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第十二章

【学而篇第一】第十二章

00:00
03:22
大家好,我是主播小元元,今天呢,我们来分享一下《论语》学而篇第一·第12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说:“礼”的作用,(“和为贵”,“和”就是和谐)和谐是最重要的,(“先王之道”)以前的君王治理国家,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个“斯”就代指前面的“和”,“小大由之”)小事和大事都要遵从和谐,(这个由就是遵从,“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如果要是有的事情行不通,为了追求和谐而追求和谐,不能以“礼”来节制它,也是不可以的。有子在这章呢,提出了“礼”要是想发挥作用的话,这个“和”是最为宝贵的;但是呢,如果要是为了“和”而追求“和”,不能以“礼”来节制它,那么也是不可以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高中的政治课本上啊,提到了矛盾的同一性,分为两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举一个例子,如果两个人同时被吊在悬崖上。一个人手里拿着火把,就出现了矛盾,但是呢,如果他拿这个火把烧对方的绳子的话,那么他们的最终结局就是统一的,就是都掉下去摔死。又比如,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天下都知道这个“美”,然后去追求这个“美”就会变成“恶”,而天下都知道这个“善”,然后去追求这个“善”,就会不“善”了。天下不能为了追求统一而追求统一。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就是要做到和谐,但是不要完全的一致,就是这个道理。矛盾的双方,如果离开了一方,那么另一方就将不复存在。再比如,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凡事都有阴、阳两面。而正因为阴和阳的对立,才生出了和谐。相信大家都见过太极图,太极图中就是阴阳对立,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和谐中,包含对立。比如“善”和“恶“,他们本身是对立的,而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善人,恶人也就不复存在,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所以说,要想做到和谐。就要容许矛盾的出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统一。好,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