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又是一年“腊八节”。
《隋书·礼仪志》中记载:“腊者,接也。”
腊月,是岁终之月,寓意着新旧交替,春日欲归,是喜庆吉祥的好时节。
腊八则是腊月里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这时,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糯而不腻的“腊八粥”。
凛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祈福来年五谷丰收,诸事“粥”全。
浓浓的年味儿,也顺着这碗腊八粥蔓延开来:
扫房子、祭灶王、买年货、贴对联、蒸馒头、炸春卷……
熬过了寒冷的深冬,我们期待的春天终于要来了。
逐疫迎春,新年胜旧年
腊八粥,又被称为“七宝五味粥”、“福德粥”、“大家饭”。
宋代初期,腊八粥只用红小豆煮,后经逐年演变,风味才咸甜各异、丰富多样。
到了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松子及白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古代人们普遍迷信鬼神,所以这早期的腊八粥,其实是用来“驱鬼”的。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 xū)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吓唬小孩子。
小孩子容易生病、哭闹,甚至大人们品行不端、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这些疫鬼什么都不怕,单单害怕红色的东西,例如赤(红)豆。
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用红小豆、赤豆熬粥,以此“祛疫迎祥”,这便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
除了用腊八粥来承载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祈愿,还会举行一些盛大的活动,谓之“逐除”。
《荆楚岁时记》中有云:
“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每逢这一天,村里人都要戴上假的面具,腰上系着细腰鼓,扮成金刚力士的模样,击鼓逐疫,驱鬼散疾。
纵观古今,“驱病逐疫”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祈福的主旋律。
从祭祖敬神到击鼓禳灾,更是寄予了每一个普通人对生活最朴实的期许。
真正的幸福,不一定非是家缠万贯,有名有权,而是家人安康,无病无灾。
即使现在,我们仍然承受着较大的疫情防控压力,但是心中却多了一丝笃定。
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靠的是身处在灾厄之中,依然顽强的民族凝聚力。
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减少聚集性活动。
熬过了这个寒冷的深冬,温暖的春光自当照耀九州大地。
万物萌发,生机尽显,人间最绚烂的美好终将如期而至。
感恩天地馈赠,牢记勤俭美德
腊八节,最早起源于“腊祭”的习俗。
远在商周时代,人们便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叫做“合祭”。
“腊祭”这一天称为“腊日”,夏代称之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直到汉代,才有了我们所说的“腊”。
人们感念祖先、神灵的庇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更是激励子孙勿忘祖训。
相传在西晋时,有位青年好吃懒做,不务正业。
父母双亡后,家道败落,到了年底,实在没有食物可以充饥了。
他饿得身形瘦弱,在腊八这一天,只得去粮仓的角落处捡出一些五谷杂粮。
用这些他平时浪费掉的粮食,熬出了一碗粥喝下,从此顿悟。
他痛改前非,勤勤恳恳,终于在一段时日过后,造就了殷实之家。
民间以这个故事作纪念,在每年腊八煮上一碗腊八粥,警示子孙牢记勤俭美德。
《周书·韦孝宽传》中有云:“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一个人修养德行须以勤劳节俭为先,恶念中的大恶便是行铺张浪费之风。
在去年央视曝光的“大胃王吃播”事件中,主播们假吃、嚼吐,大肆铺张,只为博得关注。
知乎上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
“一位吃播播主一年所浪费的食物,可以让1245个人饱餐一顿,或是养活一个人415天。”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有8.2亿人正在面临饥饿问题,而有约2.65亿人,在粮食危机中濒死挣扎。
在肯尼亚,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8个孩子,受疫情影响她又停了工作。
没办法,她只能往锅里放石头,让饥饿的孩子误以为妈妈在下厨,希望他们能在等待开饭中睡着。
听起来实在令人揪心,幸运的是,中国早已不是缺粮的时代。
但是如今,吃饭仍是头等大事,我们不能心存侥幸,肆意浪费。
自古以来,我们崇尚节俭,历览前朝国与家,皆是成由勤俭、败由奢。
腊八节,感恩天地之馈赠,更要牢记勤俭美德。
莫忘来路,不惧前程
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苦行多年毫无收获,以至于形销骨立,饿晕在菩提树下。
这时一牧羊女恰好经过,用谷米和杂果煮粥给他吃。
佛陀吃完后,气力逐渐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
佛教徒为了不忘佛陀所受的苦难,表达像佛陀那样艰苦修行的决心,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法会,以粥供佛,布粥行善。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
“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自此,腊八节喝粥的习俗,也随之传入民间,相沿成习。
佛陀成佛尚历经苦难,何况芸芸众生,皆在轮回,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
苦难之中,也是岁月的历练和打磨。
正如《菜根谭》中所说:“一苦一乐相磨炼,练级而成福者其福始久。”
传说朱元璋早年经历饥荒,一家人全部罹难,只剩他独自一人,四处流浪。
后来他落难牢狱,饥寒交迫时,在监牢的鼠洞中挖出来一些红豆、大米等杂粮。
用这些煮成粥饱餐了一顿,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吃遍了山珍海味,却十分怀念当年的那碗粥。
为了纪念牢中的艰苦岁月,他下令把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其实人生最难熬的阶段,往往承载着最美好的蜕变。
在“熬”中潜藏、蛰伏,不断积淀,在岁月的历练中收获、成长。
《岛上书店》里有这样一句话: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痛苦的那些日子,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人生的路很长,谁都会经历一些低谷,也有过在长夜里痛哭。
但当你成为自己的炬火,咬着牙坚持走下去,你终会看到花开天明。
而这些苦痛,都将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回忆。
凛冬已至,春期不远,新年即将到来。
接下来是团圆、饺子,烟花、爆竹和更好的我们。
点亮【在看】,愿各位身体健康,家人团圆,眉头舒展,新年胜旧年。
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