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生死两重天
在这里,孔子就变成道家的孔子了,这里孔子的形象跟前面故事里的就不一样,就很光辉了。孔夫子没有见过哀骀它,但是他通过几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就回答了鲁哀公的提问。
孔夫子说:“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孔夫子说,我出使楚国的时候,曾经在路上见到几只小猪在老母猪身上吃奶,它们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其实已经死掉了。就这么吃着吃着,一会儿就发现猪妈妈的神色不对了。看了半天,才发现猪妈妈已经死了,接着它们就惊恐而去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这个原因很简单,它们发现猪妈妈跟自己不一样了,不再是一类了,已经有生死之隔了。它们爱其母,不是爱那个形体,爱那个躯壳,而是爱那个能主宰其形体的、与自己相通的精神。
我们也经常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弱小的子女而言,自己的父母再丑陋、再贫穷,终归是子女的绝对依靠。外人再漂亮、再富贵,毕竟是外人,与自己不相干。如今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很好,但是有一天父母去世了,子女们马上就把遗体送到殡仪馆去,不敢留在家里。至于说换脱衣服,把遗体洗净一下,很多人不敢,好像怕得很,只好请服务公司的人来做。还有人晚上做梦都怕,哎呀我爸都死了,咋还跑来了呢?是什么让他不放心吗?是什么让他不满意吗?是在阴间缺钱花吗?做了这样的梦心里就发虚,就害怕,第二天又是烧纸又是念经。总之,是要赶快把这个鬼送走,心里才太平。
为什么呢?“非爱其形”嘛,并不是爱这个形体。这个形体的主人是谁?就是我们的精神。你没精神怎么行?没有精神,这个人就像植物人,躺在那里接受机械的治疗,只不过心还在跳,还有呼吸,但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基本上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
全形之人与全德之人
庄子借孔子之口,又进一步举例说:“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屦,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
什么叫“翣资”?传说是周武王给武士所设的一种饰具。这种饰具战士可以佩戴,但烈士不行,死了就没有资格佩戴这个。为什么?第一,这个饰具很昂贵。在商周时期,不管这种饰具是黄金还是青铜,或者是羽毛,或者是兽骨,都是极为名贵的。第二,作为军队而言,这些都是为了打胜仗用的,你拿给死人是不吉利的,不可能把胜利的旗子披在死人身上,这个对军队不吉利。
“刖者之屦,无为爱之。”没有腿的人,你给他再好的皮鞋,他有无贪爱之心?不可能有贪爱之心嘛。没有手了,你还戴不戴手表呢?当然不可能了。眼睛都没有了,你还买个等离子电视机?耳朵已经聋了,你还买套立体声环绕音响?再好的音乐你都没有机会去享受了,也不会去贪恋那个了。
所以,眼耳鼻舌与色声香味是对应的。你失去了此,就不需要彼,彼对你已毫无意义了。我们所需要的这个对象,是根据需要产生的,既然都没有这种需要了,那需要的对象对我们而言,也就失去意义了。所以,“皆无其本矣”。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本”,《论语》讲“本立而道生”,所以要知本。
“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侍候天子的太监也好,王后也好,妃子也好,宫女也好,这类人是“不爪翦,不穿耳”的。我们看宫廷戏里面,慈禧太后指甲多长?还戴个套子。现代人看不惯,但古代就是这样的。在古代宫廷里,“全德”之人,不许剪头发,须发受之于父母,是不能毁的,男女都不许剪头发。以前男的是犯了罪才把头发剃光。指甲也不许剪,也不穿耳,穿耳都是近代的事。但我们现在好多人不懂,有些画仕女图的人,也去给人家画个耳坠子。古代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民族才戴耳坠子,你如果画的是汉族,又是宫廷画,给杨贵妃画个大耳环,简直是开大玩笑。
“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这里的取妻者不是男的娶妻,而是指宫女嫁人。宫女嫁了人就不能在宫里侍候了,就要放出去了。大家知道,宫廷之中,在朝政比较好的情况下,皇上还是有好生之德的。宫廷里面有几千宫女,这些宫女十几岁进宫,到三十岁之前,还是要放出宫嫁人的。你不让人家嫁人,就是暴殄天物,浪费资源,这是担当不起的。所以周礼里面都有这种规矩,历朝历代都有这规定的。宫女到了一定岁数就要放出去嫁人,宫廷还要给一些陪嫁,就像嫁女一样。当然受过皇上宠幸的,就不在此列了,要留在宫里。皇上对一些立功人士还要赐美女,就是把宫廷里面那些年轻的、长得好的,选一些赏给将军或大臣,作为一种特殊的奖赏。
“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形全的人才能去侍候君王,形全的人老天爷都很看重。就像古代寺院里的出家人,残疾人是没有资格的。唐以后汉地寺院比较慈悲,残疾人出家的还不少,寺院成了慈善机构。其实,寺院比丘作为“人天师”,教化一方,是非常珍贵的。不是相好庄严的,如何教化众生?所以一定要强调出家人相好庄严,不能有所缺漏。你就是为官为宰,形象也是很重要的,否则不能威慑一方。《三国演义》里边,为啥庞统去见曹操,曹操不喜欢;见孙权,孙权不喜欢;见刘备,刘备不喜欢?就是因为他丑,哪怕他是“凤雏”,仍然卖不脱。如果不是诸葛亮帮他说了几句,刘备还是不会用他的。
所以,一个人形象好很占优势的。女孩长得漂亮,是靓女,到哪里都会受欢迎;男生是帅哥,也受欢迎。长得丑就有点受排挤了,这是人之常情、社会常态,没什么好说的。所以,全形的人,待遇都不同,大家对他的感觉都不一样。“而况全德之人乎!”更何况是德行完美的人,那就更了不得了啊。
多数人由于后天环境的熏染,都会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要么觉得自己这不行,要么觉得自己那不好,只是呈度不同而已,其实就是是非心。前面那位丑到天际的残疾人,因而免了徭役、兵役还能得救济粮的那位,很大的一个德行就是无是非之心,所以活的心安理得,活的自得其乐。而这里的这位丑到天际的全德之人为什么让人舒服?因为在他面前你是个赤果果的人,他的眼里心里不会有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分别,也不会想怎么利用你一下,你所面对的就好像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一样,不会想让你去动什么机心,你和他都是处于一种平静,祥和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有谁会不喜欢呢?又有谁会觉得不舒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