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内观如何突破瓶颈

27. 内观如何突破瓶颈

00:00
13:29


有人问:“内观属于哪一层级的修行?”还有人说:“内观不是必要条件。”事实真是如此吗?各教经典一直强调内观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内观心性的功课将从始至终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心与性的法门。且听讲师讲述内观遭遇瓶颈的应对之道。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视其所以的“视”,观其所由的“观”,察其所安的“察”都是返观觉照的意思。视其所以,这个“其”,不是指别人,而是指自己的内心、自己。当然可以指别人,但那是第二义,最主要是讲自己。


我们先解释视其所以,孔子说,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一切的根源,一切的作为,一切的品格都在心。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之所以会如此难以驾驭的真正原因,叫做视其所以。你把原因找出来,最后你会发现就在一方寸的气机动荡上,有了攀附的知见,只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是别的原因。


观其所由,仔细观照自己的内心,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挂碍的真正原因,慢慢的找,慢慢的找,慢慢的观照,最后你还是会发现,只在你内心一方寸气机的动荡跟攀附,在这一方寸动荡间的分别知见,如此而已。


察其所安,仔细觉察自己的心,到底要如何才能解除所有的挂碍束缚,所有的烦恼纠葛,而得到究竟的平安跟喜乐,仔细的去观照,你追寻什么呢?你追寻的是不要让内心的动荡来妨碍你,不是吗?可是你走上一条道路,你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就是想把那个动荡拿掉,那是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那是本性的自然功能。如何才能够安然呢?还有另外一条道路,就是不要怕它动荡的这一条道路存在。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这个“人”是指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本质。而这个“叟”是讲精气的凋萎,而不是身体的瘦弱,不是讲这个“瘦”。佛家称为“漏”,就是烦恼,当你很烦恼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你很凋萎,对不对?你精气很枯竭,就是所谓的“叟”。“人焉叟哉”是说,如果能够这样时时检视自己的内心,那么身为万物之灵的人怎么会沦落到精气神不断地散漏,不断的凋萎呢?叫“人焉叟哉!人焉叟哉!”人怎么会凋萎呢?怎么会难养呢?孔夫子不是说“难养也”嘛对不对?养我们自己的精气神怎么变得这么困难呢?为什么我们的精气神如此的凋萎呢?


这段话是在告诉我们,养性是以观心为先,观照到内心能安,能远离贪嗔烦恼的挂碍,精气神才有机会得到长养,才会胖。心广体胖,那个“胖”就养起来了,心一广精气神就滋润了。心广体胖的“胖”跟人焉叟哉的“叟”是相对的。


因此返观觉照这个学问,便是任何学道者想要进入道门,想要认识自己的首要功课。为什么养不起来?要观察,不然怎么会知道原因呢?不是用猜想的吗?试想不经由反观,怎么知道自己的心干不干净呢?不经由反观,怎么知道自己的心性健不健全呢?你以什么为依据呀?用猜的吗?必须在身中实际的体验、比对。


曾经有学员这样问我,“听说内观是下乘法,有程度的人不必内观,不必外观,这个说法正确吗?”有太多人问我了,好几年都一直这样问。其实返观觉照的主轴是观察自己心中的一切,当然观照遍及本性,不过本性自不自在是锁在哪里呀?其关键就在心,所以不如以观照心为主轴。这个学问起源于观照心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污垢,这是第一步。其次是借由观察本心的实相,以达到扫除这些污垢的目的。为什么观察本心就能扫除污垢?因为本心本自清净,本自安宁。你只要找到这个实相,你就得到清净和安宁。最后是观察能否保持本心的清真自在,以维持本性造化的完整。最后你观察心已经明了,你还会再顺便观察,会了解到性,什么是性的清真跟自在。


古人说唯性可做佛,又说万法唯心。所以不论下乘也好,中乘也好,上乘也好,甚至有谈到上上乘、无上乘、极上乘,随便你怎么编,自然越少见就越高妙了嘛,不是这样吗?试问有哪一乘可以离开本心本性这个主题呢?各位,你读遍了各教经典,有哪一教经典可以离开心跟性?没有啊,那个是很多不同,但是唯一相同,永远相同的就是什么?心跟性这两个字,你有没有发现呢?


