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想为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禅对于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生活的影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理,如果可以言说,那就不是永恒真理。概念,如果可以命名,那就不是永恒概念。同样,智慧如果可说,那就不是终极智慧。
所以,禅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
禅宗的特点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事实上,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是宗教色彩最淡而哲学意味最浓的,它其实就是在中国融合了道家儒家思想并落地生根的人生哲学,是东方的智慧。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曾经说过:禅之美,才是艺术追寻的最高境界。日本的文化,日本的审美,无不带有浓厚的禅宗色彩。
对于佛教,大多数朋友想必和我一样,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感觉太高深莫测,另一方面,当你读到很多佛经故事的时候,则会和我们从小接受到的科学思想发生冲突。
禅不可说,我想主要是基于不想进行教义上的争辩,那么我们就暂时抛开禅的宗教色彩和一个个公案,从文化哲学角度去看,禅对于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影响,借此去理解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在以前关于日本文化的节目中多次提到日本世界级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读了铃木大拙的《禅与日本文化》一书,似有所悟,对于日本文化,诸如茶道,花道,枯山水,便有了些粗浅的理解,深感佛教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形成影响至深,特别是禅宗思想。今天的节目把我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更深入的了解日本文化的本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句宋代的禅诗几乎是尽人皆知,其中的禅韵也让我们感觉到一种超然的平和,所以说,对于禅学,也不必要看得过于深奥。
几年前去了一次斯里兰卡,这是传统佛教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一个国家,尽管经济相当欠发达,却让我忘不掉当地人乐观向上的一张张笑脸,旅行途中居然还遇到许多日本自由行客人。
参观完佛牙寺之后,我问我们斯里兰卡年轻导游,既然宗教基本上无欲无求,特别是佛教强调四大皆空,但是为什么都要用极度奢华的方式去表达?比如装佛牙的几十公斤的黄金塔,迪拜豪华的清真寺,欧洲雄伟华丽的教堂?
导游说了一句话让我似有所悟,他说:因为绝大多数人理解不了宗教,所以要用世俗的形式让人们入门,后来慢慢便形式大于内容了。
佛教寺庙可以说遍及斯里兰卡各地,甚至是很偏远的农村,实际上大多数寺庙建筑一般很简朴,富丽堂皇的总体来说比较少。
对于“佛教是宗教吗?”的问题,斯里兰卡高僧那罗陀大长老开门见山就答复说:“严格说来,佛教不是常识中的宗教,因为它既不是‘信仰和礼拜的体系’,也不归顺于任何一个超自然的神。佛教不要求其信徒盲目的信仰。盲目的信仰在佛教中没有什么地位,代之的是‘知的基础上的信心’”。
佛陀在《聚智经》更明确地指出“你们应该像智者(在一块试金石上)用燃烧、切割和摩擦的方法检验金子那样检验我的讲话,不要仅仅出自于对我的尊重而接受我的讲话,要在检验之后决定接受与否。”正因为如此,那罗陀长老指出“一个佛教徒不是任何一本书或任何一个人的奴隶。”
另一位高僧罗侯罗法师指出:“几乎所有的宗教的基础是虔诚,盲目的虔诚。但是在佛法里,重点却只放在见和了解上,而不放在虔诚或相信上。”这一点恰恰让我找到了和禅宗相同的解释,愈发感觉到应该深入了解一下佛教和禅宗。
斯里兰卡回来之后,恰巧马上又去了镰仓,忽然觉得对禅宗的理解似乎加深了许多,镰仓的感觉似乎有斯里兰卡的影子,禅宗本身不就恰恰是原本佛教的真面目吗?我突然也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日本自由行客人会去相对贫穷落后的斯里兰卡。
任何一种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形式,经典和神话是必然的,佛教也是如此,因为佛教毕竟是外来文化,他们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依靠两种力量,这就是皇家的权力和民间的迷信,在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发展史上都是如此。
我们理解西方文化和美学,肯定是离不开基督教和教堂,而要真正领悟日本文化,或者说中华文化如何在日本落地生根并得到发扬,那么,我个人认为要从禅学开始。
中国禅宗的始祖就是众所周知在少林寺面壁的达摩祖师,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代,公元五百二十六年来中国传法。
作为禅宗代表经典的《六祖坛经》,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
