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晚读》第16期《论语导读》学而第一1.16

《江汉晚读》第16期《论语导读》学而第一1.16

00:00
06:32

大家好!
欢迎来到《江汉晚读》,今天我们诵读鲍鹏山先生编著的《论语导读》

《论语》学而第一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今译——
孔子说:“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
1.不己知:是“不知己”的倒装。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就是把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叫宾语前置。

导读——
孔子这句话说了人生中经常碰到的两个问题:
一是当别人不了解自己,那是别人的事,不用忧虑,不必为此自寻烦恼。
二是对别人的才能不了解,对别人的行为不理解,对别人的做法不宽容,这是不可以的。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可见,君子担心的是自己的品德有没有修养好,学问没有讲习透。
论语中讲到“人之不已知”,”己之不知人“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则,我们可以放到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章 第1则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不因此而心生郁闷。
第四章 第14则: 子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要发愁没有职位,要担忧的是自己没有用来获得职位的学问与本领。不要发愁没有人了解自己,去追求自己能让别人赏识的本领吧。”

第十四章 第30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要担心自己没有才能被别人了解。“
第十五章第19则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忧虑(自己)没有才能,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而忧虑。”
孔子还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总是要求自己,小人总是要求别人。
相同的问题在论语里出现多次,可见这是孔子反复强调的问题。因为我们普通人常常把别人的“不己知”这个问题看得很重,常常为之烦恼。孔子在告诫我们不要为不重要,没有价值的东西烦恼。不要浪费一生的时间去追求没有价值的东西。
在“不己知”这个问题上也有种四种境界。
第一种,自己无才无德而求之,说的是实际上自己无才无德还老是觉得别人委屈了自己,小看了自己,希望得到一个很高的评价。这是最低的一种境界。
第二种,没有才能和品德而去追求才能和品德。
第三种,有了才能与品德,抱怨得不到重用和赏识。屈原有才有德,但他抱怨“国无人莫我知兮”,最终没有达到圣人的境界,屈原只是贤人的境界。
第四种,有才有德不求重用和赏识,甚至不求认可。
有一次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我们有德有才,别人用我们,我们自然就出去做事,不用我们就安心地守藏自己,无怨无恨。”这就是圣人的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