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行军篇]四军之利,黄帝之法/马谡为何丢失街亭

074、[行军篇]四军之利,黄帝之法/马谡为何丢失街亭

00:00
17:14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讲稿精华】

      我们今天要讲的《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篇》。乍看这篇名,不仅初接触《孙子兵法》的朋友会读成“xíng jūn”,就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不少解读《孙子兵法》的书籍以及讲解《孙子兵法》的音频视频,都理解为“行军”,认为本篇讲的是军队的行进。其实,《行军篇》的“行”应该读“háng”,古意为纵横交叉的道路,后引申为行列、阵势;而“军”呢,本意为军队,引申为驻军、驻扎。行军两个字,此处为名词动用,为并列的两个动词,指的是行军布阵、安营驻军双重含义。

      先看第一句:“凡处军,相敌”,这是提纲挈领的话,说明接下来要说的是“处军”、“相敌”问题。处军也就是处置军队、安置部队;相敌,相面,面对面观察敌情。孙子认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根据地形地貌来进行决策。

      紧接着,孙子首先分析“处军”过程中如何把握“四军之利”的问题,即四种地区、地形条件下布阵安营的原则和方法:“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第一种情况是讲山地,要注意三条件原则:一是“绝山依谷”,这里的“绝”是通过的意思。强调通过山地,要贴近山谷边走,如果遇到伏击,至少可以依靠一面山坡抵抗。二是“视生处高”,曹操注释说:“生者,阳也。”可见,孙子此言是说,山地安营应当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通风透气,居高临下。三是“战隆无登”。这里的“隆”与“降”是通假字,所以有的版本写成“战降无登”,以至于一些专家将其解释为“下降”,认为在山下作战,敌军引诱上山,不要登山而战。这种理解恐怕还是有点问题。“隆”,应当是指高处,指敌人占领高地,不可仰攻。这是在山川丘陵之地处置军队的三条原则。

    第二种情况是讲河流,要注意四条原则:一是“绝水必远水”,即通过河流之地,要远离水流驻扎,而不要在岸边停留;二是“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这里的“客”,是指进攻之敌。在古代“起兵伐人者谓之客。”,防守御敌者谓之主。现在体育比赛有主场、客场之分,也是这个意思。孙子的意思是说,敌人渡水而来进攻,不要在水中迎击,要乘敌军部队渡过一半的时候打击,这样比较有利;三是“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水边列阵,贴水边太近容易在交战中陷入水中。四是“视生处高,无迎水流”,在江河地带驻营,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而处于下游。这是在江河水网之地处置军队的基本原则。

    第三种情况是讲沼泽,要注意两条原则:一是“绝斥泽,惟亟去无留”,“斥泽”就是盐碱沼泽之地,通过这种地区,要迅速离开,不要逗留;二是“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如果与敌人交战于此,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一是有水源,二是不容易陷入泥沼里。这是在沼泽之地处置军队的基本原则。

    第四情况是讲平原,也要注意三条原则。一是“平陆处易”,“易”,指平地。即在开阔的平原地带,要选择平坦处安营。二是“而右背高”。“右背”为“主要侧翼部队”,为什么右翼是主要侧翼部队呢?这是因为大多数都是用右手来使用兵器,所以当主要侧翼部队从右侧居高临下冲杀,使用兵器会非常顺。(还有一种说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喜庆之事以左为尊,兵事或凶丧之事以右为尊。)这样的部队要依托高地部署;三是“前死后生”。这里面的生与死,指的是地形,“死”为“低处”,“生”为“高处”,《淮南子·地形训》中说:“高者为生,下者为死。”在平原地带,军队要占领开阔之地,主要侧翼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样视野开阔,容易发起冲锋。这是在平原地带处置军队的三条原则。