我们知道禅宗勃然兴起是在唐,蔚然成风则是在宋,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到了宋代日臻完善,打破了世袭的贵族阶层,中下层知识分子纷纷进入政界,读书人可以平步青云,也可能一落千丈由显贵而潦倒,告老还乡之后也必然要面对地位上这种反差极大的变化,他们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从精神上进退自如。
而禅宗则是给他们带来了内心的自在和平和,于是禅宗在士大夫阶层迅速普及起来,到宋代则达到顶峰。
早在公元八世纪,禅宗传到朝鲜半岛,并进入日本,但是对日本影响最深刻的是在南宋时期,也就是日本的镰仓幕府时代,曾经给大家讲过镰仓五山,都是禅宗的寺庙,去过北镰仓的朋友,那里的静谧和安宁都会让您怦然心动。这里也是20世纪初开始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文艺青年远离城市喧嚣,修禅和创作的地方。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192年镰仓时代开始武士阶层确立起来,镰仓时代是宋文化深刻影响日本的时代,而大部分文化的传人就是通过禅僧。
荣西禅师被尊为日本临济宗禅门祖师,曾两度前往中国研习禅法,京都建仁寺就是他创建的。道元和尚时代稍后,也曾前往中国学习,成为日本禅宗曹洞宗创始人,也是日本佛教史上最富哲理的思想家。
临济宗和曹洞宗是日本禅宗的两大主流宗派。
镰仓幕府确立之后,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人心需要淡泊宁静的抚慰。
镰仓佛教不像平安时代的贵族佛教专于空洞的议论、追求庄严华丽的仪式,而具有教理简明生动、利于实践,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的优点。禅宗以明心见性,符合当时广大人民寻求精神依托的需要。
另外,日益壮大的武士们阶层出生入死,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死亡。江户时代的《武道初心集》里说:“对于武士而言,最为重要的思想,即从元旦清晨到除夕的最后一刻,日日夜夜都必须考虑到的,就是死的观念。”
在佛教看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苦痛,必须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而禅宗主张顿悟,主张通过自我修炼来从生死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达到“死生一如”的境界,这一点和中国道家的思想相契合的。
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禅作为东方的智慧,也深深影响着西方,在日本看到欧美人的身影最多的地方,一个是茶道的茶室,一个是禅宗寺庙的枯山水庭园的旁边,再就是高野山的宿坊(也就是可以住宿的寺庙)。
禅在英语里就是日语的读音Zen,所以说禅宗最早是从日本传入西方的,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很超脱,很不凡,就说:You are very zen。只要是有点文化的美国人都会懂。
禅,也成为西方人看日本,看东方的一个文化视角。
最早将禅学介绍给西方的是铃木大拙,他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就出版了大量英文版的书籍并且直接在欧美演讲,通俗易懂地解释禅宗的本质、人生观、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我在其他节目当中给大家做过介绍,本节目中也会引用一些他的文章片段,。
还有一位也叫铃木,是铃木俊隆禅师,他出书不多,但是《禅者的初心》一书在西方社会影响深远,他告诉人们,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必须归复自己无边的初学者的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忠于自己。
乔布斯的一生,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乔布斯传》中写到:乔布斯把对事物专注的能力和对简洁的热爱归功于他的禅修,他说:“禅修磨炼了他对直觉的欣赏能力,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能分散时间和精力的其它不必要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培养出了专注,以及基于至简主义的审美观。”,而这种至简主义的审美观也确立了苹果手机的设计理念。
早在1973年乔布斯已经对禅有较深的领悟,1974年前往印度禅修。乔布斯是一位禅者,他的禅修导师乙川弘文曾经说:“因为时间有限,不要带着面具为别人而活,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忠于自己内心的直觉。”
正如《禅者的初心》所说:“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惟一目的。”
乔布斯深感禅对他的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响,甚至曾经想过要去日本,到曹洞宗的大本山永平寺修行,师傅乙川弘文却劝说他按照自己的本心生活就好了。“真正的佛教徒并非一定要跑到深山野岭里坐禅。”
