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9

作曲家-9

00:00
11:20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一起学习、讨论:不一YOUNG(免费)


伊恩内斯·克塞纳基斯(Iannis Xenakis,1922—2001),生于希腊,但居住在美国和巴黎。师从梅西安,并与建筑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来往。他的音乐建构在传统乐器和记谱法方面的数学概率原则(随机原则)基础上。他对音乐美学和数学的兴趣使他建立了“音乐数学和自动化中心”,最初是在巴黎,后又在印第安纳州的布鲁明顿(Bloomington,他曾在此任教一段时间)。他的重要作品包括为50件乐器而写的《皮托普拉克塔》(Pithoprakta,1955—1956),《阿柯里普西斯》(Achoripsis,1956—1957),为2个小型乐队而写的《战略》(Stratégie,1959—1962),为管弦乐队而写的《停顿之后》(Metastasis,1953—1954),以及为钢琴和管乐而写的《生物》(Eonta,1963—1964)。他还写有大量为磁带而创作的音乐,以及在演出中使用电脑的作品。(例9.63


捷尔吉·利盖蒂(György Ligeti,1923—2006),生于匈牙利,后加入奥地利国籍。他的音乐活动使他几乎涉足所有欧洲国家及美国。他与科隆电子音乐工作室有着密切来往,并且是达姆施塔特国际新音乐讲习班的领导者之一。他的早期作品——在他1956年离开匈牙利之前在东欧出版——主要是简单的、源于民间风格的作品。后来的作品以对色彩和音团的强调为特点。为了实现这一特点,他运用了各种噪音发生设备和电子发生音响。然而,他的作品挖掘利用了所有的音乐媒介,从管风琴和弦乐四重奏到交响乐队以及大大小小的声乐组合。他的作品有为管风琴而写的《音量》(Volumina,1961—1962),为独唱、合唱和乐队而写的《安魂曲》(1963—1965),以及为16位独唱者而写的《永恒之光》(Lux aeterna,1966)。利盖蒂在他的几部作品中对当代音乐创作进行了批判。其中一部此类作品是为100个速度各不相同的节拍器而作的《交响诗》(Poème syphonique,1962)。(例9.14


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1925—2003),意大利先锋派作曲家,在第一次访美之后对电子音乐产生了兴趣。他经常将表演与电子录音带相结合。他最重要的作品表现出了对音乐与姿态和戏剧动作相结合的深切关注。为声乐、竖琴和打击乐器而作的《圆圈》(Circles,1960)是为卡明斯的诗歌而谱写的作品,其中包含视觉和空间方面的呈现。贝里奥在音乐与戏剧动作以及语词和音乐的关系方面上的进一步探索体现在他的歌剧《过门》(Passaggio,1961—1962)和作品《面貌》(Visages,1961)中,后者是一部使用电子音响和人声的磁带作品。他的多部作品都是为他的妻子卡西·伯布里安(Cathy Berberian)而写的。其中《演唱会 I》(Recital I,1962)包含各种声乐和戏剧风格的高难技巧。(例9.7


彼埃尔·布莱兹(Pierre Boulez,1925—),20世纪法国作曲家,发展出一种序列作曲的复杂风格,与他的老师梅西安一样,他也运用音高和时值的序列化手法(即完全受控的音乐)。他还对电子音乐进行了探索。布莱兹最著名的作品是《无主之槌》(Le Marteau sans maitre),写于1952—1954年间,又于1957年进行了修改。女低音、G 调长笛、中提琴、吉他、颤音琴和打击乐器这种非常规的乐器组合体现了他对音色,尤其是打击乐器所产生的音响的关注。作为指挥家,布莱兹活跃于各种当代音乐节中。在他作为纽约爱乐乐团指挥的任期内,他对序列音乐予以了大力支持,并在此后将此举继续下去。

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 Werner Henze,1926—2012),德国作曲家,活跃于所有音乐创作领域。他的早期作品表现出对十二音技法的娴熟掌握,后来他对这种技法的运用方式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他的歌剧作品尤为成功。其许多歌剧都意在传达一种强烈的社会寓意,有时也表达马克思主义思想。《年轻的贵族》(Der junge Lord,1965)和《洪堡亲王》(Der Prinz von Homburg,1960)等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曾在古巴教学和创作过一年,这一经历影响了其创作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例9.39,9.59



西阿·马斯格雷夫(Thea Musgrave,1928—),苏格兰人,曾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后来师从纳迪亚·布朗热。她的创作风格将序列写作与较为保守的音乐实践相结合。她通过自己的歌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苏格兰女王玛丽》(Mary,Queen of Scots,1976)——而在美国首次得到了关注。她也为多种乐器写有协奏曲,并创作有大量的电影配乐。(例9.41,9.72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德国作曲家,主要关注电子音乐,尽管他在创作生涯之初是韦伯恩的追随者,而且使用较为传统常规的乐器。为10件独奏乐器而作的《对位》(Kontra-Punkte,1953)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另一阶段的代表作是《钢琴曲》(Klavierstücke XI,1956),这部作品的建构基础是对乐谱上的19个片段进行的随意选择和即兴处理。1988年他写出了其钢琴曲的第14首。他最著名的电子音乐作品是《少年之歌》(Gesang der Jünglinge,1955—1956,1956年修改成为四轨录音带作品),为人声和电子音响发生器而作。这种音乐由图表和几何图形构成的记谱法只能由经过此类读谱训练的表演者才能实现。施托克豪森的许多作品采用“开放性”的形式,将许多决定留给表演者自行做出,如在作品《混合》(Mixtur,1964)中。施托克豪森所运用的电子设备以及那些在科隆的德国西北广播工作室与他相关的设备,并不试图模仿传统乐器的声音。信号发生器和电子合成器所产生的声音得到了挖掘和利用,是因为它们作为新音响的本质价值。施托克豪森的许多音乐都包含戏剧性因素,利用空间和运动,如在《时段》(Momente)中,该作品写于1961年,后来经过数次修改。


图9-5 西阿·马斯格雷夫(玛莎·斯沃普/时代公司版权所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