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014. 儒家孔夫子

中国历史真相 | 014. 儒家孔夫子

00:00
25:13

本期内容:

1. 孔子的出身和早年遭际如何?

2. “君子”“小人”“姓”“氏”的本意是什么?

3. 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4. 子产和孔子思想的同和异?

5. 孔子思想为什么不受各国国君待见?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公元前492年,当越王勾践和他老婆在吴王夫差的马棚里打扫卫生的时候,离他们很遥远的郑国都城,一群人正在焦急地找一个人。有一个郑国人就告诉他们,我刚才在东门看见一个老头,一副穷困潦倒的倒霉样,就像一条流浪狗——“累累如丧家之犬。”


这伙人相互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就是他,来到东门,果然,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其中一个人特别实在,就把刚才郑国人说的话转告了这位老者。老人笑了,说,“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说我长得像吊丝我无所谓,可是他说我是丧家之犬,说的真是太对了。



14-1 孔子画像


这个被人称呼为丧家犬,自己也欣然同意的家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孔老夫子,那一年他59岁,那一群人就是他的弟子,当时他们师徒正在周游列国的路上。


                               一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的先祖是殷纣王的一个弟弟,微子仲,也是宋国的第二位国君。后来在宋国内乱的时候,他们家的这一支失败了,就逃到了鲁国。到他老爹叔梁纥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勉强做了邹邑大夫,一个小官。叔梁纥的嫡妻大老婆生了九个闺女,后来他娶了一个妾,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可是这个儿子腿还有残疾。


叔梁纥不甘心,就在七十二岁这一年,又娶了一个叫颜徵(zhi3)在的十八岁小女孩。这个颜徵在就是孔子的亲生母亲,孔子出生的那一年是公元前551年。我们现在就要来问一个问题,孔子名字叫孔丘,他老爹叫叔梁纥,那么这一家子到底姓什么?


看起来很乱,莫非这里面还有隔壁老王的故事?不是的,这件事呢,要从中国古代的姓氏系统说起,我们现在说姓氏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你姓啥,但这是从秦汉之后逐步演变过来的,在秦朝之前,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最早的姓就是用来区分母亲的,姓这个汉字拆开来是女和生两个字,一个妈的孩子就是一个姓,妈不一样,姓就不一样。但是后来孩子越生越多,一个地方的资源不够了,就要分出去,形成另一个部落,这个新的部落还是用原来的姓,不过为了区分,就要有另一个称呼,这就是氏。


回到孔子他们家,实际上,他们姓子,不过他们的氏族称号是孔,而且春秋时期,姓氏有时候并不在一个人的名字里出现,比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从这个名字上,你看不到他的姓或者氏。而孔子老人家叫孔丘,这个名字虽然没有他的姓,但却反映了他的氏族身份。但你也要注意,我们叫他孔子,并不是因为他姓子,而是古代对贵族的一种尊称,比如赵宣子,秦武子等,后来就演变成对老师的一个尊称,墨子,孟子,韩非子等等先秦诸子,你都可以理解为老师的意思。


所以,孔子这家伙要是去派出所上户口,他就要这样说,我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至于说他为啥又叫孔老二,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他排第二,而且这个称呼开始于50多年前的文化大革命,有故意贬低的意思,以前可没有人这么叫孔老夫子。


秦汉之后,中国人姓氏逐渐合二为一,有些人仍然使用原来的姓作为自己的姓,还有一些人就抛弃了原来的姓,一心一意地使用自己的氏族称号作为新的姓,比如说孔子的后代,就全都使用孔,而不是用他们本来的子姓。


书归正传,孔子三岁的时候,他那个老当益壮的老爸去世了,结果他妈妈颜徵在就被叔梁纥的大老婆赶出来了,孤儿寡母,生活艰难可想而知。十七岁的时候,他母亲也去世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了两年。十九岁的时候,在族人的帮助下,娶了一个老婆,根据历史记载,孔子当时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书记工作,还有管理仓库,放羊之类的体力活儿。


