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孟子批判告子的真相

175.孟子批判告子的真相

00:00
18:08


良知有体用,性之无善无恶即是体,发之于情便是用,此时用之于物便可辨物之善恶。但良知仅有一个,无内外善恶之分。告子执其一边,终令学者陷入义袭之中,离却真实学问。所以孟子才会毫不留情批判告子的偏颇,将圣学阐明,指明于自身上去检验,方可体会人性内外一体的学问。阳明先生又道,天地万物具有各自的性,这性却是同样的一股气,正是如此,人才可以通过五谷、药石之类来长养我们的身体。通过这一集张讲师的讲解,一起来感受古圣先贤对学问的严谨态度。


1  人性本来是纯善的,但为何有时候也会有恶呢?

2   阳明先生认为孟子的学说是对的原因是什么?


《传习录卷下》

(七三

又曰:“告子病源,从性无善无不善上见来。性无善无不善,虽如此说,亦无大差。但告子执定看了,便有个无善无不善的性在内,有善有恶又在物感上看,便有个物在外;却做两边看了,便会差。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告子见一个性在内,见一个物在外,便见他于性有未透彻处。”

(七四)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esseChengX

    黄庭书院在哪?

    黄庭心学 回复 @JesseChengX: 台北新店中岭山

  • 道在术先

    心是无善无恶的,人有七情,关照内心不彻底,而生好恶便有善恶,良知不够坚定或者说纯真,容易生出恶,还需良知发现去及时补救,完全我们的心体,获得安心

  • 水心投资

    无善无恶心之体,也可以说是本体、性,也可以说是气机无善恶,但是本心/气机自然所发即是至善的。因为自然本体即无一毫人私欲成份,所发自会合于天地之道,人之本性义理。 而告子分内外,把体用分开,这样内就会被忽视,而求于外。结果就是义袭而取,产生大量的伪君子。

  • 水心投资

    至刚易断,刚直,可能内含所谓正直,但是何不是一份意、必、固、我,那亦是私,善恶非表象,抛开我,自然会发出真善。所谓因果不虚,道法自然不虚,看似无关的,道法自然。

  • 雪自净

    文稿中错了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230802

  • 慈声小语144319小嫒

    从没有仔细考量注意两个字讲师讲的太好了,如梦初醒

  • 听友86427202

    水性属下,人性属善…是根本,抓住根本去应对事事物物。对吗?

    肖恩_qk 回复 @听友86427202: 人性是至善

  • 亦心且行

    心之阴阳二气 是无挂碍 告子说无善无恶之时 已是起了善恶的念头 已与良知两道了

    亦心且行 回复 @亦心且行: 至善不是无恶无善

  • 1340819mq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