如果你也认同下下乘一路陪你到极上乘所依靠的就是本心本性,那么检验本心本性这门必要的功课要归类在下下乘还是极上乘啊?从你修行第一步,一直要陪你走,陪你到上西天,请问反观你内心到底还有什么污垢,反观你本性此刻是否得到自在,要归类到哪一乘呢?


这个就好像土对神木的意义是一样。土看起来简单,但它对神木而言,是小儿科的事吗?是可以忽得忽失的吗?土只是只有两片叶子的小苗才需要吗?成了神木的树就可以轻视这个简单的土的重要性吗?不能轻忽的。连幼稚园小孩儿也都知道,即使是一株神木一离开土只有死路一条。那么说来,土对这棵树的整个成长过程而言,它到底是属于卑贱的下乘法,两片叶子才需要,还是高贵的极上乘,到了神木才需要?那是没有办法这样分的,它每一刻都需要。其实严格说,它并不适合用下乘或上乘的方式区分,应该说这是一项必备的条件。因为无论是小小的苗或是参天的神木,都无法离开它,一天都不行。


内观自己的心性就像以上的例子一样,内观到底算下乘法还是最上乘呢?到底是可有可无,忽得忽失,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不论哪一个人说他是下乘法也好,或是上乘法也好,其实都足以显示说者对于这个学问的外行,或者是一无所知。也有可能他整天在内观,可是他其实不懂内观,他只是还没把他所做的事跟这个名词相结合,然后他私下会告诉你“你要好好的反省自己”,这样算不算内观?这是算内观。“你要好好检讨”这样算不算内观?这算内观。就好像有人问你,呼吸对一个人而言,是下乘法还是上乘法呢?算高级的还是低级的呢?不适合用这个来评论。这种问法是牛头不对马尾,应该说它只是一项必备条件,少了这个必备条件,什么下乘上乘高级低级都会沦为空谈。


内观心性不仅对人重要,即使对天上的佛来讲,也一样重要。天上的佛若高傲的不知检点自己的心性的正邪,依然很快会滚落红尘的。你听过斩仙台把仙佛斩下来吗?也有这样的事啊。为什么?因为他在那边久了,他忽然会想到“哎哟~我看他们在下面还蛮好玩的,什么时候轮到我下去玩一玩?”然后慢慢慢慢不知道检点自己,就开始下来了。


因此各教经典不断在最显著的地方阐述这项功课的重要,不把它归类在哪一乘,只是一直阐述说他不能缺少这个。《心经》的观自在,观察内在的心跟性自不自在。《金刚经》的如是观,观察内在的心跟性有没有维持在实相。《大学》的顾諟天之明命,“顾”往回去觉照,觉照什么呢?觉照我的本质,天所赋予我的本质,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例证。


所以如果你听有人对你说,“内观是下乘法,或内观只是基础而已,或者大言不惭说有程度的人不必内观,不必外观”,无论学道多久,这个人实在是在这个领域未曾深入,不然就是犯了贡高或排他的毛病。明明就在内观,却告诉你不必内观不必外观,这种人其实也很多。


学道从来都是认理为真,不认人也不认位置。当你听到任何人讲一些反对这个必要条件的言论,你要高兴还是生气呢?你高兴得到支持吗?“嗯,我也认为不必内观”,你很高兴吗?还是气得想跟他争辩呢?“嗯,因为我支持内观”。不必跟任何人争辩,与妄论者争辩永远没有赢的一天。此刻你所要检视的是,你正处在认理为真的情况吗?还是处在怜悯无知的众生情况下?“他竟然这样讲,太可惜了”,你内心是这样吗?还是只是想去逢迎一个人或一个权位?“嗯,他这样讲,因为他比我高,所以我必须去认同他”,是这样吗?各位,你学道是在学这个吗?还是因为学了很久仍然无法突破内观的瓶颈而变得喜好听一些反对这个学问的话呢?开始有一天你会怀疑,“嗯,黄庭禅这样讲,前两天我觉得学黄庭禅不错,可是昨天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我一点都用不上,我开始跟这个学问又开始怀疑”,你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很多很多的。