没办法,圣人也要吃饭,但这个一米九的大个子孔书记显然精力充沛,工作之余,他还有业余爱好,那就是努力学习,包括了周礼、音乐、射箭、驾车、书写、算数,这六样东西叫“君子六艺”,也是当时贵族要学习的六种技能,六艺里面,孔子最喜欢周礼。


14-2  六艺


后来他自己总结这段生活时,说过一句话:“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照这样看,孔老夫子应该会干农活,可是后来他有一个弟子叫樊须的,想跟他学习种地,他板着脸说不会,樊须又说那学种菜也行,他依旧板着脸说不会,等樊须出去了,孔子大发雷霆,怒喝道:“小人哉,樊须也!”樊须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小人!这就奇怪了,人家就是想学学种地,也不至于直接被归入小人的行列吧?你要是这样说,那是你不了解小人的定义。


今天我们提起小人,往往是道德低下的代名词,他的反义词就是君子,是指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但这是今天。实际上,君子本来的意思就是君之子,这里的君可以是诸侯,也就是国君,或者卿大夫、家君,一言而代之,开始的时候,君子就是指贵族,他们即使偷鸡摸狗,欺男霸女,那依旧是君子,因为这是由血统决定的,相对的,平民和奴隶就是小人。


孔老夫子这里说樊须是小人,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樊须道德低下,而是说樊须要做那些平民和奴隶做的事情,是小人的思维。


那这就很奇怪,即便是徒弟想做老百姓干的活儿,是小人思维,也不至于是什么大过错吧?为啥孔夫子他老人家就肝火上升,大发雷霆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孔子的观点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只有做官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好处,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我教了你那么多学问,难道是让你做老百姓也能做的事情吗?你居然还想去种地?没出息,没理想,没抱负!这样的三无青年是不能称为君子的。


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有“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谋食不谋道”说的是,君子呢,那是一定要干大事的,只有小人才惦记着种田的那三瓜俩枣。


在《论语》里面,关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至少有十几条,平心而论,孔老夫子当初只是想让自己的学生有道德,有理想,有作为,所以才经常用君子和小人对比来说事,并没有太多鄙视小人的意思,但是你要是说他老人家一点也没有瞧不起劳动人民的思想,那也不客观。


不过后来他的徒子徒孙们渐渐地越跑越偏,君子和小人居然完全变成道德上的比对。更有甚者,一些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天天拿着小人的帽子乱扣,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指责别人,凡是他们看不顺眼的,一律归为小人。


对于这样的人,我建议再回去读一下《论语》,里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家君子都是要求自己如何如何,而只有小人,才总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在孔老先生看来,这些挥舞着道德大棒子打击别人,自命为君子的家伙,那都是纯粹的小人一个。


到了二十三岁的时候,孔丘当起了老师。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教师上岗证书,你在村子的东头儿大喊一声,有要学习的没有,有人愿意来,你就可以开始教课。所以,孔子从走上教师岗位那天起,教的学生就什么人都有,这也正是他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只要你来,带几条干肉,给我行个礼,你就是我学生了。


除了这个,他老人家又说“因材施教”,我不搞统一课本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讲课的方式就是聊天,我怎么教育你,要看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在《论语》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同的学生去问孔子,什么是仁,就是仁义礼智信的那个仁。孔子对于这个千篇一律的问题,回答的是五花八门,学生不一样,他的答案完全不一样。


颜回来问什么是仁,他说克己复礼,也就是克制自己,讲究礼仪就是仁;等樊须来问,他就说爱人,爱别人就是仁,让世界充满爱就是仁;等到子牛来问的时候,孔子回答更有意思,他告诉子牛,你说话谨慎一点儿就是仁,为啥?因为子牛这个人平时没事就爱吹牛皮。


