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从曾国藩、郭嵩焘关系看友直友谅友多闻

十八、从曾国藩、郭嵩焘关系看友直友谅友多闻

00:00
15:53

十八、从曾国藩、郭嵩焘关系看友直友谅友多闻

                                                                  一

我们上一集讲了,曾国藩交友的第一个特点,是孔子说的,勿友不如已者。一定要结交有大志向的人。


那么第二个特点,也是孔子说的,友直友谅友多闻。对朋友,要真诚,要直率,要相互批评。


我们讲了,郭嵩焘考进士,每次到北京,都要住在曾国藩家里。


因为郭嵩焘四次考进士都没考中,所以先后在曾国藩家住了四百多天,两人几乎天天畅谈。过长期相处,曾国藩发现,郭嵩焘身上虽有明显的长处,也有致命的短处。长处是文才出众,短处是性格有缺陷。


郭嵩焘这个人,性格和经历,和后来的大文学家鲁迅很相似。和鲁迅一样,郭嵩焘成长在一个原来很富有,后来却败落了的家族当中,他的曾祖父因为经商,“善居积,富甲一邑”,是全县首富。到了祖父一代,尚且“人以乏告,必有以应”,能经常帮助别人。不过自郭嵩焘少年时代起,家族就开始败落了。家里常年靠借贷生活,每到过年之前,索债之人经常挤满了客厅。


鲁迅性格之所以偏激崛强,就是因为家道中落,从小被人看不起,小小年纪就要经常出入当铺当中,遭人白眼。郭嵩焘也是一样,这对他的性格产生了类似的影响,让他变得很敏感,自尊心特别强。


和鲁迅另一个相似点,是他出众的文学才华。郭嵩焘写文章写得太好了,曾国藩说,他将来在历史上肯定会留下文名。


但是对郭嵩焘的性格,曾国藩却非常担心。郭嵩焘是典型的文人性格,感情强烈,容易冲动,为人作事主观性太强,接人待物也不太讲究方式方法。这些在与朋友相处时固然可以被称为“真性情”,但是在社会上,肯定会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另一个缺点是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艰苦,年纪又轻,所以性格有点软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这些都决定了他不适合处官场,做大事。


儒家的朋友之道是友直,友谅,友多闻。朋友相处,一个重要作用是相互批评,相互提醒,绝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是酒肉朋友,所以曾国藩直言不讳地对郭嵩焘指出他的缺点。在郭嵩焘回湖南的时候,曾国藩特意做了一篇《送郭筠仙南归序》,来针砭提醒自己的这位好友。曾国藩说,一个人不论才华如何,必须“琢磨成器”,然后才能为世所用。如果“不利于用”,才华再大也没用。换句话说,一个人必须经过自我完善这个环节。


曾国藩说,小木好雕,大木难作,雕琢起来难度也就更大。这实际上就是说,郭嵩焘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而且要改起来,还特别难。


曾国藩语重心长地说:“孟子曰,五谷不熟,不如荑稗。诚哉斯言也!筠仙勖哉!”五谷不熟,和野草没什么区别。这其实是在说郭嵩焘性格还不成熟,要想在官场有所发展,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的自我磨砺过程。


曾国藩的话,针对性非常强。可惜自古以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郭嵩焘后来的表现,恰恰印证了曾国藩的担心。

                                                              二

经历了五次会试,道光二十七年,郭嵩焘最终跃过龙门,不过那一年郭嵩焘毕竟才二十九周岁,在进士群体当中年龄并不算特别大,前途一片光明。何况又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如果能够把握住,那么他一生的官阶地位应该不在曾国藩之下。


什么好机会呢,那就是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咸丰六年,郭嵩焘到北京任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外表俊朗,气质英发,胆子也大,见了皇帝,不慌不忙,大胆直言。咸丰皇帝很欣赏他,任命他在南书房行走,他一下子成了天子近臣。


