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频道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周的同读一本书。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本法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局外人》,作者是阿尔贝·加缪。
1957年,44岁的加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法国最年轻的诺奖得主,在授予加缪这项荣誉时,文学院发言:“他(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颁奖词中提到了一个名词——荒诞,这个词可以说和加缪的一生息息相关,就连他的死亡也充满了荒诞。1960年1月4日,年仅47岁的加缪因车祸身亡,而他此前曾说过,“没有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荒诞的”。
“荒诞”这个词在哲学或者文学领域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陌生的,要想得知什么是荒诞,我们就要去加缪的作品中寻找答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局外人》。
《局外人》这本书只有短短6万多字,但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二十世纪整个西方文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不仅如此,“局外人”这个词语也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和哲学领域至为重要的关键词。
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本书跟我们所说的“荒诞”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局外人》这本书中的“荒诞”故事。
加缪在这本书中,至少给我们展现了三方面的“荒诞”:
一是默尔索本人冷漠的外表和渴望的内心之间的荒诞;二是法律与社会规则的荒诞;三是人生存的荒诞。
我们先来看看小说中的第一个“荒诞”:《局外人》这本书中的主人公“默尔索”的荒诞。
“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全文就是以这样一句第一人称的自白开始,漫不经心却惊世骇俗——我们的主人公默尔索就是这样一个连母亲去世的日子都不清楚的人。
他的母亲住在离自己有些距离的养老院里,母亲过世,他去送丧。从得知母亲离世到葬礼结束,默尔索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悲伤:守灵的晚上,他在棺材旁边抽烟、喝咖啡;送葬前,养老院的人问他想不想打开棺木,再看一眼母亲的仪容,他果断回答“不想”;葬礼期间,他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全程都表现得像一个与死者毫不相关的人。
他不知道母亲的爱好、不知道母亲的年龄,甚至当葬礼结束后,他想到的是马上能回家睡十二个小时。
葬礼的第二天,他就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去海边游泳时遇见了相熟的女人,他们一起看了喜剧电影,生活没有因母亲的死亡而出现任何不同。
以上还不是这个“怪人”的全部。
在生活中,“无所谓”“我怎么都行”“这对我来说没有区别”,这些是他最常说的话。生活,好像跟他没什么关系,他没有任何情绪。
而加缪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塑造的主人公,是我们的救世主该有的唯一模样。”那听到这里,你觉得这样一个冷冰冰的主人公,他身上有救世主的模样吗?
如果“冷漠”就是主人公的全部,那么这本书也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我们接着往下看。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默尔索和女友应邻居邀请前往海边度假的过程中,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群阿拉伯人,其中有个人是邻居的死对头,他们和这群阿拉伯人发生了一些冲突。本来冲突已经结束了,但独自前去海边散步的默尔索遇到了其中一个阿拉伯人。两人面对面对峙着,手里拿刀的阿拉伯人轻轻一动,阳光照射到刀上,刀又将刺眼的光线反射到默尔索眼睛上。对情况失去判断的默尔索对着阿拉伯人连开了四枪。海、沙滩、刺眼的阳光、枪,这里的一切构成了命运的分割线。
这一段的描写非常精彩,原文是这么写的:
“阿拉伯人没有起身,却抽出了刀子,在烈日下明晃晃地对着我。光线从刀刃上喷射而出,像一把闪耀的利剑,直直地刺中了我的额头;与此同时,我眉毛中积聚着的汗水一下流到了眼皮上,给眼睛蒙上了一层温热而浓稠的水帘。这一泪水和盐水混合而成的水帘后面,我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只感觉到太阳光像铙钹一样,一阵阵地敲在我的前额,蒙蒙眬眬间,那刺眼的刀锋一直正对着我。滚烫的刀尖啃噬着我的睫毛,挖凿着我痛苦的眼睛。就是这时候,一切都摇晃起来。大海呼出一口沉闷而炽热的气息。我感觉天门洞开,烈火如雨,倾泻而下。我全身紧绷着,手紧紧握住手枪。扳机扣动了,我摸着光滑的枪柄,猛地一按,就那一刻,一声干巴巴的巨响震耳欲聋,一切都开始了。我甩了甩汗水和阳光。我知道我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不寻常的宁静,而在这宁静的海滩上,我曾是幸福的。于是,我又对准那具已经了无生气的肉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而这四枪,就像是我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
从这里开始,剧情急转,默尔索遭到拘捕,进了监牢。这个身陷囹圄的人依然“古怪”:他不向自己的辩护律师澄清事实,不接受预审法官的帮助,拒绝向上帝忏悔。他此前种种“古怪”的行为,在这个案子中,都成为了置他于死地的证据。
这就是作者加缪给我们展现的第二层荒诞:法律和社会规则的荒诞。
检查官咬住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这个事实,硬生生地将他说成是蓄意杀人的魔鬼,他对母亲的无情、对邻居不分黑白的接受,成了法官和整个陪审团判断他为杀人犯的证据,于是,这个自始至终古怪、冷漠、麻木的默尔索,被法庭“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了死刑。
听到这里,你是否感受到了一丝熟悉的“荒诞”气息?
