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
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气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视听言动皆有虚妄,以邪治之,其人必死,吁哉冤乎!谁执其咎!
宪幕之子傅兄,年十七八,时暑月,因大劳而渴,恣饮梅浆,又连得大惊三四次,妄言妄见,病佀邪鬼。诊其脉,两手皆虚弦而带沉数,予曰:数为有热,虚弦是大惊,又梅酸之浆郁于中脘,补虚清热,导去痰滞,病乃可安。遂与人参、白术、陈皮、茯苓、芩、连等浓煎汤,入竹沥、姜汁,与旬日未效。众皆尤药之不审。余脉之,知其虚之未完,与痰之未导也,仍与前方入荆沥,又旬日而安。
外弟岁一日醉饱后,乱言,妄语妄见,询之,系伊亡兄附体,言生前事甚的,乃叔在旁叱之,曰:非邪,食腥与酒太过,痰所为耳。灌盐汤一大碗,吐痰一二升,汗因大作,困睡一宵而安。
又金氏妇壮年,暑月赴筵归,乃姑询其坐次失序,遂赧然自愧,因成此病,言语失伦,其中又多间一句曰:奴奴不是。脉皆数而弦。余曰:此非邪乃病也。但与补脾清热导痰,数日当自安。其家不信,邀数巫者喷水而呪之,旬余而死。或问曰:病非邪而邪治之,何遽至于死?余曰:暑月赴宴,外境蒸热,辛辣适口,内境郁热,而况旧有积痰,加之愧闷,其痰与热何可胜言。今乃惊以法尺,是惊其神而血不宁也;喷以法水,是审其体,密其肤,使汗不得泄也。汗不泄则蒸热内燔,血不得宁则阴消而阳不能独立也,不死何俟!或曰:《外台秘要》有禁呪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当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然符水惟膈上热痰,一呷凉水,胃热得之,岂不清快,亦可取安。若内伤而虚,与冬严寒,符水下咽,必冰胃而致害。彼郁热在上,热邪在表,须以汗解,率得清冷,肤腠固密,热何由解?必致内攻,阴阳离散,血气乖争,去死为近。
感恩罗博士,笔记分享
肥肥倩倩 回复 @包包爱笑: 每天都在等包包女士的笔记,跟自己的对比,有补充不完整的,看看,太幸福了
罗博士讲的一则医案,生动,易懂。学子们,慢慢学,反复听,会有收获的!感恩我们的罗博士,因为您,让更多人爱上中医!
补虚清热导去痰滞扶正:人参补正气,白术补脾同时生气血,陈皮理气防止雍滞,伏苓化痰去湿,黄连黄芩清热,竹历化痰热,配姜汁把痰化开,
感谢罗博士每天不辞辛苦为大家讲授医理!遇到罗博士感觉生命又可延长啦!生活会更有质量啦!柳暗花明又一村!!
罗博士是普及中医知识大善人。
说的太快,还有点喘气,听着听不清,自己还挺累
躲丫 回复 @梅子_bl4: 朋友 可以调整的
感恩罗博士的讲解🙏 中焦聚集痰,正气不足,消耗心阴,心阴不足,杂病非常难治,要方向明确,正气不足是关键,劳累汗液大伤,痰蒙心窍,竹沥姜汁一寒一热,以扶正为主,稍微加点清热化痰的。正气不足,气血在神就有安放的地方,如果痰克中焦,就容易影响心神。人参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心慌怕死(怕鬼)心神不宁,一定要扶正!正气补足了才能好。要知道方向是什么,要去坚持。有痰热化痰热,但一定要以扶正为主。杂病用丹溪👍要多学习先贤的医案。化痰不忘扶正气!要多读书,多去学习! 以前看到古文就愁,总觉得古文≈考试,现在每天听罗博士讲医案,慢慢发现古文一点也不可怕,反而非常妙趣横生,然后现在自己也越来越喜欢古文和医案啦😄
丝瓜瓜蒌 回复 @丝瓜瓜蒌: 罗博士讲得有趣生动,又平易近人,听得久了,慢慢的就克服了原先那种畏难情绪。
罗博士讲的太好了,每天一空闲就听罗博士的各种讲座。我女儿13岁,脾胃虚,肺气弱,可以用人参,白术,陈皮扶正气吗?
思香渐远 回复 @花好月圆_888: 小孩子用太子参好一点
心静如水情绪稳定必能清理杂症证👍
听其他的听久了都会烦,只有罗博士讲的不管什么内容都可以长久坚持听,真是奇怪
白乐天同学 回复 @云云清清: 可能是罗博士讲的都是经典著作。都是越品越有味道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思,学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