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二年级上·王安石《梅花》 | 墙角的几枝梅花为何会引发王安石的千古慨叹?

019 二年级上·王安石《梅花》 | 墙角的几枝梅花为何会引发王安石的千古慨叹?

00:00
18:07

大家好,我是徐晋如,欢迎大家收听由我主讲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王安石的石是一个入声字,念石。所以我们可以说王安石。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做到了宰相的职务,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做宰相的时候,皇帝时宋神宗。宋神宗是一个特别渴望有所作为的皇帝,所以就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

 

宋神宗认为,宋朝的制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运行,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如果要想让国富民强的话,就必须要做出重大的改革。因此就不管其他人的意见,坚持要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是一个在性格上有严重缺陷的人,凡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不允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他掌握权力以后,凡是不合他意见的人,全部被他赶跑了,不让这些人在朝廷中待着。甚至于包括一些对他有恩的人,帮助过他的人,把他一直当朋友的人,他完全不讲任何的情面。所以,当时人们对他有一个称呼,叫“拗相公”。

 

相公的意思是宰相,是对宰相的尊称。拗是执拗,也就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只有他自己永远正确。别人谁说了也没有用。

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权力,但是他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听不进去别人的劝的话,这绝对不是老百姓的幸福。所以在南宋时候,因为经历过金国的入侵,因为我们大宋的首都汴梁都丢了,两个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抓到北方去做了俘虏,成了囚犯。经过了这样的奇耻大辱以后,南宋的人痛定思痛,他们认为大宋之所以打不过金国,根本原因就是王安石的变法造成了国家空虚了。

 

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是一种特别大的折腾,把整个国家都折腾得快不行了。从南宋一直到清朝,人们对于王安石的判断基本一致,就是认同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但是不认同他在政治上的作为。

 

一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也就是差不多一百多年前。大概是从一个叫梁启超的人开始,他们受了西方的观念的影响,才开始对王安石提出了全新的见解: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伟大的改革家。

 

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历史课本也还是这样称颂王安石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对于王安石的正面的评价,它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一百多年。

 

老师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是金庸先生写的,叫《天龙八部》。我们有些同学可能看过它的电视剧,其实小说本身比电视剧要精彩上百倍。

 

因为当时老师是受到我们的语文课本当中、我们的历史课本当中对于王安石的评价的影响,所以读到《天龙八部》的时候,读到第五册的时候,天龙八部呢,老师读到的时候一共是五本,第五本的时候,里面有一段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是非常不好的。

 

当时老师看了就很反感,一直到老师考上清华,当时住在我下铺的一位同学,叫陈海龙。我们俩一起交流我们看过的金庸小说,谈到《天龙八部》的时候,我们居然都共同认为,金庸先生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是这本书唯一的缺点。

 

后来当我们读到了真实的历史,我们才知道我们当时有多么的可怜。

 

所以同学们,当你看到,当你听到,跟你平常所学到的不一样的知识,不一样的观点的时候,先不要反感,先不要愤怒,而是要多找一些资料,去思考一下,为什么对方会这么说?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王安石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他不单诗写得好,同时他的文章也写得好。从明朝开始,一谈到写古文,就要说“唐宋八大家”。意思是我们要学写古文的话,就要学唐代和宋代,这八位大作家。其中就有王安石。

 

王安石的文章和王安石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不走寻常路。他的思维方式和一般人不同,这是他成为一个大的政治家,成为一个大文学家的先决条件。

 

正是因为他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一样,所以他能够做出一些杰出的成就。但是因为他总是想法跟别人不一样,而他又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所以他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造成的祸害也就超出于一般人。

 

这首《梅花》,老师小的时候也学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一首近体的五绝。它的平仄是符合近体诗的要求的。近体五绝一共有四种基本格式,其中的一种是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每个字的平仄。墙角数枝梅,墙是一个平声字,角是一个入声字,数是一个去声字,枝是一个平声字,梅平声字。所以第一句的平仄是平仄仄平平。

 

我们说过,对于五言近体来说,它的平仄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以第一个字是可平可仄的。墙角数枝梅这一句,它的平仄确切来讲,是平仄仄平平。但是因为一三不论,所以它实际上就是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凌寒独自开,凌和寒两个平声字。独是一个入声字,自是去生字,开平声字,所以第二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遥知不是雪,遥知两个平声字,不是入声字,是,去声字,雪,入声字。因此第三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我们说根据“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原则,平平仄仄仄实际上就是平平平仄仄。

 