所以,在孔子一系列的头衔里,最名副其实的就是伟大的教育家,2000多年过去了,这个有教无类我们差不多做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谁都能上学,但是因材施教这句话,不客气地说,很多老师都没做到。


14-3 杏坛讲学 


公元前522年,三十岁的孔子因为老师做得好,已经有了点名气,据说这时候齐国的齐景公和国相晏婴来到鲁国,还专门拜访了他,这说明孔老师那时候已经有了成熟的思想和主张,并且这种主张已经声名在外了,所以他老人家后来才说自己“三十而立”,立的是啥?是思想,是三观,具体到孔子身上,就是以周礼为中心的一套价值体系。


也就在这一年,郑国有一个人死了,消息传到了鲁国,孔子哭了,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古之遗爱也”。这个有记载的让孔子第一次痛哭的人,就是郑国的子产,清朝的王源把他称为春秋第一人。

                                      

 

这个子产在整个春秋历史上的地位,用一件小事就可以说明,我们都知道,《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最权威的书籍,在这本不到20万字的书里,有1万1千多字是花费在子产身上的,绝对的男主角。那么子产干了什么让孔子,乃至后来的历史学家都这么佩服呢?限于篇幅,我们这里没办法详细叙述子产的事迹,但我们可以简单地聊一下,孔子和子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这个侧面,来了解一下子产。


子产在郑国执政的时候,有人说要发生火灾了,赶紧拿几个猪头拜一下神仙,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赶紧搞好消防工程是正经,拜个毛神,不拜。后来有人说,城外面的湖泊里有两条神龙在打架,我们赶紧按照国际惯例摆上供桌,烧香磕头,子产的回答是我们打架的时候,这个神龙看不看?不看,那么人家打架我们为啥要去看?当然也不看!


我相信这些事儿孔子都应该听说过,他老人家后来的“子不语乱力怪神”和“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和子产无视神龙打架基本是一脉相承。这俩人对待老天爷、神仙和鬼怪的观点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我不知道,也不关心那些玩意有没有,我只要干好我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孔子和子产在治理国家的理念上比较一致,都主张四个字,宽猛相济。啥意思呢?这个可以用子产对儿子的遗言来说明,他死之前对儿子说,只有那些非常有德行的人能够仅仅用宽大来使百姓服从,比宽大低一个档次的就是严厉。


严厉就好像是火,烧起来很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宽大就像是水,看起来就懦弱,百姓轻视并玩弄它,很多人就死在水中。所以,宽大是很不容易实行的政策,如果掌握不好,老百姓会接二连三地掉水里淹死。言下之意是,儿子啊,你没那个德行,治国就不能太宽宏大量了,你要严厉一些。


他儿子后来执政没听他的,一个劲儿地对老百姓好,宽大的犯傻,结果郑国很快就盗贼四起,反正犯错了也没有太大的惩罚,到这时候他儿子才后悔,赶紧用严厉手段杀了一批人,马上,老百姓都老实了。孔子对子产这段论述非常赞同,他说了好长的一段话表扬子产,其中就有“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样的总结,这应该也是他的政治纲领,可惜,他老人家向上爬的政治手腕不如子产,一辈子也没当上什么太有权势的官儿,没有实践的机会。


但是这哥俩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孔子更注重礼制和德治,不看重甚至不喜欢法制,请注意,不喜欢法制不代表他不去严惩犯罪分子,只是他不喜欢建立明确的法律条文,惩罚还是奖赏,由君主说了算。


这哥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啥意思?就是用法制管理国家,用刑法条文来约束百姓,百姓就千方百计地避免法律条纹的规定,但没有什么廉耻之心,这也是无耻一词的来历,是孔夫子形容以法治国的后果的。

 

子产也强调礼制,但是同时他也推崇法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法律条款公布于众,刻在一个大鼎上让所有老百姓都看到的,就是子产,这就是他著名的铸刑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36年,当时就引起了轰动。


