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中国和整个世界格局关系中,我们会发现,中华民族崛起的大浪,某种程度上已经在引领着整个世界的潮流,继续往前发展。在当前我们国家如果和欧美相比的话,某一些技术和他不相上下,甚至比西方要领先,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但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复兴,还不是说简单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技术,比欧美更加先进,更加发达。而最根本的,是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理念等深层次上,有突出的优势。只有这样才是中华民族真正崛起,或者真正复兴的一个显著标志。
那么这堂课,我们就专门给大家分享或者分析,如何来认知西方提出的普世价值,希望这堂课能够把近一两百年以来,在西方普世价值主导下的强势的话语体系,做一个解构和剖析,从而真正树立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首先我们看,中华民族真正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是什么?实际上表现在文化层面。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如果在价值观、理念、社会治理体系等若干方面,和欧美三四百年以来,所形成的那套价值观体系理念体系,不能有一个比较,那么中华民族是很难实现真正复兴的。所以中华民族,一定要建构自己新时代的文明体系。
那么西方近一两百年以来,所提出的这套普世价值的话语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你看很多知识分子,一谈到我们中国某一项技术,或者某几项技术,比西方先进甚至不相上下的时候,有自豪感。但是一旦碰到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博爱等等,内心里面马上就觉得自己不行,这里面实际上深度的反映了我们今天的发展,还没有能够建立一套有机的中华文明的新体系。这个时候,当面对西方的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自信没有建立起来。那么今天我就专门给大家分析,就西方提出这些东西,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相比的话,孰高孰低。
我们先看自由。自由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包括密尔、卢梭、洛克等等,这些西方的思想家一直强调自由。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里面有没有自由这个词儿呢?实际上我们用的,比如说自在、逍遥、从心所欲不逾矩等等,我们也有对自由的表达,但是词语说法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自由,他更多的是指个体现状的一种自由;我们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比西方对自由理解要深刻和全面一些。
我们中国文化认为,放在人的现实状态,应该把自律、自觉、自由结合起来。我们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但是正因为我们人性里面有这些弱点的存在,如果简单的讲自由,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险的,所以我们首先谈自觉。自觉就是正确的认识人性,认识自己。自觉以后就要自律,自律就是人性里面所有那些美好的东西,促进社会进步的东西大力的发扬。那么人性的弱点必须有一个节制,有一个度,在这个度的范围内,人性的弱点可以实现,但是超过这个度就要去限制他,这就是自律,然后拥有自由。
所以你看自觉、自律和自由,我们结合起来谈,而不是盲目的就谈一个人自由。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有康德讲的绝对的自由?中国人认为,就是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经过人生的不断修炼和净化,他内心里边那种人性的弱点已经净化了,内心里面完全是人道德的自觉,这个时候你可以大胆的追求自由,叫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换成大家都听懂的话,一个人所有的外在的道德规范,都内化成一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这个时候无论他怎么样追求自由,都是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有利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比西方人简单在现状上就呐喊出一个个体自由的口号,要深刻的多,这是自由。
讲到平等,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期就强调等级成分,这是我们历史上的现实。但是我们这个民族认为的平等,实际上在本性上,比如我们讲众生平等,儒家里面讲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中国人对平等的认识其实包含了两部分,包括在本性上,比如每一个人在智慧上都有可能成为圣人,成为一个真正的觉者,在这一点上众生平等。而且这个平等,某种程度是绝对的平等。但是每一个主体,在本性上他实现的程度不一样,又表现为适度的不平等。我举个例子,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是有的人努力的成为圣人,他可能真的就成圣成贤;有的人放任自己的缺点,没有朝成圣成贤的方向努力,这个时候他有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甚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危害的人。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既认为在本性上有平等的一面,同时在本性得以实现的过程中,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是中国人对平等的理解。
那么民主,我们中国人对民主的看法,早在《尚书》《诗经》夏商周三代的时候,中国人都有叫“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也就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一个传统,就是特别重视老百姓的诉求,重视老百姓的尊严。当然了,有的现代学者认为,这是民本的思想,而不是民主的思想,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重视人民的尊严,重视人民的诉求方面,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传统。
我们中华民族对民主的理解,有一个很深刻的东西,西方的文明,他的宗教认为,人不能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他需要一个外在神秘的力量,救助或者救赎,这个时候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认为“我欲仁,斯仁至矣”,认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们中国文化是非常强调主体性的,主体性是什么?就是人民是自己的主人,面对命运这样一个千古的话题,中国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对民主的这种认识,应该说是尤为深刻。