默尔索犯下的罪行是杀人,而法庭将他判处死刑的证据是什么?是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看起来嫉恶如仇的检查官在法庭上激昂地控告他,控告的内容是什么?文中是这么写的。
“我控告这个人,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面对这样的控诉,默尔索没有选择上诉,他独自在牢中思考这一切的时候,神父来了,他以怜悯的姿态请求默尔索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接受上帝,向上帝忏悔,洗刷自己的罪孽。而这时,对任何事情从来没有产生过情绪的默尔索突然爆发了。他拒绝上帝、拒绝忏悔,他确信自己的生活比上帝的存在更加真实,哪怕他的生活就要划上句号。
也是在这里,第一次也是全文唯一一次,提出了“荒诞”。
那么,什么是荒诞呢?加缪再次给我们展现了更深层次的荒诞:人生存的“荒诞”。
在作者看来,这个看起来井井有条、规规矩矩的世界,始终透露着虚伪、冷漠的荒诞感。整部《局外人》都在向读者展现“荒诞”的表相:机械执行的生活、琐屑的人生、看似激昂实则空洞的审判。
在我们的社会中,母亲的葬礼上一定要哭,似乎成为了固有的规则,即使不具备要哭的感情,也应该机械地完成这项规则,不哭的人就是不符合规则的人,也就是社会的“局外人”。
母亲的棺材前不能抽烟、母亲葬礼的第二天不能和女人调情、不能和“皮条客”做朋友,这些都是社会的规矩,不按规矩做事,就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就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何其荒诞!
再举一个例子,加缪的代表作中有一本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神话》,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悲剧英雄,加缪借助他的故事,深刻地阐述了什么是“荒诞”。
西西弗斯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期没有人死去,西西弗斯因此得罪了众神,被众神处死,西西弗斯死后,被判逐到地狱,在那里,他每天要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推到山顶,到了山顶,那块石头又会滚下来,西西弗斯再把它推上山,如此循环往复,永无休止。
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存规则不就如同西西弗斯的神话这样,循环往复,每天都做着一样的事情,上班、下班,通过忙碌伪装人生的意义,掩饰苍白的灵魂。这样的生活在默尔索眼中是“奇怪的”,但是在普通人眼里,这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正常人。
我们刚才说,作者加缪曾说自己塑造的主人公,救世主该有的唯一模样,他为什么对《局外人》中冷漠麻木的默尔索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在某种意义上,默尔索是一位对抗荒诞的英雄,他不参与游戏,他徘徊在社会边缘,他拒绝撒谎,当大部分人在无意识中遭到社会彻底的规训时,默尔索恰恰发现了这一规训的存在,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他开始脱离社会规则。
我们很难将默尔索在书中表现的“我怎么都行”挂在嘴边的态度看做是激情,他在认清世界荒诞的原理之后,是冷静和清醒的,但是他却毫不作为,让他的人生走入虚无。唯有在神父为他祈祷时,他爆发了,彻底宣泄了自己的“激情”:
“他(神父)所有的确定,还抵不上女人的一根头发。他甚至连自己是不是活着都不能确信,因为他活着就如同死了一样。而我,我看起来是两手空空,但我对自己是确信的,我对一切都是确信的,比他确信,对我自己的生命和这即将到来的死亡都是确信的。”
默尔索对自己人生的意义不需要一个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的上帝,即使被判了死刑,默尔索对自己的一切都非常确信,他不追悔过去、不畅想未来,他就活在当下。
对当下的追求,让他成为了一个“绝对真实”的人:当下想什么就要说什么,当下说什么,就要做什么。在母亲的葬礼上,他相信母亲已经为自己的死亡做好了准备,任何事后追悼都没有意义,所以他说:任何人都无权为她哭泣。
我们不能再用“冷漠”“麻木”这样的词汇来评价他,加缪称默尔索“不是没有感觉的人,他的内心被一股坚韧不折而意蕴深厚的激情驱使,驱使他追求一种绝对和真实”。
《局外人》这本书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还是一部哲学小说,默尔索的种种行为,以及他经历的事情,都在向我们展现一种哲学理念:“荒诞”,书里的观点或许与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不想符合,却给了我们新的思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多了新的看法。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这其中的逻辑就是:他不遵守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整个规则体系的破坏者,所以必须被消灭。
如果你也像默尔索一样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如果你也是那么格格不入,你一定要读这本书。虽然《局外人》无法告诉你,面对这样的世界,你究竟应该怎么做,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局外人》检验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这个书很好,有深度。
我外婆去世的时候,我哭了很多,在那几天里只要一想到她,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后来我外公去世,奶奶去世,爷爷去世,我都没流一滴眼泪。不是我心里没他们,而是能够很坦然面对亲人的离世。
这个加餐好恶心。吴老师可以推荐一些让心灵更开阔的书
美美易菲 回复 @1825869fqik: 0