不久,咸丰皇帝就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派他会同随僧格林沁前往天津前线,检查防备情景。僧格林沁,我们熟悉近代史的都知道,那是一员名将,蒙古贵族,地位非常高。咸丰派他,是让他当僧格林沁的监军,因为他对僧格林沁不太放心,所以临行前咸丰亲自对郭嵩焘说:“汝有所知,尽可书言无隐,不须存顾畏之意。”这显然是让郭嵩焘经常向他汇报僧格林沁的行动。


但是郭嵩焘刚认识僧格林沁不久,两个人就闹掰了。原来咸丰九年正月的一天,僧格林沁召集一个会议,郭嵩焘那天去得太早,到了会场,别人还没来。他就来到附近的僧王府,想先和僧格林沁聊聊天,一会到了时间再一起去会场。


郭嵩焘自以为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圣眷正浓,初次登门,僧王一定会热情迎接。没想到僧王根本没出来见他。僧格林沁是皇亲贵族,对郭嵩焘这样一个汉人低级官员本来就看不在眼里,于是让看门的告诉郭嵩焘,你先到会场等着,开完会后和大家一起来见我。


僧王的这番话把郭嵩焘气个倒仰。皇帝命他当监军,想不到僧格林沁居然拿他当手下的随员看待,真是岂有此理!郭嵩焘拂袖而去,开完会,一个人扬长而去,没到僧王府里来。从此之后他和僧格林沁就相互心里有了芥蒂。


后来,僧格林沁就找机会收拾他。第二年,咸丰皇帝又派郭嵩焘到山东整顿税收,郭嵩焘年轻气盛,做事很认真很负责,结果得罪了山东很多官员,同时又因为办事太着急,确实也犯了一些错误。僧格林沁就安排人弹劾他。


听到郭嵩焘受到弹劾的消息,曾国藩非常担心,一夜不能安眠。咸丰十年正月初九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 “闻郭云仙被僧王参劾,亦为惦念。夜写郭意城信一件。……彻夜不寐。”给郭嵩焘的弟弟写了封信出主意,一夜没能睡着。可见他是多么关心朋友的安危。


因为被僧格林沁确实抓到了把柄,咸丰帝也不能回护郭嵩焘,就批评了他几句。结果郭嵩焘感觉面子上就挂不住了,以患病为由,愤然奏请回籍,不久回到了故乡。


曾国藩对郭嵩焘在官场上这样经不起风波非常不以为然。说他太没有韧性了。官场风波多有,这不算什么大事,所以多次写信,拼命劝他不要辞职,但是郭嵩焘没听他的,还是回来了。


曾国藩担心郭嵩焘经不住这次打击,特意写信给刘蓉,请他到郭嵩焘家里去安慰郭嵩焘,还请他们两个一起到自己的湘军大营来散心。成事不说,既然已经辞职了,曾国藩就不再批评郭嵩焘了,还写信给郭嵩焘,宽慰他,说,京师的官风,就是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因此你也不必过于难过。我们看曾国藩对郭嵩焘,真的是和亲弟弟一样关心爱护。


就是郭嵩焘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曾国藩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做了两江总督,不久又把自己的部下李鸿章派到上海,担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刚到上海,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因此写信给曾国藩,商量要起用郭嵩焘,担任江海关道,一个很重要的职务。没想到,曾国藩却坚决表示反对。因为海关事务复杂,需要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特别是和各级官员打交道,郭嵩焘搞不了这么复杂的事情。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复信中写到: “筠公芬芳悱恻,然著述之才,非繁剧之才也,若任以沪关,决不相宜。”


就是说,郭嵩焘这个人,有文才,却不能治事,无法担任海关这样繁重的职位。曾国藩说:“若爱其人而善处之,宜其专任粮道,事简而可精谋虑,至要至要! 切不可使权位兼隆,耳目众属,急于功效,反多损失。”