铃木俊隆是曹洞宗传人,推崇把寺庙专门的念经坐禅,转化为劳动和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参禅和悟禅,只有在参悟后投入生活,才堪称是当代禅宗本色。
临济宗的坐禅是通过公案(也就是一些禅宗故事)追求开悟的,曹洞宗则说,这样有目标的坐禅,是很贪心的,很低级的,曹洞宗只管打坐,什么要求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坐禅。
所以说,禅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禅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且深深印刻在日本人的生活当中。
很多朋友可能读过日本商界奇才稻盛和夫的书,对于禅宗,稻盛和夫认为:“禅宗非常注重对心的探究,指明心的存在。”。2020年,这位88岁高龄的传奇老人写了一本书《心》,他在书中说,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也终于心,不管是好是坏,都要感谢。与其抱怨不如感恩,继续前行。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这比什么都重要。
回顾稻盛和夫的五十多年的商业哲学,他用一种简单甚至有些空洞的东方哲学告诉世人,商业不是冰冷的游戏,而是充满了人类的哲学和感性,充满了禅的智慧。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95岁接受采访时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不明禅机,难成大业。”
日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日常茶饭事,也就是说,禅在日常茶饭间。
铃木大拙在《禅学入门》中说的:
禅只认识日常生活本身的事实,对人心进行有系统的训练,......让人们像热爱伊甸园那样热爱人间此生此世。
茶道和禅。
其实日本文化当中深受禅宗影响的是茶道,茶和茶道本身源于寺庙,也是通过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并通过禅僧发扬光大,千利休时代茶师都是禅师,正所谓禅茶一味。
大学时代学日语的时候,看茶道的录像片,我把茶道看成是最繁琐复杂的一件事情,差不多有两个小时的录像片,几乎没有旁白,只有看录像。
后来去日本体验过几次茶道之后,我又把茶道理解为只不过是日本人的服务和待客之道,读了一些禅学的经典,并真正在禅宗寺庙里体验纯正的茶道之后,发现这样的理解未免狭窄,甚至是差之千里。
千利休时代的茶师是很少有女性的,都男性的禅师,现代茶道实际上确实是明治维新之后为了培训女性礼仪礼节而在学校设置茶道课程开始的。
禅与茶道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努力使事物单纯化,通过直觉地把握终极存在而实现的;而茶道则是通过在茶室内品茶为代表的生活方式而实现的。茶道是对原始单纯的洗练和美化。
利休教导道:“应记住茶道仅为煮水、点茶、喝茶而已,别无其他。”。
正如中国道家所说,“妙言至径,大道至简。”禅宗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道家的思想。
为了实现亲近自然的理想,寄身于封闭的茅屋,远离尘嚣,坐于只有四个半榻榻米席大小的、但结构和日用器具却很讲究的狭小室内,一只应季的插花代表了时间和季节,并把大自然引入斗室之中,这时候,就只有茶和自己的内心。
千利休提出来的“和、敬、清、寂”。这四要素贯穿茶道仪式始终,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可以发现,这四个规定实际上代表了东方哲学的四个宗派:前两条规定“和”“敬”代表儒家,第三条“清”代表道教和日本的神道教,第四条“寂”代表佛教和道教。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逐渐理解了传自印度的禅宗,在中国融合了道家 儒家思想,又传人日本,并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这么一个关于丰臣秀吉和千利休的故事。千利休栽培的牵牛花开了,丰臣秀吉将军率众人前去赏花,谁知一进院子,满架的牵牛花没了,千利休听说大将军要来,一早吩咐手下将所有花摘除,一朵不剩,丰臣秀吉将军以为被辱,勃然大怒,千利休和尚笑容可掬,打开屋门,仅见一朵牵牛花瓶中盛开,沾满晨露。。。丰臣秀吉见之折服而无语,粗人由此变细。
这就是东方美学中至简主义的典范。
《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物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去过雪国汤泽的朋友们都会深有感触,一望无际的皑皑雪野,空寂而幽玄,从“无”的境界中却能发现完全的、纯粹的、让人久久无法忘怀的风雅,可谓“无中万般有”。
“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题目是《我在美丽的日本》,整个演讲贯穿始终的,就是禅宗对于日本审美的影响。大家可以网上找来一读。
川端康成说:禅宗不以崇拜偶像为务,禅寺里虽然也供佛像,可是,在修习的场所和坐掸静虑的禅堂里,却既无佛像佛画,也无经卷释典,只是闭目打坐,无思无念,灭“我”为“无”。这里的“无”,不是西方的虚无,而是天下万有 得大自在的空,是无际涯无尽藏的心宇。
所以说,我们每次去日本的禅宗寺院,看不到香烟缭绕,看不到高大的佛像,只有简洁,静谧,甚至有些寂寥的枯山水庭园,让我们的内心瞬间远离喧嚣,平复下来。