晋国的一位上卿叔向给子产写了一封信,引经据典,论述把法律公布于众的坏处,其中有一句很有名,就是“锥刀之末,将尽争之。”那意思就是从你公布法律的这一天开始,老百姓就会一字一句地研究这个法律,每一条每一款都会让他们不停地争论,争取找到你法律的漏洞,从而逃脱法律制裁。


客观地讲,这位叔向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是有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他干的,但就因为他雇佣了最好的律师,找到了法律条文上的漏洞,从而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监狱。你要是说,我规定的细一点,你不就找不到漏洞了吗?


其实恰恰相反,只有简单的条文才没有漏洞,越详细越有漏洞,比如说“杀人者死”,这一条就没有漏洞,只要你杀人了,你就去死,管你什么正当防卫,自卫还是被迫的,统统去死,毫无漏洞。可是你要是说,“杀人者死,但是证据收集不合理的除外”,这就麻烦了,怎么样收集到的证据才算是合理的?那就有得说了,当年辛普森就是利用这一条逃出生天的。


言归正传,收到叔向的信之后,子产只是礼貌地回了一封信,并没有辩论,而是埋头默默地干活儿,这态度很简单,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礼制也好,法治也罢,在子产这里其实都是一种手段,目的就是一个,就是郑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事实证明,子产在郑国是相当滴成功,他执掌相权期间,对外,避免了郑国被晋楚两个大国欺负,对内,郑国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史书上记载,公元前522年,子产死了之后,郑国青壮年号啕大哭,老人也都哭得像孩子一般,刚才说,千里之外的孔子,那也是哭得稀里哗啦的。做人做官做到这个地步,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说回孔夫子,到了33岁时,孔子觉得有些事自己搞不明白,就决定去一趟周王朝洛邑的图书馆,因为那里有一个人叫老聃,也叫李耳,据说学问相当的好,他要去请教一下。这个老聃据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子。


一提起老子,你应该马上想到一本书,那就是《道德经》,但是别忙,关于老子和《道德经》,在历史上也是一笔糊涂账,不仅仅是现在的我们,就是司马迁老爷子也不太清楚。


他虽然在《史记》里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听起来,孔子要拜访的这位老聃,就是老子,可是司马老爷子在后面又给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楚国的隐士老莱子,还有一位叫太史儋,“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这相当于说,俺司马迁也搞不清楚谁是真的老子,你们自己猜吧。


这一下麻烦就有点儿大,司马老爷子都不敢确定的事情,我们今天谁敢轻易肯定或否定?而且《道德经》这本本来名字叫《老子》的书一直到战国后期才出现在典籍和考古发现里,很难说是他们其中一位写的。你要是问,《道德经》不是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在守将尹喜的苦苦哀求下写的一本书吗?那我只能说,这是司马迁讲的一个睡前小故事,你听听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孔老师在见到老聃之后,一股脑地把自己的心得和思想都倾述出来,然后,老聃就慢慢悠悠地教训了孔老师一番,里面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类的言辞。如果你熟悉道家,你就知道,像这类深藏若虚,盛德若愚的思想恰恰是《道德经》里面的中心思想。


孔子虽然被教育了一番,对老聃却是衷心佩服,回来和弟子们说,这个老聃吧,就像是天上的飞龙,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在那里白话的是啥玩意,不过真的是很高深的样子,原话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圣人都这么说了,很自然的,这位老聃在竞争老子这个称号时,相比剩下的两位,就有了很大的优势。


所以,关于老子和《道德经》,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图书管理员老聃就是老子,不过《道德经》的作者我就不敢说了,不知道。


                              


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这一年,鲁国发生了动乱,鲁昭公被三个权势很大的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联合起来驱逐出鲁国,这三个家伙是以前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所以历史称他们为三桓。


