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孔子确实对《诗经》的整理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二:理《诗》,就是孔子把《诗经》进行了重新整理。孔子重新编排了风、雅、颂的顺序;按照欧阳修的说法,孔子“篇删其章,章删其句,句删其字”。就是在每一篇里面对章节进行了整理,在每一章里面对句子进行了整理,甚至在每一句里面对有些字进行了整理。这真的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啊!要知道古人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呀!
孔子对《诗经》做的第三项工作是“正乐”。《诗经》当初是歌词,它是配乐的;我们今天读《诗经》只能读,在孔子的时候《诗经》不仅可读,还可以演奏,可以歌唱,甚至可以随着演奏和歌唱舞蹈。孔子整理《诗经》除了整理篇章,整理文字,编订风、雅、颂的顺序,还做了对《诗经》音乐的整理工作。司马迁有一句话说得很有诗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就是说孔子一把古琴将《诗经》305篇从到尾边弹边唱。
孔子不仅是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大文学家等等,还是一个大音乐家。正是孔子具备这些才能,他才对《诗经》做出了诸多方面的杰出工作。
孔子为何如此重视《诗经》,整理《诗经》,并且把《诗经》作为教材呢?是因为孔子认为《诗》可以作为教化的工具,可以作为人文教育提高一个人的人文教养,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就像他跟弟子们说的,读《诗》可以让人兴,观,群,怨。就是说读《诗》可以让人有情怀,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孔子看来,《诗经》乃是先王留下来的教导,是先王之道。用先王之道来教化国民,就会让国民拥有崇高的品行,这种《诗》教,可以让一个民族温柔敦厚。
西方民族靠宗教,中华民族靠文教,宗教用神的方式教化人,文教是用先王之道教化人,我们崇拜的不是神,而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的先王,读《诗经》就是读先王的教诲。
《诗经》中有很多批判、揭露、讽刺统治者腐朽残暴的诗篇,并且往往非常尖锐;还有很多为下层平民鸣不平的诗篇。要知道中国古代是有禁书的传统的,统治者如果发现古代典籍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往往会对这样的书进行禁忌或者删节。《诗经》还有很多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有些诗还写得很大胆。这方面既不符合后来统治者的意愿,也不符合后来理学家的想法,但是,孔子一概给了“思无邪”的评价。所以历代的统治者也好,后来的道学家也好,对《诗经》虽然不免心中会有不满,但也不敢说三道四,也绝不敢对《诗经》下手。我们想一想,朱元璋曾经是对孟子下过毒手呀,但就是不敢对《诗经》下手,因为《诗经》的扉页上批有三个大字“思无邪”,下面的署名是:孔丘。
孔子不仅是《诗经》的整理者,还是《诗经》的传承者,更是《诗经》保护神。
成语 一言以蔽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