以前节目当中说到了枯山水庭园,我们去日本旅游,自然少不了禅宗的寺庙,而禅宗寺庙不可或缺的就是欣赏枯山水。
要说枯山水,先从同样是由禅僧带到日本而且影响深远的山水画说起。
铃木大拙书中写到:禅宗促进了宋朝的中国哲学,以及某些绘画流派的发展。在镰仓时代初期,这类绘画由频繁往来于中日两国的禅僧们传入日本,它与禅宗的世界概念密不可分。
日本人艺术才能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一角式”,它发端于南宋大画家之一的马远,也就是尽可能少的线条或笔触描绘事物形象的传统笔法,马远被叫做马一角。
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微波荡漾的江面上漂浮着的一叶扁舟,这足以唤醒人们对大江的空旷无垠,以及对内心的和平与满足的感受“孤绝”的禅意。
川端康成描绘的雪国的意境,也便是由此而来。
日本用水墨画表现内心情感的画僧中,最为著名的是雪舟。雪舟到中国修禅学画,他的破墨山水直接影响了后世日本的文化审美。而擅长空间造型,也就是设计园林的石立僧中,最有实力的则属梦窗国师。
其实说到这里,您只要理解了中国书法的飞白,和中国画的留白技法,也就基本可以理解枯山水的韵味了。
所谓“枯山水”的造园法,就是仅仅用岩石砌垒的方法,通过“砌垒岩石”,来表现现场没有的山河的美境以及大海的激浪。这种造园法达到登峰造极时就演变成日本的盆景、盆石,展现的“古雅幽静”或“闲寂简朴”的情趣。
崇尚“和敬清寂”的茶道所敬重的“古雅、闲寂”,当然是指潜在内心底里的丰富情趣,极其狭窄、简朴的茶室反而寓意无边的开阔和无限的雅致。枯山水也是同样道理。
简而言之,枯山水就是简约化了的,大写意的山水庭园。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心中的庭园》日本建功寺第十八代住持,枯山水的代表人物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代表—枡野俊明禅师,书中提到:
“禅的真意在于“简素”二字,追求的是摒弃一切多余的东西,做到不余一物。
龙安寺石庭(枯山水),园中仅有十五块石头和铺地白沙,石头被分别放置在五个地方,白沙上留有扫帚扫过的淡淡痕迹,达到了极简的境地。
正是因为极致简约,才有了无限的宽广与深度,我想,这就是禅的世界。
日本曹洞宗的大本山永平寺的宫崎禅师说过,“如何脱拖鞋也是坐禅的仪态之一。毫无疑问,将拖鞋并齐摆放,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如果拖鞋摆放歪了,心里就会不舒服。如果拖鞋不正,人的心就不正。心不正,人就正直不起来。
大家可以想想去日本的居酒屋或者温泉酒店的时候,是不是所有日本人的鞋子都摆得整整齐齐?
他又说:禅门中的清扫极为重要,甚至有“一清扫,二信心”的说法,清扫的重要性在诚心信仰之上。禅学认为,一丝不苟地擦地是对内心的磨练,洒扫庭园是在拂拭心中尘埃,还其本来纯净。
想必我们看过动画片一休,就有很多一休哥擦地的场景。
我曾经一大清早第1个走进了北镰仓的正觉寺,禅僧们刚刚清扫完院子,被那种整洁惊呆了。沙土的地面居然被整整齐齐扫成了一片片大银杏叶的形状。
日本社会的整洁程度是各位朋友有目共睹的,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整洁不仅仅是为了整洁,而是为了使生活和社会秩序更有条理。
我们说学习日本的匠人精神,匠人精神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觉得首先就是专注。没有任何其他的私心杂念专注于一件事情,这便是匠人精神的核心。
可以说禅宗的影响渗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已经很自然而然,乃至于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禅宗对日本人寻常生活的影响,有所了解了吧?
对于禅的理解,不是一种宗教的宣讲,而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禅所谓的空并不是虚无,而是天下万有得大自在的空,是无际涯无尽藏的心宇。
从事旅游工作30年,从来没有像疫情这么大的冲击,看来短时间日本旅游难以恢复,烦恼和焦虑没有意义,不如随遇而安,我是这么想的,难得有这么多时间潜心读书,做好节目,等到旅游开放的时候我们同游日本,体验茶道,看枯山水的时候,我就能讲得出更有内涵的内容,而听了我节目的朋友们,也会更能体味出日本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这不是很好吗?大概,这就是禅的实践吧。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粗浅的感悟,希望能够对于大家理解日本文化能够有所帮助。
感谢各位朋友的收听。
刘老师遇到好的书可以推荐给我们吗?
青岛刘伟品质旅游 回复 @艾小邪_pf: 我首页商城有些书
刘老师 这集我听了好多好多遍,都要会背了。在您的影响下我看了几本关于禅的书。真实地说,您的播客内容比书里的要丰富有内容的多得多。我佩服之余也想知道这是您自己写的吗?因为我关注了几位艺术播客主都出书了,我觉得你讲的真的太好了。虽然app里有自动识别文案,但我这几天要专门把您的这期播客记录下来,真的太好了。听多少遍都常听常新
很感动
刘导的确不简单哦👍
青岛刘伟品质旅游 回复 @吆喜7: 哪里哪里。
腊八节快乐
青岛刘伟品质旅游 回复 @babyboomwo: 马上过年了,祝平安健康!
祇园的“祇”,念齐
啊,要收费,中断了
刘老师辛苦了,腊八节还更新这么有质量的节目
青岛刘伟品质旅游 回复 @闲暇处才是生活: 应该的。祝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