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脱贫攻坚新战场
作者:孙戎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大战。这些年,安徽先后选派7批驻村工作队实现对全省3000个贫困村全覆盖,特别是2017年向未出列的1923个贫困村增派1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为打赢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在驻村扶贫队伍中,有不少是脱下军装不久的退役军人。面对新的战场,他们冲锋在前,担当作为,不辱使命,用辛勤汗水与无私奉献在江淮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动人的扶贫故事和合格的时代答卷。
主动请缨奔赴扶贫最前沿
2017年4月,听说省直机关将选派第七批干部到贫困村担当脱贫攻坚任务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监督协调处副处长李勇主动请缨并获得批准。妻子得知后有些不舍道:“你在部队两地分居了十几年,现在转业回来不到两年,又要下去扶贫……”李勇理解妻子的难处和意思,况且所派驻的萧县白土镇张村离合肥300多公里,家里真要有什么事根本帮不上,只能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
与此同时,六安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王力也向部领导毛遂自荐:“这次请让我到农村去打这场脱贫攻坚硬仗。”组织决定下派王力到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事情比较突然,他甚至未跟家人商量,只在出发前一天的晚上才与家人通个气。当时他自己年迈的父母在百里之外农村生活,岳父瘫痪在床、岳母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孩子读高三正是吃劲的时候。妻子看了看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句让他记一辈子的话:“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到了农村多干实事,你是从农村出来的,又在部队基层连队当过主官,知道该怎么做人做事!”
面对组织的召唤,这些退役军人勇于接受挑战,乐于奔向新的战场。他们想得最多的是: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在脱贫攻坚这场战斗中,退役军人不能当旁观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还是一个“兵”,要有军人的“血性”,敢于冲锋陷阵,竭力为打赢这场战斗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据了解,在全省驻村扶贫工作队中,基本上每个工作队都有退役军人,甚至有的工作队的3名组成人员均是退役军人。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时刻保持冲锋姿态,保持军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心中坚定一个信念: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扑下身子用心用情谋打赢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厚植为民情怀,砥砺实干精神,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淮河北岸的颍上县关屯乡凌圩村,人多地少,是出名的“行蓄洪区”。省台办人秘处三级调研员许智荣驻村以来信守把“家”安到凌圩的诺言,始终保持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切实瞄准“精准”二字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走访时,群众向他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灌溉用水难、用水贵的问题。老书记孔凡山更挑明道:“俺多少年没干成的事,你要是能斗好了,俺们就认你服你这个书记!”于是,他把修水渠列为驻村干的第一件“大事”。白天,领着两委班子拉皮尺全面勘察未来的“红旗渠”;晚上,埋头反复画草图、写项目建议书。接着马不停蹄奔波于合肥与颍上之间,不厌其烦地多次向选派单位和省水利厅、县水利局相关业务部门汇报协调,争取支持,事不避难者进,村里的“红旗渠”建成了,彻底解决几辈子凌圩人的“老大难”。
没有乡村产业的发展,脱贫是不可持续的。许智荣又设法把江苏苏豪集团招来建立异地基地,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个,凌圩村贫困户就近就业并不断增收。
“颜书记能干事,他把人生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刘桥的扶贫和发展。”临泉县邢塘街道刘桥社区居委会主任郭云提起颜亮亮感激不尽。颜亮亮是省纪委监委机关“80后”干部,2014年10月作为全省第六批选派干部,来到牛庄乡刘桥村(2016年更名为刘桥社区)任第一书记。2018年3月初,结束任期又主动申请留任再干3年。
从驻村伊始跑遍所有贫困户找“穷根”,到留任后跑遍所有自然村与群众面对面听民意;从解决一个个贫困户的具体问题,到谋划全村整体脱贫和发展思路;从当初村集体收入为零且欠账十几万,到现在的集体收入几十万……2016年,刘桥成为全县首批出列的10个贫困村之一。2018年年底,社区230户47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颜亮亮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省优秀选派帮扶干部标兵”“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群众的满意是最高的褒奖
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裕安区独山镇太安村,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大湾村山水相连,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资源条件较差,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
驻村第一书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房产处副处长陈必喜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在村里建成扶贫车间,并通过战友帮忙,经几个月的奔走,引进安徽某服务外包公司开设了洗衣机线束手工生产线。8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吸纳了60名在村留守妇女包括贫困残疾人就近就业,每人每天都有50至80元收入。截至2019年12月,扶贫车间已发放劳务工资近60万元。64岁的贫困户李贤霞老人高兴地说:“像我这个年纪出去打工人家也不要了,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挣钱,家也照顾上了,真要感谢陈书记啊。”在省住建厅的支持下,陈必喜还主持编制了太安村一系列脱贫和发展规划。这种以科学的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的做法,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并作为“裕安样板”向全国推广。
“你有十几年的从军经历,在农村基层干过,加上也有在省属企业和机关工作的经历,研究选派你去担任太和县李兴镇徐老家村第一书记,党组放心。”当年社领导的谈心话语,一直铭记在省供销社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戴敬东的心里。
组织的信任是最大的动力。到村任职3年时间里,有时,戴敬东为了完成一项工作和目标任务,长期不能回家是常事。为忙于徐老家村供销社的成立,连续两个月没有回家;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连续50天未能回家。通过一番奋力拼搏,徐老家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村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大大改变,乡风文明迅速提升,一个昔日落后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先进村。
两年间,戴敬东的身体瘦了30多斤。医院检查为:心脏功能衰弱、肺部结节、胃部腐烂溃疡和肾囊肿。因为脱贫任务重,需要干的事太多,实在离不开身。他向家人解释说,6000多名群众都在看着,要是回去了,徐老家的工作肯定就要受影响。于是,他坚持一边吃着中药,一边战斗在扶贫前沿。
牺牲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褒奖。一个80岁的老党员拿出家里上好的十几斤棉花弹了床棉被,非要送给他。一个9岁的孩子听说戴书记从合肥回村了,拿着两瓶牛奶拉着爷爷奶奶一起来看望。戴敬东说:“群众的认可,是奋进的方向。一定牢记初心使命,坚决答好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主播:蔡翔
剪辑:秀丽 |审听: 江淮杂志 冉然
编辑:陈珺 秀丽| 复核:丁艳
考我也就孙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