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解析:
全诗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是叙事,并穿插着借景抒情;第四部分是直抒胸臆。
第一部分共五句,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惨状。“八月秋高风怒号”,起句便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声音和力度之大;而第二句“卷我屋上三重茅”中“三重茅”的“三”是泛指,意思是屋顶上的多重茅草都被风刮走了,写茅屋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免让诗人焦急万分。再看茅草的去向呢,“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挂罥”两个字意思相同,意思是挂住、挂结,“长林梢”指的是高高的树梢,而“沉塘坳”是指沉到了池塘水中,说明被刮的高高的茅草挂在了很高的树梢上,刮的低的茅草已经沉在池塘中了。前五句以“怒号”“卷”“飞”“挂”“飘转”“沉”等一系列动词刻画了风吹茅草的动态场面,侧面反映了诗人的窘迫处境和内心的焦灼痛苦。
第二部分也是五句,这部分写群童偷走茅草和诗人捶胸顿足的无可奈何之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体衰,竟然狠心如此,在我对面做起盗贼!公然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里,我喊得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归来后倚着拐杖独自叹息。杜甫叹息的不仅是自己年事已高而一事无成、孤苦无依,更是叹息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苦难,若不是周围人们和自己一样穷苦,儿童们又怎会偷走茅草呢?这种身在穷愁潦倒之中仍然忧国忧民的胸怀使人敬佩。
第三部分共八句,写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湿冷的环境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状。“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俄顷”意思是一会儿,漠漠是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是渐进,这句话意思是一会儿工夫黑云便笼罩了天空,天色迅速暗下来,渲染了暗淡凄凉的氛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盖了多年的被子又冷又硬,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给蹬破了,被褥的冷硬折射出诗人窘迫的处境,也使这雨夜显得格外难捱。下一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出了大雨给家中带来的灾难,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雨点还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不间断,流露出诗人一家失去遮风避雨之地的痛苦与不安。“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不仅指眼前的漫漫黑夜,更是指安史之乱以来国家的黑暗处境,作者由眼前的凄凉困顿联想到战乱以来的颠沛流离,从个人上升到风雨飘摇的国家,自然地过渡到诗歌的结尾。
前三部分都是叙事,第四部分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来换取天下人的幸福,使诗歌的情感和思想境界达到了高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面对自己处境的凄凉,诗人却并未自怨自艾,而是想到了天下贫寒的士人,他设想了一个美好的愿景,期望有千万间宽敞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动如山,庇护着处于凄风苦雨中的贫寒士子都露出欢颜,表明了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最后,杜甫发出振奋的呼喊:“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什么时候眼前能够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那时候我的茅屋就算独自被吹破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这种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正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最具有感召力、最动人的部分,展现了杜甫以大我为本的广阔胸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