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9

作曲家-9

00:00
12:20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一起学习、讨论:不一YOUNG(免费)


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与阿尔班·贝尔格和其他几位维也纳作曲家同是阿诺尔德·勋伯格的学生和追随者。韦伯恩将十二音作曲方法应用于其点描技法,其结果是对音乐材料极其俭省的使用。在韦伯恩的创作技法中,音乐表现的各个方面都被缩减到了最低限度,压缩的动机常常取代主题材料。作曲家将对位线条中相互接续的音符置于不同的八度中,并使用不同的乐器使每个音符具有不同音色,由此产生多样的复调织体。他的作品非常简短,一整部交响曲也只有几分钟。乐队由很少数量的乐器组成,对这些乐器的使用也非常节制。

此类技法借用来自视觉艺术的术语——点彩法(pointillism)——描述韦伯恩的写作。他创作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的简短性使得他全部作品的表演时间加起来也不过3—4个小时,与其他作曲家的全部创作相比,这一点显得非同寻常。他对于20世纪后来的序列作曲家和电子音乐作曲家的影响尤为重大。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曲作品21、钢琴变奏曲作品27、弦乐四重奏作品28和康塔塔作品29和作品31。(例8.31,8.34



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arèse,1883—1965),法国作曲家,在美国度过了他的大部分音乐生涯,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革新者。他较为著名的作品表现出对于声音本身的关注,这一特征最终使他致力于探索电子音响。尽管他与德彪西是同代人,但他感到对早期音乐比对同时代音乐有更深的亲密感。在对丰富音色的追求中,他挖掘利用各种非常规乐器和乐器组合的乐音特质,尤其是打击乐器以及较为常规的乐器所产生的打击乐效果。他最常上演的作品是《折光棱镜》(Hyperprism,为2件木管乐器、7件铜管乐器和16件打击乐器而写)、《电离》(Ionisation,为13位表演者演奏30件不同的打击乐器和摩擦乐器而作)、《八蕊枝》(Octandre,为8位表演者而写的室内乐作品)以及《密度21.5》(Density21.5,为独奏长笛而作)。(铂——有些长笛用此材质做成——的比重为21.5。)

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学生,是十二音技法中最富表现力的作曲家。与勋伯格一样,他的早期作品明显表现出瓦格纳和马勒的影响。在其代表作——歌剧《沃采克》中,贝尔格将他的音乐戏剧组织为各种抽象形式,例如狂想曲、组曲和主题与变奏(帕萨卡利亚)。这部歌剧在20世纪20年代首演时引发了强烈反对,但自此成为20世纪伟大的保留剧目之一。另一部未完成的歌剧《璐璐》、多首歌曲以及一些管弦乐和室内乐作品代表了他短暂的创作生涯。其经常上演的器乐作品有《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和为钢琴、小提琴和13件管乐器而作的《室内协奏曲》。(例8.10,8.45,8.49



海托尔·维拉-洛博斯(Heitor Villa-Lobos,1887—1959),最重要的南美作曲家之一,巴西人,最终成为了里约热内卢音乐和艺术教育的监管人。维拉-洛博斯的风格语汇深受巴西民间音乐的影响,有时以民歌主题为基础。他的兴趣在于将巴西音乐的特殊性与西欧传统相融合。这种风格的一个例证是《巴西的巴赫风格》(Bachianas Brasileiras),由9首组曲构成,其中巴西的民间音乐与巴赫式的对位相结合。一种更具典型巴西特色的形式是绍罗(Choros)。在维拉-洛博斯所创作的14首绍罗形式的作品中,他将巴西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和印第安音乐等多种元素相结合,使用非常规的乐器和人声组合。这两组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是《巴西的巴赫风格》的第一首和第五首,以及《绍罗》的第一首和第七首。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1891—1953),20世纪杰出的俄罗斯作曲家之一。他将以下四种元素作为自己的风格特征:(1)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2)创新,起初表现为一种具有个性的和声风格,后来则成为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3)动力性因素;(4)抒情性。他将另外一种因素,即奇异怪诞,看作自以上四种因素发展的结果。他的许多音乐都具有某种顽皮或幽默的意味。

普罗科菲耶夫在早年作为音乐会钢琴家而声名远扬。1920年移居巴黎,直到1933年后才回到俄罗斯。他与西欧现代作曲实践的联系常使他在国内遭受批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迫使他采用苏维埃官方的美学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然而,他仍旧是一位让人高度敬仰的作曲家,并且无疑影响到了前苏联的年轻作曲家。

他的音乐产量丰厚。在现代作曲家中,他最终在音乐会上得到演出的作品总量或许仅次于斯特拉文斯基。他的作品囊括了除宗教音乐之外的各种体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他的7部交响曲(写于1916—1951年)、《第三钢琴协奏曲》、2部小提琴协奏曲、《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管弦乐组曲《基日中尉》(Lieutenant Kije)、10首钢琴奏鸣曲和许多较短的钢琴作品,包括《讽刺》(Sarcasms)。(例8.34,8.46,8.51,8.58



阿尔蒂尔·奥涅格(Arthur Honneger,1892—1955),瑞士作曲家,因加入“六人团”而与20世纪法国音乐潮流关系密切。尽管他早期的描绘性音诗《太平洋231号》(Pacific 231)被视为新机械时代的代表,但奥涅格从现实主义写作转向了新古典主义风格。他的戏剧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Jeanne d’Arc aubucher)和《大卫王》(Le roi David)是20世纪两部伟大的合唱作品。在其数量庞大的管弦乐作品中,5部交响曲值得注意,但他更为重要的成就在于他写于1923—1951年的大量电影配乐。奥涅格也为钢琴、人声和室内乐队创作音乐。

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20世纪早期开创现代音乐语汇的法国作曲家之一。他是一位非常多产的作曲家,其创作涉及每一种音乐体裁,在美国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他用爵士乐、多调性以及最终使用电子手段进行实验。他并不依附于任何形式的无调性音乐,但他将不协和音响与活泼的旋律线条相结合,这种手法赋予了他的作品一种个性化风格。他的芭蕾舞剧《世界之创造》(La Création du monde)和《无事酒吧》(Le Boeuf sur le toit)体现了他对爵士乐的关注。其他作品则表明他对其家乡普罗旺斯地区民间旋律的专注,如《普罗旺斯组曲》(Suiteprovençale)。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和许多室内乐作品是他创作于20世纪上半叶的大量作品中的一部分。(例8.5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