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的关系
「五四运动」开始在北京大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倡导中心在《新青年》杂志,已是众所周知,一般关于「五四运动」的各种著作,对其中过程,都会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不冗说。我们有兴趣的是何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会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中心。以下尝试从人脉的角度,去了解这个问题。因为构成历史的都是人,五四运动是由什么人推动和倡导,对理解五四运动是很重要的。
先说《新青年》杂志,原名是《青年杂志》是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的。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其实他在清末民初已是资深的革命党人,资格不下于宋教人、陶成璋、赵声、秋瑾等辛亥革命的著名革命党人。他是安徽和江南地区,特别是南京辛亥革命的推动者和领导人。《青年》杂志的创办是第二次革命失败后的产物。《青年杂志》的初期撰稿者大都是陈独秀的同乡和同道。如易白沙、谢无量、刘叔雅、潘赞化、高语罕等人,可以说是同仁杂志。一年后即1916年,杂志的作者群大为扩充,新加入的作者有李大钊、吴稚晖、胡适、刘半农、马君武、苏曼殊、程演生、杨昌济、陶履恭、吴虞等等,这些人都是清末民国期间的著名人物。自第二卷起,杂志已刊登了反孔反儒,倡导革命的文章,引起舆论的重视。下面我们再说说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始办于1898年。注意成立的年份,1989年是戌戍年,这正好表明京师大学学堂的创建,是维新活动和维新派推行废科举办学堂,采西学以补中学的产物。初办时入读的举人、进士科名的小京官。1912年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进入民国以至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校长,先后担任校长或代理校长的有严复,马相伯、何燏时和胡仁源。到了民国,北京大学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课程、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整顿和兴革,学员亦大大增加。在民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期间,推动北大向现代形态的大学转化。如取消经学科,改通儒院为大学院,在当时的教育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举措。经学是中国传统千年年以来培养官僚和士人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最根本的社会伦理。作为全国最高学府断然予以取消,这是近代中国打破传统意识形态桎梏的开天辟地的举措。制度上如设校长和各科学长以替代原先的总监督和监督,颁布大学学士学位等等。
学校文风亦有转变。京师大学堂时代主持者包括重要职位的人物,如吴汝纶、严复、林纾、姚永朴、马其昶、陈衍等都属从明清沿袭下来的桐城古文派的中坚人物。到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由胡仁源和夏元瑮掌管的时代才得以改变。他们俩人都是首批中国新式学堂的学生也是欧美日本的留学生。他们特聘了黄侃、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和钱玄同等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门下的学生。自从到校任教,学风为之大变。但无论如何,北大之能及时顺应新趋势而做了根本的改革,无疑是1916年12月蔡元培出掌北大校长。
1917年蔡元培再任命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也聘用了胡适之等人。陈独秀应聘后,将《新青年》杂志带到北京。到《新青年》杂志搬到北京,还有鲁迅、周作人、钱同玄等人作主编。新加入的作者尽是北京大学的教员和学生,如林语堂、俞平伯、罗家伦、傅斯年、毛泽东等。在1917年北京大学在校内锐意改革校政校风,在校外以《新青年》杂志倡导文化革新,这一刊一校的紧密结合,遂使北大成了推动新文化的大本营。
与《新青年》作者一样,我们应摆脱寻常人际关系作理解的短视,扩大历史视野,我们即会发现,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力量,实在是二十世纪形成的具有强烈文化思想意识的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二十世纪初最先进的一股革新力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