具体表现在制度的设计上,像西方的大选普选,他的这种制度设计,有他的缺陷,缺陷在哪里呢?就是一个好的制度,应该是他的能力和他的权力是匹配的。如果说你赋予他的权利,和他的能力不匹配,就会出现重大的问题。比如说选国家领导人,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活动,一般的老百姓,他没有能力对谁适合做最高领导人这样一个政治活动做出决断。可是西方的普选,就仅凭几次讲演,几次辩论,就让老百姓投票选出最高领导人,这个制度的缺陷就来了。那么我们中国的制度设计,就是老百姓对身边的事,他的判断能力是可以的,所以叫基层群众自治,比如村委会、居委会。那么在老百姓中间,我们要选一选有代表性的,能力、格局、眼界等等,相对来讲比较卓越的人,组成全国人大代表,然后对于国家最高政治的一些决策,做出表决,这种制度设计相对更合理一些。所以我们对民主的第一个看法就是,一定是能力和赋予他的权利相匹配,如果一旦不匹配了,就容易带来一系列问题,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对民主的理解,认为就是管理者和老百姓之间,或者不同阶层之间,一定是互动的。人民的声音一定要让领导人要听到,把老百姓的诉求和民意都反映到了之后,领导人不是简单的按照老百姓的民意做事,而是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发挥政治家的远见和决断,形成对国家对社会发展有指导意义的重大决策。有了决策以后,还要执行,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执行它,去落实它,这个时候一个伟大的决策,或者正确的决策才能体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中国对民主的看法。
那么我简单谈这两点我们会发现,我们中国对民主的看法,和西方所谓的普选制度,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基于中国文化所理解和建构的这套民主认知和民主制度,是有他相当的优越性的。
再就是讲公正,我们读《论语》读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我们这个民族古往今来,对公正的追求,应该说是贯彻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边。在几千年以前的《礼记·礼运》篇讲大同社会的时候“选贤与能,天下为公”,某种程度上都是讲的公正。其中讲到“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讲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公正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个社会对弱者的那份同情和救助,在今天你看我们这个国家集全国之力扶贫,有上百万的干部走到农村里边,集全国之力,几千亿上万亿的资金进行扶贫,这就是公正理念的一个表达,在这一点上,恐怕全世界的其他国家,也很难做得到。
另外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以及对资本家,对工人剥削严重不公正的那个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社会理想,所以公正也是社会主义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
那么讲到法治的时候,应该说是法治这个理念,是西方三四百年以来,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但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以来,在糅合西方三四百年法治理念的时候,我们认为法治就是制度来解决,这是治理国家的一个方式。那么除了制度解决以外,一个民族内在的修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绝对不能忽略。为什么呢?法治更多的是对人性弱点树立起边界,树立起篱笆。但是人性不仅有弱点,还有很多光亮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就要靠道德、文化、信仰等等的力量,把它开启出来,所以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提出法治,还提出德治。一句话,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整个社会治理的一个全面的理解。
讲到人权,中国人对人权的理解和西方人比,首先我们认为活着,生命权、健康权这个问题是第一人权,一个人如果连活着的机会都没有了,何谈其他的权利。但是西方人认为,首要的东西是自由。所以在新冠疫情出现以后,西方国家在治理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表现的远不如中国好。我们集全国之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就是中国对人权一个鲜明的表达。但是西方他在喊出自由口号的时候,实际上把人生命的基本权利都忽略掉了,这是中西方对人权的一个不同的看法。
再讲到博爱,西方人讲博爱的时候,和中国的仁爱相比,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内涵更深刻,原因何在?博爱我们称为更广泛的去爱,但是中国的仁爱他是有逻辑层次的,仁是内在的修为,爱是什么?是内在修为的外在表达,说一个人修到了这个境界了,你的外在表现是什么?就是爱,爱谁呀?爱天下,爱所有的人,爱宇宙空间的每一花每一草,爱星河大地。所以中国人讲仁爱的时候,包含了前提和基础,就是仁。爱是什么?爱是一个具备了仁这种修为的人,必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所以仁爱既描述了爱背后的,内在的境界和状态,也提出了具备了仁这种修为之后的外在表现是什么,合起来叫仁爱。
但是博爱他的层次显然就低一些,他只是告诉你要广泛的去爱。可是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能广泛的去爱,他真的具有广泛去爱的能力吗?一个人的修为不到一定层次,就像西方的列强,他们讲博爱的时候,大家看近代以来他们屠杀多少人;美国人讲博爱的时候,那印第安人被屠杀多少;八国联军进中国的时候,他们的博爱去哪里了,当英国人卖给我们鸦片,以毒品来侵蚀中国人生命健康的时候,他的博爱又去哪里了?这就是他们博爱理论的重大缺陷。博爱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怎么样做到博爱,他没有讲,但是中国的仁爱告诉你,什么样的状态,你才能去爱世界、爱别人、爱国家、爱星河大地。
那么我今天给大家分析,就是告诉大家,我们中华文化以五千年的底蕴作为支撑,我们重新去理解自由、平等、民主、公正、法治、人权、博爱等等,我们的理解比西方的理解更厚重、更深刻,或者说更有高度。有了这个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价值观上要充分的自信,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之外,一定要在民族的文化心理、价值观等等层面,要形成新时期的中华文明的新体系,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够面对欧美三四百年以来以来,所形成的那套文明体系。这两套文明体系相比较的时候,结论是中华文明的新体系,无论是质量、高度、眼界等等,和西方欧美相比要高的多。只有到了这个程度了,我们才真正有资格说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才能支撑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一点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工作要做,我希望我们喜马拉雅的朋友们,一起努力。
购课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学友群内互动交流!
中华文化不想西方文化一样,仅仅抛出一个概念,中华文化更是告诉我们怎么一步步做,达到这种美好的状态。一起努力,学习下去。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大中国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加油!
老师好!☕☕☕
一起努力
一起努力
有正视人性的弱点,不要片面的太片面了,一点坏处都没,全是好处了,别人都不相信了
杂谈沐 回复 @于是_irg: 你想表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