也就是说,不如让他当粮道,权轻而事简,这样他肯定能做好。李鸿章于是改荐郭嵩焘苏松粮储道,发挥他的长处,专门负责筹集粮饷等事宜。


郭嵩焘在上任前,专门来到安庆见曾国藩,问这个官怎么做。和曾国藩相处了一个月。曾国藩把自己做官的秘诀倾囊以授,最后写了一副有名的对联给他:“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告诉他要能吃苦,做事要更从容,不要着急。


事实证明,曾国藩安排他做粮道是很正确的。这一次出山,是郭嵩焘宦途中最顺利的一次。因为上司曾国藩、李鸿章本来都是朋友,粮道这个事又很专业,所以郭嵩焘工作成绩不错,后来朝廷感觉郭嵩焘挺有能力,就让他署理广东巡抚,就是代理广东省长。


郭嵩焘当然非常兴奋,省长当然位高权重,所以他摩拳擦掌,想大干一番。但曾国藩并不乐观,他知道,郭嵩焘的性格和才力,不一定能当得好这个省长,所以曾国藩一再提醒郭嵩焘不要“急求功效”,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出成绩,要稳着来,了解清楚情况再出举措。但是郭嵩焘下车伊始,就全面出击,大干特干,手段过于生猛,触犯了大大小小地头蛇的利益。不久之后,郭嵩焘又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顶头上司,两广总督毛鸿宾有了矛盾。结果咸丰五年,清政府把郭嵩焘免职了。所以总的来看,虽然一再遇到好机会,但是因为性格缺陷,所以郭嵩焘这一生做官并不成功。


同治五年,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以郭嵩焘的教训,来告诫自己的弟弟。他说:


云仙以疏斥绅士,终不得久居其位。弟此次赴鄂,不可如云仙之讥侮绅士,动成荆棘。大约礼貌宜恭,银钱宜松,背后不宜多着贬词。纵不见德,亦可以远怨矣。


郭云仙因为对当地绅士疏远排斥,终究官位坐不长。沅甫弟此次前去湖北,不要像郭云仙那样讥讽侮辱绅士,导致自己前途布满荆棘。大致上对绅士们要礼貌恭敬,金钱上要宽松,背地里也不应多有贬损之辞,这样即使得不到感激,也不致于招来怨恨了。


从曾国藩和郭嵩焘的关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朋友之道。


第一,曾国藩对朋友是始终不渝的。我们今天交友,往往功利心比较强。要看这个人有什么资源,我们用不用得上。但是曾国藩和郭嵩焘、刘蓉,在认识的时候,完全是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中,每个人发展得不一样,但是曾国藩和他们的友谊保持了一生,从来没有因为对方发达了或者败落了而有所变化。


第二,他对朋友,尽心尽力,真诚热情,不论是从金钱还是从时间精力上,都肯于付出。


第三,他对朋友也敢于直言,希望在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氛围中相互一起成长。他和朋友们交流的深度很深,不是泛泛的酒肉之交,而是真正的心灵上的精神上的朋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1827gsgl

    曾国藩对朋友的真诚与付出堪称人类典范,而且好学易做。当然,能入曾国藩法眼的朋友并不多,但这无可厚非,毕竟朋友之间理应相互欣赏,同气相求。

  • 真心真奕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 听友234529684

    友直之后就无友了

  • 今田美颖

    今早听这一段,倍感收获颇多。我自认为,本性难移。郭嵩涛能够对涤生如此膜拜就是曾氏对他亦师亦友。住了一年能对人长处和短处摸索的如此精准,这缘分太过难得!后来当了粮道和盐运使,自此走上顺道。以致后来出任首任驻英公使!这份殊荣就是一辈子的高峰。这个就能证明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高,能成就下属,以致自己死后还能仕途顺利高升,如此郭骏仙能不经鼎力膜拜嘛

  • 79639175东方

    讲得非常好啊👍

  • Caswild

    讲得真不错。正在拜读您的曾国藩传,很有收益。谢谢。

  • 13761319bqo

    謝謝。

  • 友唯一

    多思己过,持之改之。

  • 逆水行舟_9i

    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