第四句:为有暗香来,为去声字,有上声字,暗去声字,香平声字,来平声字。因此最后一句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整首诗完全符合了近体五言绝句的四种基本格式当中的一种。也就是: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对于五言的近体绝句来说,我们当然也是用“平长仄短,韵脚回环”的方式去吟它。在吟之前,我们首先采取平长仄短这样的方式来念一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好,下面我们来吟一遍: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好,请同学们跟我来一遍: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押的韵是上平声十灰的韵。

 

《梅花》这首绝句尽管非常简短,但是它的意思非常深刻。我们拿这首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唐诗,唐代的诗做一下比较,就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贾岛的诗除外。

 

因为尽管贾岛是一个唐朝的人,但是大家都认为,贾岛写的诗风格和宋朝人更像。当然也有宋朝的人,他写的诗跟唐朝人的更像。

 

那么王安石的诗,是典型的宋朝人的诗,它和典型的唐朝人的诗,区别就在于:宋朝人的诗更多会让你思考,它不像唐诗一样,给你很强烈的画面感,反而给你更多思索的空间。所以王安石这首诗写梅花,他并不是在描绘梅花的样子,而是在写梅花的精神。

 

宋朝有一个和尚,叫惠洪。这位和尚呢,也是一位诗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冷斋夜话》,记载了宋朝很多的诗人的故事。他说这首诗是王安石在访问一位高士,一位清高的隐士,而写的。

 

王安石去的时候,对方不在家,于是王安石就取出了笔墨,在墙上题写了这首诗。因此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梅花,实际上是借梅花来歌颂这位清高的隐士。

 

首先他说墙角数枝梅。说的是梅花在不为人注意的墙角,抽出了几支花枝。对于所有的花木来说,一定是冲着阳光的地方最先开放,因为有了墙的遮挡,只有被阳光照到的那几支梅枝上,梅花才开放了。

 

凌寒独自开,凌寒的凌是什么意思呢?凌的本义是冰,那么又指冰一层一层地结起来。所以凌有累积的意思,有加的意思,加减乘除的加。因此又引申为去压制对方,欺负对方,超越对方。我要超过你,我要欺负你,我压住你,所以凌寒,是不把寒冷当回事,反而我要去欺负它,我要去压倒它。有的人把它解释为冒着寒冷,这种说法未免有一些想当然了。

 

梅花是在所有的花当中,开放得最早的。它在春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已经开放了,向我们预报着春天的消息。在冰天雪地里,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希望。

 

在它开放的时候,没有什么别的花跟它作伴。当然对于岭南地区的人来说,对于广东、广西、福建南部的人来说,他们很难感受到这一点,因为一年四季都是鲜花开放。而对于中原地区,也就是我们华北地区的人来讲,这种感受就完全不同。四季分明的地方,对于梅花有更深的感受。

 

梅花开得早,在寒冷的天气里开放,所以它就显得很孤独,没有别的什么花跟它在一起。除此之外,梅花还有着铁一样的枝干。它的枝干是盘曲着的,好像一个人曲着胳膊在向你秀肌肉一样,给人非常有力量的感觉。由此诗人们在写到梅花的时候,往往是投射进去了自己的理想。诗人的心目中,梅花代表着一些基本的精神。包括哪些呢?

 

孤独、孤傲,不单孤独,它还高傲。高洁,不单高傲而且非常干净,当然是指心灵的干净。还有不畏强权,不害怕强有力的对手。风吹梅花不落,雪压梅花不落,梅花保持着自己独立的精神。

 

所以王安石通过这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出了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神采,也借机歌颂了这位高士的形象。

 

后两句,它的意思一下子转换了,他实际上是在拿雪和梅花作比较,他发现了一个普通人完全不会想到的问题。如果他说梅花就像雪那么洁白,那么这就不是一个诗人的句子,这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水平不怎么样的人说出来的话。他是从侧面去描写梅花的洁白,他是拿雪来给梅花打比方。梅花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品种,较为常见的有红梅和白梅,这里显然说的是白色的梅花。

 

王安石设置了一个悬念,就像我们看电视剧一样,我们都想知道后面的情节,原因就是编电视剧的人设置了很多的悬念。王安石说为什么白得那么像雪的梅花我知道它不是雪呢?因为有不为人察觉的香气透过来了。

 

暗香这个词,是写梅花的时候经常要用到的,它的香是一种很优雅的香,而不是一种很浓郁的,一下子就扑到你鼻子里的那种香。

 

王安石这首诗,实际上不是要说梅花,而是在说这位他没有遇到的高士,这位隐士。最后两句他的意思是说,你就像梅花一样,不要怕没有人知道你,你的高洁的品格早就已经感染了很多的人了。

 

好,今天我们的课程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