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俗值得借鉴
人有男有女,如果各走各的,便无法繁衍生息。因此男人一定要找女人,女人一定要找男人。
有没有一种社会制度,可以使男女结合在一起,共同相爱、精彩生活并延续自己的生命?这种制度,就叫“婚姻”。
结婚以后,是人生一个全新的开始。中国人把没有结婚的人叫“小孩子”,结婚以后才视为成年人,我们不以年龄来划分。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需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完成相应的心理调试和角色转变。
既然成为成年人,要有成年人的样子,承担更多的责任,不能总也长不大。
女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丈夫成熟一些,否则不仅很累,更不值得。没有女人愿意当这样的姐姐。当然,女人自己也要成熟起来,像个妻子、儿媳和未来妈妈的样子。
男女双方正式结为夫妻有一个必需的环节,便是结婚典礼。中国人对结婚典礼十分重视,而当下这方面又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所以在谈及女人婚姻中需要把握的原则之前,不妨一起先来看看结婚大礼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中国人结婚通常会请众多亲朋好友前来参加,目的有两个:一方面结婚意义重大,大家共同祝贺,并予以见证;另一方面,结婚需要开销,亲朋以送礼金的方式,帮助减轻部分经济压力。
现在收礼成了一种敛财方式,送礼变为一种经济负担,是对原本良好用意的扭曲。
在目前的现实当中,对传统婚俗用意诸如此类的曲解还有很多。但是,坦白讲传统婚俗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的。
第一,订立婚约利于互动考验。
一般来讲,中国人结婚之前会先订婚。我们想一想,以前为什么先订婚?一方面,男女在婚约之下,可以持续地进行正常交往。
两人进出彼此家门也会比较方便,可以多方面了解对方情况。另一方面,两个家庭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多多往来。同时,双方为了表示诚意,还会交换信物,以作凭证。
互动是最实际的考验。双方家庭和个人经过一个阶段的互动,认为方方面面都确实般配,再来商量日期予以完婚。这个过程可以是三五年,也可以是三五个月,一切合理就好。
如果认为真不合适,双方解除婚约就好了。订婚以后解约,好过结婚以后离婚。解约总是比较容易的,起码伤害比较小。可惜的是,现在订婚大都变成了一种形式。
第二,相互尊重协商婚礼事宜。
在结婚之前,男方最好请个正式的媒人,到女方家里去提亲。这不但表示一种尊重,也便于双方的沟通。
因为有一些话,两家不方便直接讲,可是不讲又无法确定安排,所以透过提亲的人来讲比较稳妥。
在这个过程当中,关于婚礼的时间、地点、程序、礼物等问题,双方家庭要认真交换意见,否则容易在典礼上当场出洋相。
任何事情都要有主有伴,其中一个主导,另外一个配合。两家各有主张,势必乱成一团。
在中国社会里,婚事基本上还是以男方家庭为主,但要充分尊重女方意见。其实,只要门庭相当,普遍都会认同这种观念。
往往就是男方财大气粗,或是女方势大望高,才会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可见门当户对十分重要。我们要特别小心,“亲家”也会成 “冤家”,而结婚典礼很容易成为导火线。
如果两家人第一次在一起就意见不合,越看越不顺眼,回去骂来骂去,愈演愈烈就变冤家了。
第三,黄道吉日其实并非迷信。
结婚是人生大事,一定要选黄道吉日。这不是迷信,而在于提醒我们要慎重。其实黄道吉日很容易找:站在双方的立场来考虑,哪一天两家都说好,都觉得很适合,那就是黄道吉日;
站在亲友的方面来考虑,不冷不热又是个休息日,大家都方便来祝贺,那就是黄道吉日。国庆日、劳动节等,不仅有纪念意义,以后还容易记,不也很不错吗?
非要去看个日子,结果两家意见不一致,还没等举行婚礼,双方就吵得不可开交,这样的日子算是吉日吗?只要每一个人都凭良心,天天都是好日子。我们对自己要有这样的信心。
第四,主角并非新人而是父母。
谁都不否认,新郎新娘是结婚的当事人。但是婚礼是以谁为主,却可以看出社会文化的不同。
西方人是个人主义,认为结婚是个人的事情,自己是婚礼的主角,父母是被请来的。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美国,到法庭里面去参观,遇到有个爸爸告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结婚竟然没有请他。法官问儿子:“你结婚为什么不请你爸爸呢?”
儿子回答:“我结婚只请了几个朋友,他跟我很久没有来往了,跟我都很陌生,跟我的朋友更无话可讲,我请他干什么呢?”结果法官反而判爸爸败诉。
在场的只有我一个中国人,他们就问我:“这种事情,在你们中国怎么解决?”我说:“中国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他们很不相信。
想想看,中国人结婚的时候,门口都是挂着比如“张王两府联姻”的字样。婚礼的主角也绝不是新郎新娘,而是两家的父母。
父母利用婚礼的机会,把所有与自己家庭有关系的人统统请来,郑重地拜托来宾:这是我们的儿子儿媳,他们今天终于长大成人了,恳请大家以后多多栽培和照顾……
坦白讲,很多来宾,新郎新娘不一定认识。不认识才好,趁这个机会大家都知道你们是一家人,不是更方便吗?中国的家庭相当于无限公司,只要父母健在,就永远替子女着想;
西方的家庭相当于有限公司,只要子女长大,就各奔前程了。都负责没有错,但期限和条件完全不同。
好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93994895: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一起追随曾老的脚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