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3 | 为什么用《郑伯克段于鄢》做开篇 | 徐洋

《左传》3 | 为什么用《郑伯克段于鄢》做开篇 | 徐洋

00:00
13:58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豆神大语文的徐洋老师。


常背英语单词的同学也许会注意到,翻开一本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单词书,第一个单词往往是abandon——意思竟然是放弃,这也挺奇怪的,一上来就劝退你,不要学了。


而神奇的是,我竟然发现了一个同样的现象在中文的学习当中,就是在翻看辑录古文的书籍时,比如:小学的时候我读《古文观止》,第一篇就是选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推荐的《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第一篇也是《郑伯克段于鄢》;到了大学期间学古代汉语,通用的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四卷本,封皮是黄色的,第一篇竟然也是《郑伯克段于鄢》,导致我到现在最熟悉的古文莫过于这篇了。


一开始我以为这种现象,只是由于这篇文章极强的文学性,后来,当我真的翻开《左传》,惊奇地发现,在《左传》的开篇,重点记叙的竟然也是《郑伯克段于鄢》,这就不得不引人去思考和怀疑。


我们在讲解《左传》成书背景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是一本以鲁国历史为基础的史书,那么既然是鲁国史书,为什么在一开篇,却偏偏要花大量笔墨叙述一个郑国的故事呢?另外,作为一本史书,一开篇不去记述国家之间外交、战争等等重大事件,甚至连鲁隐公即位这样重大的事都一笔带过,却去重点讲述公室内部因为母亲偏心最终导致手足相残、母子决裂这样一个类似家庭内部伦理剧的故事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这样的安排,其实大有文章。


让我们再一起细细品味《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历史事件中的一些细节。


一开始,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姜氏,产下的嫡长子就是后来的郑庄公,但是在他出生的时候竟然先出来脚,后出来头,等于是和正常人反过来了,所以惊吓到了姜氏,于是就给他取了个乳名叫“寤生”,意思是倒着生出来的。就冲这个名字足可以看出姜氏对他的厌恶,因为让她遭大罪了么。等到后来,姜氏又顺产了小儿子段,就更偏爱小儿子了,甚至多次向郑武公请求立小儿子为继承人,这一点明显是与当时“嫡长子继承制”相违背的。


当然,郑武公并没有听从老婆的这个建议,而是照例立嫡长子寤生为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郑庄公。而等到庄公即位,姜氏又为小儿子请求封地“制”。


“制”,这个地方可不简单,据查证可知,这个地方位于现在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北边是黄河,南边是嵩山,正是后世鼎鼎大名的虎牢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姜氏老太太请求这一封地,可以说是“居心叵测”。正因为如此,郑庄公赶紧借口说这里地势险峻,曾经东虢国的国君就在这里丧命,可不吉利呀,其他的城市是任凭挑选。于是姜氏老太太退而求其次,挑选了一座占地超过国都三分之一的城市——京。而这个呢再一次违背了先王的制度,此后,被宠坏的小儿子段,不断地扩张土地去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贪欲,朝中大臣屡屡进谏,让郑庄公早做准备,而郑庄公却两手一摊,一副“无能”的窝囊样,“我妈妈想这样,我有什么办法。”


就这样,弟弟段更是变本加厉,招兵买马,终于在公元前722年,发动军队攻打都城,宠爱小儿子的姜氏老太太甚至还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却被早已做足准备的郑庄公打败了,只得流亡到共国,后世因此称之为共叔段。而在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郑庄公发起毒誓,要与母亲姜氏“不及黄泉不相见”,就是说,到死也不相往来了。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虽然看似是因为母亲偏心导致兄弟争斗的家庭矛盾,但事实上涉及的却是权利的斗争,而在此过程中,自周王室建立以来鲁国先祖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和儒家一直倡导的伦理道德一次次被践踏,哪还有什么兄友弟恭,哪还有什么母慈子孝,彼此之间都是为了权力和利益去争斗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郑庄公后来为自己的愤怒而感到后悔,并且依照孝子颍考叔的建议,挖了个地道,挖出了黄色的泉水,在地道中跟母亲相见,算是没有违背之前的誓愿,但这个结局——“遂为母子如初”,实在太值得玩味了。


母子俩人没有说和好,而是说如初,“初”就是原来,也就是说,郑庄公和母亲恢复到了原来的关系。可是你想想,打从郑庄公一降生,姜氏对他就是厌恶,所以二人的关系恐怕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平和罢了。


周朝的礼乐制度其实是建立在家庭的伦理之上的,而当家庭之中最为亲密的母子,兄弟之情都不复存在的时候,礼乐制度更无从谈起了。所以这个故事所体现出来的,直指当时社会的核心问题:礼崩乐坏。可以说是《左传》开篇详述《郑伯克段于鄢》这个事件最核心的原因了。


当然,我认为不止于此,熟悉春秋时期历史的你一定知道有所谓的春秋五霸。当然,说法很多,但通常是没有郑庄公的,所以可能就导致了后人对郑国的印象不深,觉得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国。但实际上在春秋初期,尤其是在郑武公和郑庄公时期,郑国可以说是诸侯中的小霸主。

