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咏怀

栖霞寺咏怀

00:00
08:01

栖霞寺咏怀

吴月华


南京栖霞寺坐落在长江之滨,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更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素有“一座栖霞寺,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这寺庙之风大盛的写照。

烟火中半掩半现的栖霞古刹,幽栖在栖霞山中。栖霞山本名摄山,因名刹栖霞寺声名远扬,香火不断,而山亦随着相应易名,享有“金陵第一明秀山”的美誉。

栖霞寺建于南齐永明二年,由隐士明僧绍捐出他在摄山的住宅用做寺院,称“栖霞精舍”。其腹中藏有南朝遗韵,也有明清风貌,既融历史人文,也入风土民情的锦绣风华。千百年来,无数的朝拜者留下了探询与叩问身影,留下了发掘与求证的脚步,使得栖霞寺积淀更多深刻的人文和佛味。

每年的秋天,霜露既降,木叶染丹,雅致的栖霞山不仅有一脉红叶,更有清远的禅意静香,这座名山就会吸引众多的游客,把晨钟暮鼓当作呼吸和戒尺。

栖霞山门,古朴而肃穆。高高的牌坊上镌刻着笔力遒劲的“栖霞山”,其为乾隆行书,大气磅礴。门楼呈宝塔状,巨柱重檐,雕楣斗拱,层层叠叠。

走进山门,一座汉白玉石拱门牌坊当道而立,拱门上书“栖霞禅寺”,中间两柱“千佛名蓝朗公说法宗三论,六朝胜迹仰祖印心属二伽”,两侧柱镌“隋塔唐碑留胜迹,龙盘虎踞护名蓝”,相得益彰,明净如洗。

红枫映古刹,彩虹明镜映空明,烟岚拢秋泓,银杏深处有佛家。池边高大的松木,阳光透过树的缝隙,光影斜斜,倾泻一地斑驳。站在白莲池边,远望依山而建的栖霞寺红墙黛瓦。古刹旁边,一汪清澈可鉴的湖水恰似一面明镜,任寺里进进出出的众生顾盼流连,洗濯凡尘。

《明征君碑》树立在摄山栖霞寺门右侧,有碑亭覆盖,四周用玻璃门窗阻隔,常年铁锁封闭。碑中的明征君,几任皇帝都曾下诏命他为官,而他始终不肯出仕,这种甘于淡泊、不图富贵的高士气度可与东汉的严光媲美,故有“征君”之誉。碑树立于唐高宗上元三年。碑文出自唐高宗李治之手,俪辞丽句。书碑者是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高正臣,碑阴“栖霞”二字为唐高宗亲笔。“征君”“栖霞”都是隐士明僧绍的号。没有明僧绍,就没有“栖霞”这个山名,更没有今天的栖霞寺。

拾级而上,在层峦叠翠中行走,空山寂寥。神圣庄严的栖霞寺,虽历经战火毁坏但被后人反复重建。寺门前的两棵古银杏树,明黄摇曳,一如这秋日阳光般灿烂。寺后的舍利塔和千佛崖,在古今佛教界享有盛名。

沿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处是一座舍利塔,用乳白色的石块砌成。它八角五级,高约十五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人物形象生动,塔基镌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此塔始建于隋朝,初为木塔,南唐时改建为石塔。岁月剥蚀,日晒夜露、风吹雨打,隋塔已有破损,但塔面精美的浮雕依然清晰、优美。

踏上石板铺设的通道继续向前,便是一段石岭千佛岩。岭上岭下,依石壁造像。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石窟开凿于南齐至明朝年间,前后竟达八百多年。千佛岩大大小小共有七百尊石佛栖身于佛龛,可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革命小将”严重破坏,千年石佛的佛身残缺不全,是那个特定年代留下的痕迹。

这也是一座沉重的警示碑,警示后人不要一时冲动,做下抱恨千年的憾事。今天,我们只能从残缺中惊叹一千多年前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喜怒哀乐、功过是非,防患未然。它们静静地矗立,在明亮的阳光下,诉说着那些晨钟暮鼓中的烟云过往。

栖霞寺是灵魂深处的真善美。那些令人惊艳的红叶,横斜在古刹一段斑驳的墙头,一扇质朴的窗前,红得内敛而有深度,每片叶子禅境悠然,似参悟了精深佛法,让人怦然心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洗净铅华后的栖霞寺变得静默而安详,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在那悠远涤尘的梵音,飘渺绝俗的香火中,日渐古朴。游走在栖霞古寺中,那精深玄妙的典籍不与群芳争姝丽,若清风,似明月。虔诚地祭拜,祈福上香敬佛,俗世的香火在浮光中缭绕升腾,吃一碗面暖心,三论诸法性空,恒定淡然,豁然开朗。




作者:吴月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健康报》《新华日报》《中国江苏》《江南时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中国诗人》《中国诗歌》《中国当代诗人》《金陵瞭望》《南京新风》等。


朗读:杨旭,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医联杯”全国基层卫生主持人大赛银话筒奖,中国基层医生好声音大赛一等奖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