    最后,孙子总结道:“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强调这四个方面的原则是传统的战法,中华民族的老祖先轩辕黄帝之所以能够战胜炎帝、蚩尤等周围四方各族部落首领,原因就在于这里。在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大量残简中,还有《黄帝伐赤帝》佚文,其中就记录了黄帝战胜赤帝、青帝、黑帝、白帝等四帝,一统天下之事。孙子这里是用黄帝胜四帝的例子来说明,得四军之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般说来,越抽象的东西越有生命力,越具体的东西越多局限性。抽象的东西往往由众多事物提炼而来,既蕴含众多事物的共性,又不受某一具体事物变化的制约,所以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特点。相对而言,具体的东西往往由众多实实在在的细节所组成,一旦某一细节变化了,其原貌也必定变化,甚至失去原有的合理性。《孙子兵法》也具有这种特点。前七篇主要讲战争的一般规律、决策原则、指挥艺术和变化要求,没有过多就某一具体战事就事论事。所以,古人称赞说“一句一理,字字珠玑”,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后六篇必须联系当时客观的天时地利分析行军作战、安营扎寨、排兵布阵、火攻用间等具体方法。而冷兵器时代,人们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的能力是很低的,作战方式也局限于摆兵布阵,短兵相接。随着时代的变迁,军事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的改变,一方面人们利用客观自然条件的能力和手段已空前进步,另一方面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也超越了孙子那个时代的想像。所以,类似于刚才讲的四军之利之类的具体方法,虽为黄帝胜四帝之法,却不一定完全适应发展变化了战争形态了。所以,我们只能从中寻求智慧的启迪,或者探索古代军事文化的痕迹,千万别生搬硬套。

 

【课程特色

对越反击,血战沙场,精研兵法,微课论道。

薛国安将军讲《孙子兵法》

就像在枪林弹雨中奔袭,

字里行间有扑面而来的硝烟味,

惊心动魄,又淡定从容。

当下有不少人对《孙子兵法》有误解,

无用论:信息化时代,孙子早过时了;

万能论:什么都套用《孙子兵法》解决;

神秘论:《孙子兵法》只适合少数人读;

邪恶论:《孙子兵法》讲阴谋诡计,玩心眼。

这些是不读或读不懂《孙子兵法》造成的。

《孙子兵法》应该怎么读,怎么学,怎么用?

薛国安将军既有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感性经验,又有数十年研读《孙子兵法》的理性认知。今天,他从战略高度、军人视角:

▲  选取古今中外经典战争、战役、战术

▲  还原名帅军师的谋略思路

▲  分析瞬息万变的战略格局

▲  带你看清胜败背后的来龙去脉

在你耳畔复盘战争、推演沙盘。

听薛将军版《孙子兵法》,

听一般商学院文人没有的硬气,

听青春年少横刀立马的热血故事,

听真枪实弹悟出来的智慧。

10个月110堂课,百课百谋,为你层层揭开6000字兵法秘诀,和你一起找到战场博弈的规律、赢得竞争的谋略、决策制胜的法门。


【延伸学习】

       已购买课程的同学,可添加薛将军助理微信:hongshankou,并发送购买课程截图或分享课程至朋友圈截图,即可进入学习交流社群。薛老师会定期亲自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杨旭_qs

    所谓关于孙子的解释,亦不过供人参考而已——出之于言,则为死言;笔之于书,则为死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杨旭_qs

    通常来讲,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有生命力,它不会被具体的事物所限制;相反,越是具体的东西,就越有局限性,只要事物的一个要素改变了,它也就没有了指导作用!

  • 杨旭_qs

    马谡失街亭,就是生搬硬套兵法,结果不言而喻。本篇四军之利,即使是黄帝之法,在时代变迁,信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也会失去它的指导性作用。我们能做的只是去领悟它的思维方式,万不可为 形 所困!

  • A肆玖昌明

    行hang军

  • 老姜狐

    计作谋形势虚争, 九行地九火间兵。 口诀改两个字,更押韵上口一点。

  • 无奈的枫叶cc

    受教了,谢谢。

  • 听友18843226

    73集听不了,请您检查一下,看是否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