郑国的建立者郑桓公姓姬名友,是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当政的时候,郑桓公预感到西周将亡,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在周幽王九年就把部族、家属等东迁到雒[luò]邑以东,建立了新郑国。


等到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之后,郑国刚好位于国都洛邑,郑国与周王室也就成了邻居,在地缘和血缘上可以说无比亲密,周平王甚至让郑武公和郑庄公先后担任自己的卿士,总管王朝政事,地位极尽荣宠。直到后来周平王担心郑庄公权力太大,分权给了虢公,导致了庄公非常不满。接着,周平王迫于压力,不得不与郑庄公交换继承人,让自己的儿子姬狐去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姬忽去周王室做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你设想一下,贵为天下之主的周天子居然和一个诸侯交换继承人作为人质,这件事可以说让周平王颜面扫地。而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彻底收回了郑庄公的特权,从此郑庄公就不再朝见王室,甚至带兵去周王室直接管辖的温地和成周割粮食,这件事俗称“割天子的麦子”,用咱们现在的话,“薅领导的羊毛”。


最终,公元前707年周王室和郑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繻[xū]葛[gé]之战”,周桓王亲自率领王师,联合蔡、卫、陈三国联军,兴师伐郑。谁也没想到这么多人,竟然还被自保的郑庄公打败了,甚至在溃逃过程中,周桓王被人射中了肩膀,相当狼狈。


以一己之力抗衡当时余威尚在的周王室,可见郑国的实力雄厚,可以称得上是诸侯国中的第一大国了。而这场战争之后,周天子威严扫地,从此只有周天子才拥有制作礼乐以及发动战争的权力彻底消失,周王室名存实亡。

 

撰写史书往往有个大原则,即开篇有历史大事件提纲挈领。《左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的,公元前722年,正好是鲁隐公即位,而这一年是东周时期第一大诸侯国郑国爆发年度事件——也就是“共叔段之乱”。如果我们把那一年的事件汇编成一份年终盘点的报纸,那么“共叔段之乱”无疑是国际板块的头条新闻了。所以到这里,为什么《左传》开篇要重点详述这个事件,你应该就不难理解了。这就好比你做一份报纸,头条肯定放在最醒目的头版位置。


但是,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左传》花大笔墨在一开始详细记述这件事,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前面提到过,鲁隐公是《左传》中最先登场的鲁国国君,他其实并非是嫡长子继承,他的弟弟鲁桓公才是合法的继承人,只是在上一任国君鲁惠公去世之时,当时尚且年幼的鲁桓公还无法执政,所以就由鲁隐公即位。


由于他并不是正统继承人,所以在《春秋》中,并没有提及他即位的事情,《左传》中解释说是因为他代理执政,所以不提即位。直到后来,公子翚(挥)让鲁隐公除掉鲁桓公,以便自己独掌大权,而仁慈的鲁隐公没有听从这一建议。于是公子翚立刻反过来去找到鲁桓公,在他面前污蔑鲁隐公,最终鲁桓公派人杀死了自己的哥哥。


所以,同样是一件手足相残的历史事件,但是为了给尊者避讳,《春秋》就没有特意提及鲁桓公了,而《左传》也没有写太多的细节,反而花大笔墨在类似的事件《郑伯克段于鄢》上,目的正是为了表明作者自己的立场,隐晦地表达对鲁桓公弑兄夺位的批评,这正是《左传》“微言大义”的精要所在了。


最后,我们再做个总结,《左传》这么一本重要的史书,他的编排一定有作者的深思熟虑,一方面,《郑伯克段于鄢》确实是当时第一大诸侯国在当年发生的第一大事;另一方面,它用生动的史实揭示了礼崩乐坏的春秋社会。此外,更是通过此事,影射了后来鲁桓公弑兄夺位的历史事件,表明了作者的立场。


好了,通过以上的分析,相信你对于《左传》为什么要在开篇重点写《郑伯克段于鄢》历史事件有了更深的认识了。我是徐洋,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苗花糖

    郑伯克段于鄢其实是《春秋》中的一句话,在《春秋》中,就这一句话就交代了整件事,这体现了《春秋》的微言大义。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这句话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郑庄公和段,他们是兄弟,而之所以郑庄公会“克”段是因为段造反了,而弟弟对哥哥造反是不合礼法的事情,所以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是批评了段。在周公的礼法中哥哥应该让着弟弟,而郑庄公没有教育弟弟而打败了弟弟,所以第二层意思是批评了郑庄公。而在这整个事件中两人所干的事都不合礼法,所以也批评了当时的社会,这也是整句话表达第三个意思。

  • 依诺2

    老师讲得太好了,棒棒哒,老师真酷,爱你哟

  • 城南花已开225

    多行不义必自毙

  • 局外人中人

    牛逼

  • 1305816ecit

    春秋,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史称“春秋时期”,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