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未来十年,90%的家族企业会面临这个问题
 6.09万
试听180

【传承】未来十年,90%的家族企业会面临这个问题

00:00
12:21

上节课提到了创始合伙人的关系破裂往往基于四个落差,分别是认知落差、能力落差、心态落差和利益落差,而制度安排和理性妥协是解决分歧的唯一策略。这节课我们将着眼于家族企业,毕竟全世界98%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接下来我们会重点谈谈家族企业和经理人之间的关系。



家族企业和经理人的破裂,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中国会越来越多。因为今天有些公司40年了,中国财富阶层集中在1963年到1975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回想一下,再过十年,所有1960年代出生的人全部60岁了。所以,今天中国已经面临家族企业传承的一个过程。

 

中国的民营企业90%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面临一个传承的问题,但你要知道,这90%未来十年的传承中,我认为会出现两波情况:一波情况是家族会传承干这个事,但我认为更大的一波可能是职业经理人来干公司这个事情。所以,职业经理人和家族企业之间的矛盾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所以这是一门学科,已经发生过一些事情。全世界98%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中国基本上也是这个数据。

 

家族企业有三种治理方式:

 

第一种,家族成员始终主导公司的管理权,我是大股东,同时我是实控人,我具体在管理这个公司。

 

第二种,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行使管理权,董事会里面9票,家族成员5票,职业经理人4票,其中有一个人可能还是个外部董事。公司管理岗位也一样,总裁是家族成员,两个副总裁是外面的人。这就是共治结构,所有的讨论都是来共同行使一个管理权。

 

第三种,职业经理人全面主导管理权,大股东在董事会层面上行使权力。今天世界500强,除了中国区以外的公司,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模型,很多公司已经没有大股东了。惠普是两个人创业,他们两的股份加在一起只有0.3%,都是职业经理的;通用电气是爱迪生创办的,爱迪生家族在通用电气不知道有多少股份,估计可能都已经没有了,或者很少的股份,通过一百多年、几十年的稀释,慢慢地都稀释掉了,然后变成董事会来最终决定这件事情。所以董事会最重要的工作是选拔总裁,股东会最重要的事情是选拔董事长,它就变成公共治理公司。

中国公司未来在规范化的环境下,这个部分的比例会逐渐都抬高,现在大部分是这样的模型,慢慢都会变成这样的模型。

 

这就是三种不同的治理结构。

 

我们讲几个案例,先讲国美争夺战。

 

中国企业家中白手起家、30岁成为中国首富有三个人:一个叫黄光裕,一个叫丁磊,一个叫陈天桥——两个浙江人,一个潮汕人。那两个人成中国首富其实带有很大的泡沫性,因为都是互联网公司,而互联网公司又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他们当中国首富,很多人还不一定认,因为我有很多钱,但我没告诉你。但是,黄光裕是在中国地区做的,他做的是最传统的一个行业,公司是在中国地区和香港上市的。他当中国首富,资产上是扎扎实实的,他是更扎实的。

 

黄光裕1987年到北京创业,我有一次碰到过她,我说:“为什么你跑到北京创业?”他说:“晓波你知道吗,我们家八个小孩,人均两分地都不到,从小没看到过鞋子长怎么样的,我在那干嘛呢?”跟几个哥哥跑到北京来创业,摆地摊,慢慢做。

 

到了1992年,他们首创了家电连锁的卖场模式,他创办的时候,公司的资本关系有四层关系;第一层,黄光裕的妈妈出任北京国美的法人;大股东是他;他的太太和两个妹妹入职国美集团;他有个哥哥创建了新恒基,做房地产,卖场给到国美,地产和零售之间形成一种交互关系。

 

在他的家族里面,潮汕帮形成了一种资本和联姻的圈层,潮汕人大规模资金的投资。潮汕人和温州人是全中国所有商帮里面内联性最强的,任何一个商帮哪个内联性最强,有一个容易判别的标准——这个地方的地方方言难不难懂?

 

地方方言越容易懂的人——东北人、河北人,讲话都知道,那个地方商圈关系肯定就一般,你讲的话,大家都听得懂,最难懂的话——温州话、潮汕话,基本听不懂。他为什么不讲大家都讲的普通话,因为他有些话不愿意让你知道。而且我讲温州话的时候,你懂温州话,我们就有一种血脉上的亲和力——我跟你是一伙的。咱们听到普通话不会觉得是一伙的,我们要讲价值观认同。

 

而且温州和潮汕很长时间里面,信用基础是非常好的。2008年经济危机,从飞越事件以后,温州整个地下金融全都崩盘了,因为资金需求量太大。在2008年以前,很长的时间里面,温州人和潮汕人之间借钱,比如借个500万、1000万是不需要打借条的,我跟你说借钱之后,明天就给我了。

 