前面我们说过,从十几岁开始,孔子就给这三桓里面的季孙氏打工赚钱养家,这一下老板权力大了,虽然孔子只是替人家管仓库放羊,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至少工资应该是能多一点。但孔夫子显然不像我们这么想,他也带着学生跑出了鲁国,来到了齐国,再一次见到了齐景公。


齐景公还是挺喜欢孔老师的,就问他怎样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这时候提出了他的著名主张,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权力的国君和父亲要有做国君和父亲的样子,被统治的臣子和儿子也要有做臣子和儿子的样子,做到这一点,天下大治。


齐景公听了之后很高兴,说你说的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有米饭也喂不到我嘴里啊。就想提拔重用孔子,还想给他分一块地。可是这时候,有人站出来反对,反对者是晏婴,就是后世有名的晏子。《晏子使楚》的故事也是入了高中语文课本的,大家都很熟悉。


在春秋战国,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既有智慧,又有道德,活着的时候当大官吃好的穿好的很逍遥,死了还留下一个好名声的并不多,但这个身高只有一米四的晏婴就是其中一个。司马迁在史记里对他的评价很高,他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要是晏子还活着,我司马迁给他当马夫赶车都心甘情愿。


晏婴跳出来反对重用孔子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孔子这家伙只会虚伪的空谈和YY,那些繁琐的学一年都学不会的礼乐制度只是花架子,治国是不行的;第二个是致命的,就是晏婴认为在当时的国际环境里,礼乐制度已经完全无法恢复了,周天子龟缩到王畿洛邑里不出声,诸侯们成天打来打去,齐国自己恢复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呢?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种几亩地小米,大家多吃点饭是正经。


客观地讲,晏婴说的一点都没错。后来为了批评孔子学说相继崛起的墨家,道家和法家都把矛头对准了儒家的这两个弱点,墨子和庄子的书籍里面嘲讽儒家虚伪的寓言和故事比比皆是,而法家对儒家的批判可以简单到就是几个字:一点用没有。


不过除了上面两点,孔子的学说当时不被统治阶级采用还有一个利益问题。这个可以用他后来周游列国在楚国的遭遇说明一下,楚昭王当时想要用他,但是楚国令尹子西对楚昭王说孔子是严格遵守周礼的,我们楚国现在国土面积是千里之地,按照周礼,应该多少?楚昭王一听,马上就一身冷汗,很快就冷落了孔子。原因很简单,楚国是子爵,按照周礼规定,他只能是一个50里的小国,我用你当官有失去土地的危险,那还用啥。


齐国也是一样,齐景公听从了晏婴的话,开始冷落孔子,一年之后,公元前515年,孔子只好离开齐国,回到鲁国。


这时候的鲁昭公虽然结束了流亡又回到鲁国继续做他的国君,但是实际政权完全被把持在三桓手里,孔子只好继续他一边打工一边教学的苦日子。如果这哥们就这样走完一生,那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后来肯定没有儒家,即便是有,也和他孔丘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么,孔子的下半生经历了什么?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勤奋者健强

    还原真实的孔子,孔子是伟大的,但他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从而走向神坛却是后人捧出的。

  • 单钩玉米粒

    讲的特别好,听起来简单易懂。还接地气。“拜个毛”😂

  • 柱子爹居士

    太给力了,精彩非常!😀

  • 董大ye

    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

  • 单钩玉米粒

    之前在听《伟大逆袭》跟你的版本差不多,还是免费收听!只不过他讲的听起来有点蒙圈!没有你的听着清晰!所以办个会员特意过来听你的

    汤圆缘 回复 @单钩玉米粒:

  • 花辰喵喵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贫穷使我多才多艺。

  • 形之上_ad

    孔子见老子,出门后长叹: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简称“不明觉厉”。

  • 13910054lqz

    很好听,天天学习!

  • 保温壶1

    有道理啊,否则都是没文化的人当领导的话,老百姓会跟着受罪

  • 听友296717580

    最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