好比一个学雕刻的人,前一天雕刻了一个佛像还栩栩如生,怎么今天雕刻起来乱七八糟,我开始怀疑我的雕刻,行吗?不需要的,因为这是必经的过程,得得失失必经的过程。以上这些状况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下,先内观,先了解自己内心所处的究竟属于哪一个状况下,这个才是君子学道的要务所在。


因此提倡不必内观不必外观的人,实际上是最需要内观也最需要外观的。各位为什么要外观?跟人家应对进退要不要察言观色?怎么说不需要外观呢?难道你闷着干吗?不管他人的表情死活,是这样吗?没办法的。实际上说这话的人也在内观,也在外观。


《清净经》第七章说“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要不要内观?要内观。“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这样要不要外观?要外观。还要远观,看不清再站远一点。“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先师说“修天道重要是高明配天,自己要高明,怎么高明?内观其心,外观观物,外观还要观事,向外可以观事之因,向内可以观自己的心,自己的音,自己的声音,向外看众生的声音,看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些要内观要外观”。


古今伟大圣人都说要内观要外观,而妄语者却说有程度的人不必内观不必外观。听到这话要小心的,认理为真,不认人不认位置。古人也谈到外观的重要,当然孔夫子这段话也可以从外观角度来解释,圣人的话就是有这一点妙用,可以做内外的类比。我们把这一段来做外解看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审视观察一个人出现这些言行背后的真正原因,我们把它用在外面。察其所安,观察这个人他所做这些事情真正的目的究竟为何?他到底想要得到什么他才会善罢甘休?人焉哉!人焉哉!那么这个人怎么样能够隐藏得了他内心的实情呢?这样的解法是一般经典注解的写法,这固然也是一种解法,但并非此章的主要目的。因为一个人不去检验自己,却整日在妄测他人的心机,各位,这样算不算一个正人君子啊?自己还没检验完,偏偏忧心忡忡担心别人会这样会那样,这算一个君子吗?这不算,所以这句可以内观可以外观,但是你要以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来作为内观的方向的主轴,百分之十可以用在外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12376062

    求答,怎样可以联系上张庆祥老师,

    黄庭心学 回复 @听友412376062: 您好,张讲师在台湾,内地有黄庭禅初阶课程,可以系统的学习,目前因疫情原因,停课了,推荐您加志工微信htzchina,等到有课程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同时推荐您多听张讲师讲的系列经典如:《张庆祥讲道德经》、《张庆祥讲六祖坛经》、《张庆祥讲心经》,《幸福内心禅》等有机会进入课堂跟着张讲师学习。 黄庭书院志工 敬上

  • 子西_rz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原来是在讲心性,“其”指的是自己的内心。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之所以会如此难以驾驭的真正原因,最后你会发现就在一方寸的气机动荡上,有了攀附的知见。获得安然的道路就是不怕气机的动荡。

  • Ai爱华

    任何情况下,先内观,先了解自己的内心究竟属于哪一个状况下,才是君子学道的要务所在。

  • 笨笨的素素

    人焉叟哉,这句话好拗口,原来是 好好内观自己的言,人(精气神)焉(怎么会)廋(凋萎)哉(呢)? 反义词是“心广体胖”,心一广,精气神就滋润了。 以前就怕胖,一直不怎么喜欢这个词,现在好期待宽阔的心量让我正气满满啊!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201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018

  • Ai爱华

    内观自己的心性,就如土对神木的意义一样。 观照心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污垢,这是第一步;其次借由观照心性的实相,达到扫除这些污垢的目的。 心性的实相是内心本自清真自在。 心经~观自在 金刚经~如是观 大学~顾是天之明命

  • 丫星爸

    原先在听讲师这一段的时候不以为然,现在才发现是没有留意自己心性所致。首章末句其实早已点明“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知人,是因为不知己,不知自我心性;若是做到日日省察,内观,尽量知己,自然知人。患不知人,不是因为患不知人之后的不利,而是不知人的原因是没有知己,因为人同此心。本章将“其”解为自己,正是应和首章先要知己。

  • 地天泰004

    八九成内观,一成外观,明白了

  • 上官文欣

    感恩

  • 梦唤真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