为什么不用打借条呢?因为我们都讲温州话,我的兄弟姐妹和你的兄弟姐妹都认识,他们有人还有婚姻关系,你不还没有关系,你这辈子就借不到钱了,你的哥哥弟弟妹妹肯定就借不到钱了,他就是血脉的姻亲关系。这个就是在1910年打到孔家店之前的中国的基本社会结构,都是以各个村,张家村、郭家村、李家庄为主的,所以形成了强大的资本和联姻关系,家族色彩非常浓。浓的好处是:你不要给我找对一个村子里面有鸡有鸭的,我们是一支打不散的铁军,只要那个方向是对的话,我的效率就会急速地提高,因为我不需要进行动员,不需要谈这么管理,我不需要融什么资,都是自己家里的事儿。

 

到了2004年在香港上市,成中国首富。成了首富以后,企业就要发展,当它上市的时候,这个行业的转折点就到来了,市场开始饱和了,各个地方都出现了国美的模式,甚至南方还出现了一个苏宁。我怎么能够巩固我的市场份额呢?最好的一个办法叫做并购、竞争,杀人一千,自伤八百,我花钱买你总可以吧。所以2006年的时候,国美并购上海永乐,陈晓出任CEO。

 

黄光裕请了陈晓以后,然后说:“我们兄弟共治天下,什么叫共治天下?国美总部,我的办公室有多大,你的办公室就有多大,一厘米都不减少;我坐一辆什么车,你也坐一辆什么车;我中午吃不惯北京餐,我娘在家里炒一些潮汕菜给我,我娘同样给你炒菜,送到你办公室——这叫做共治。”

 

到了2008年,黄光裕被拘,黄光裕被拘的主要原因是政商关系。潮汕帮把他这种义气和血脉融通在商业里面,在商业上来说非常好,但到政治上去那就是纠缠不清,从公安部的副部长到广东省的政法委书记,一堆的人全部纠缠在一起,所有的政商纠结需要有个结,有一个总枢纽是谁呢?是黄光裕,因为你是首富,那么崩掉的时候就崩你。所以黄光裕的失败其实跟国美的经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有关系的是整个政商关系的败坏,中央开始整治地方血缘这种恶霸式的政商关系,他就被抓进去了。

 

抓进去以后,陈晓就出任董事局的代主席。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呢?

 

黄光裕是2008年10月份进去的,2009年3月份的时候,4个月时间,陈晓引进的贝恩资本有三个人进入董事局,说:“黄家已经完了,我们要救国美,怎么救国美呢?我们引进国际资本。”陈晓在那个时候还飞到美国,去了15天时间,游说美国各个风险投资资本,从摩根、高盛开始谈起,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们都支持他,为了国美好,因为它已经名誉扫地了。

 

在中国做企业,政府关系非常重要,国美的政府关系已经彻底败坏了。你在中国做了那么多生意,需要融资,你在全国各地有那么多商场,需要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你怎么搞关系?董事长都在监狱里,政商关系已经彻底败坏了,所以要把国美换血,国美还是好生意。陈晓这样也能说服大家,为了企业好,但是,黄家就不干了,两个妹妹开始和律师组建了一个“黄氏内阁”。

 

黄光裕2008年10月份被拘,2010年8月份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三种罪名判刑十四年。十四年在中国商业界,一般来讲已经结束了,你出来的时候,天地早就变色了。

 

所以就要抓紧开始国美的去“黄”化。8月1号判刑,8月5号国美董事局起诉黄光裕侵吞公司董事利益,要把他驱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所以黄家最后还是要感谢香港的资本市场,香港资本市场不是以情感来说话,是一票一票来说话,股东投票。到了8月24号,黄家得到了潮汕帮的相助——他们就干一件事,到公开市场买股票,不够,继续买,再贵我也买。你一买,股票就涨,一涨,我还买。所以,黄家还是要感谢潮汕人不断地买。

 

最后9月份,国美股东特别大会,讲了N多的道理没有用,最终国美股东特别大会投票支持黄光裕。2011年3月份,这件事情半年以后,陈晓出局。

 

这是中国最近这几年一个非常经典的创始人和经理人之间的纠纷,到今天都无所谓是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我听贝恩跟我讲过一遍这样的故事,我听黄家给我讲过一遍这样的故事,每个人从他的路径出发,都会得出一个非常合理的符合他预期的结论:如果你请陈晓来讲的话,会讲出另外一个国美;请黄家来讲的话,黄家会讲出一个国美——无所谓是非,最终是因为某些制度或者利益安排的失措,造成了那么一个带有悲剧性的这样一个争执。

  

思考题:

同学们,今天吴老师讲完后给大家留了道思考题:家族企业的三种治理方式中,你觉得国美更适合哪一种?在评论区说说吧~




精选用户评论
  • 创易读书

    国美,苏宁…

其他用户评论
  • 雪兔lyra

    现实就是罗生门,旁观者也清不了

  • 简单读好书

    是故事也是传奇 很震惊

  • 温天育

    同制从跟上就是扯淡,并购后应该直接董事会推选ceo。有点像君主立宪制建立内阁选首相。这样就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董事会与董事长的关系,董事会里的派系黄家与其他~

  • 手杖儿

    不应该把自然人和法人的概念搞不清楚吧

    澍然也 回复 @手杖儿: 这里的法人是指法定代表人

  • 巨言教育科技

    用的背景配乐都好高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