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告子的大辩论,谁将赢得比赛?

孟子与告子的大辩论,谁将赢得比赛?

00:00
07:23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辩论谁会赢得比赛?

孟子主张人高于禽兽,禽兽只有“食色”的本能,而人在“食色”的本能之上,还有更高层次的道德价值和追求,这个道德价值就是来源于四种“善端”、表现为“仁、义、礼、智”的四种道德。而告子认为人性就是食色的本能,对此孟子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因为它直接动摇了性善论。孟子必须与告子来一场辩论,彻底驳倒告子,以维护性善论的正当性。

孟子和告子共进行了四段辩论,每一次他都让告子先说,他就象一个武林宗师,看着对手“将招数使老”,然后找到漏洞,一击毙命。

告子说:“天生的资质称为性。”

孟子说:“天生的资质称为性,那就等于说白色的东

西称为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白羽毛之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狗性犹如牛性,牛性犹如人性?”

告子认为人性是吃喝拉撒睡和生殖冲动,是人类生存本能。孟子就拿“白色之白”来类比“生之谓性”,告子认为白色都是一样的,孟子马上反问,那么狗性、马性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吗?很显然,地球人都知道,人和狗、马是不同的,除非告子承认自己就是狗马。告子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是狗马,告子先输了一城。

告子不服气,说不带这样的,重来。告子发现孟子擅长打比方,干脆自己也打比方。

告子说:“人性好比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

孟子说:“水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难道没有向上流向下流的定向吗?人性是善良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性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角;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可以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不善,其本性的变化与水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告子打的这个比方,确实很有说服力。因为水的流向是不确定的,哪边有缺口就往哪边流。人性如流水没有什么善恶的定性,所以人性无善无恶。哪想到孟子来了一招姑苏慕容家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是用水来打比方,孟子先说水都是往下流的,这是生活常识,告子表示同意,但话锋一转,孟子说水固然可以往下流,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水还可以往上流。这不是说水性改变了,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同理,人性是善的,恶是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告子没想到孟子竟然用水可以往上流来反驳自己,又输了一城。

不屈不挠的告子还是不服气,说再来一次。

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柳树,义好比是杯盘;把人的本性纳于仁义,就好比是用柳树制成杯盘。”

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还是伤

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假如说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那么你也会伤害人的本性来使人具有仁义吗?带领天

下人来损害仁义的,必定是你这种言论。”

告子这次观点很新颖。他打比方说,杞柳是原材料,杯子是制成品,人性好比是杞柳,而仁义礼智就像杯子,这需要一个人为加工的过程,而孟子的以仁义为人性的观点,相当于直接把原材料看成了制成品。这难不倒孟子,孟子反问告子:是顺着杞柳的本性制成了杯子,还是伤害杞柳的本性制成了杯子呢?这是一个“二难”的问题。也就是说,告子必须要回答,仁义是人性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是对人性的破坏和摧残呢?假如告子说顺着杞柳的本性制成了杯子,那就相当于承认人的本性是善的;假如告子说伤害杞柳的本性才能制成杯子,那就相当于要推行仁义,就必须伤害天下人的本性,这样告子必须承担摧残天下人本性的罪名。告子一听,原来自己罪孽深重啊,算了吧。告子又输了一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