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 元生 0505

少有人走的路 | 元生 0505

00:00
45:33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M·斯科特·派克

今日主讲:元生

主讲人简介:资深媒体人、评论员,喜马拉雅FM《元生评论》节目主播


01 听前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去探索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追求自己的心智成熟?

02 书中金句

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03 精华笔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作者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他在书中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识的更高境界。


我们如何面对痛苦?

一、自律

自律 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全面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自律的概念: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四个原则小孩子也能够掌握,但是实践这些原则,关键取决于你的态度,敢于面对痛苦而不是逃避。


1. 推迟满足感

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会认为: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也未必是坏事,我也应当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自律的基础是自我价值的认可,“我是个有价值的人”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2. 承担责任

承担问题自己解决要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逃避责任的心理趋向有时会发展到可笑的程度。

责任感出现问题会表现出两种症状:1,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2,人格失调症患者,不愿意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3. 忠于事实

越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觉得得心应手。而人们常常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固步自封,对新的信息和资讯缺乏兴趣。只有极少数人,继续努力,不停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的终结。

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


4. 保持平衡

保持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但是,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保持平衡,人生的快乐才能多于痛苦。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无论心智成熟与否都有痛苦,不经历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即便达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那时的痛苦的强烈程度,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让你最终无法承受。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追求精神的发展和心智的成熟?因为 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


二、爱

1. 爱的定义

爱是一种神秘的现象,爱的概念博大精深,所有关于爱的定义都很难触及它的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

作者给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2. 爱的误区

1)坠入情网

坠入情网只是一种主观的欲望而已,通常会产生与性有关的欲望;坠入情网的爱不会持续太久,不管爱的对象是谁。在某种意义上,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一种退化。

坠入情网是人类原始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落入婚姻的陷阱。


2)依赖性

爱不是依赖。

依赖是一种寄生的心理,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虫。你们的关系和感情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因为需要依赖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只是选择生活在一起罢了。

所以,无论对谁,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它是主动选择和努力的结果。


3)自我牺牲

自我牺牲不是爱。越俎代庖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 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爱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4)感觉

不少人声称自己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真正有爱的人,不可能单凭爱的感觉行事,它是自主的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爱的感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有可能在心头燃起,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是有限的,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

爱是:拓展自我界限和实现自我完善,也是拓展他人的自我界限和实现他人的自我完善。

真正的爱一定需要努力和勇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博格兮泊

    刚好前两天刚刚读完这本书,有个细节,解说人说到承担责任的部分,我记得(刚刚翻书查证)原文作者自己引用了《逃避自由》的那段话,解说人却说是自己想到的,其实无关紧要,也许是我太较真了,但我想说,至少对原书和作者有个尊重的态度吧,仅此

    元生主播 回复 @博格兮泊: 好的。谢谢批评指正。以后注意。抱歉!

  • 蓝鸟飞

    主讲人解说的不行,没有清晰的架构,书分几册,每册主体讲了什么,每册每个章节大致的主题。作者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现在的感觉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读后想揉在一起,一个例子是原著里的还是主讲自己找的,根本分不出来。

  • 听友45453083

    #我要做大咖#心智的成熟和年龄有关,和经历有关,和是否读书有关,更和自我认知定位有关。最近在读一本古书,因为晦涩难懂,所以每天只读一小段,读得很慢,正因为读得慢,所以每天都有一段完全沉浸于书中的美好体验。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内心充盈且沉静!

  • 陈建华_cjh4026

    很好的分享和解读

  • 寒轩静坐听雨声

    我在读这本书,通俗易懂,但做起来就难了!

  • MrRight李

    语速有点快加上内容要消化一下,估计要听两遍了,

  • 懒懒人生_5p

  • 琦琦故事屋

    元生喜马拉雅叫什么?

    元生主播 回复 @琦琦故事屋: 元生评论

  • 刀哥李理

    终于废了很多力气,在小助手的帮助下可以收听读书了!这部书光试听三分听了无数次!讲的非常好👌!以后可以安心的读喜马拉雅了!大咖读书会真的没有选错!

    元生主播 回复 @刀哥李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